日前,市场上出售一种“装饰书橱”,上面画好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摆在家里,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据说,买家还真不少。
诚然,将这种“书橱”摆在家里,显示一下“浓厚的文化氛围”有何不可?不过,氛围总算是营造出来了,素养和本领是否真心提高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很难说,仍是个“未知数”。
得悉这样的信息,我的确能够想象出商家捕捉商机的煞费苦心,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那些众多“好书者”的虚荣心理。令人蹊跷的是——那一排排整齐美观的“书”到底还是假的,真正的书香门第,真正的面子有光,对于这些人还是要大打折扣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明代万历进士、知名藏书家、文学谢肇制的《好书者三病》一文。他在此文中指出喜欢书、喜欢读书学习的人有三种弊病:一是“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无知。”当然,他的观点在我看来,着实有些偏颇,不能客观评价所有好书者。不过,追求虚名,仅把书作为装饰品,不认真阅读人,确实大有人在,这与那些购买“装饰书橱”的人又有何两样呢?尽管我不敢断定那些人个个都是追求虚名荣利的,如果真是此类之人,实在有些不可思议!真正的“好事者”能这样做吗?除非有其它原因和目的。与其拥有这等“书橱”,不如宁可没有。二是“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多方搜索,只图占有书,却不研究探讨,这样的人顶多只能算是个“书肆”,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好书者”。三是“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这种人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充其量只是个“装知识的容器”,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好书者”。
那么,到底何种人才能算作真正的“好书者”呢?
我想:“知而能好,好而能运”的人才算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才算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才算是。
读书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学以致用”。即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大效益地运用到社会建设、国家振兴的事业上来,为人民服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书者也不例外。赵普少时为吏,虽读书不多,相传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好书者”评价标准不应只是看谁拥有多少书,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看谁能“学以致用”。至于,谁营造的文化氛围浓郁不浓郁,就无关紧要了。
想到此,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一些学生,总是忧思难忘。每到开学,他们就忙于购买各种辅导用书及练习册,书是买了一摞又一摞,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确,他们为了搞好学习,付出不少“心血”,无可厚非。可是,学期过半,你随便翻翻,那些所谓的教辅用书,仍是崭新如新,似乎没有动过的迹象;那些练习册真正按要求做的,也几乎是寥寥无几。这与那些只为了购买“装饰书橱”的人,还有《好书者三病》一文中罗列三种人又何种本质区别?
于是,身不由己有感而发,写了上面的话。
但愿我们下一代读书之风能真正好起来,国人的尚书动机能真正纯化起来。
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