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天津市区有200多个大小臭水坑,许多河道被污染。其中,赤龙河、南开蓄水池、墙子河、金钟河,老百姓称之“四大害”,是天津的“龙须沟”。平常,大量的污水和雨水向这几处宣泄,多年淤积,臭不堪闻。解放前,许多穷苦的老百姓住在这些臭河臭坑边上搭建的吊楼或窝棚里。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下大雨孩子哭,粪便垃圾冲进屋,大尾巴蛆爬上炕,要想吃饭做不熟”“出门是脏水桶,出门是臭水沟。臭桶、臭沟,几时才能熬出头!”老百姓祖祖辈辈憧憬着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
天津刚一解放,1949年9月召开的天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市长黄敬指出:“天津的都市建设中,下水道的敷设是一个最迫切的工程。”市人民政府决定:“自50年起,在市政工程上将集中力量致力于本市下水道之装设及污水粪便之处理,以期能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1950年4月,一场消灭“四害”,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造福人民群众的战斗开始打响!
赤龙河,南开区西北部一条有名的臭水沟,鼓楼南、南市、南门外的雨水、污水,加上墙子河的脏水和一些工厂排出的废水,都排泄到这里。每当汛期大雨后,臭水连同垃圾到处泛滥。由于上游来水断绝,成为一条盲肠,河水腥臭,呈赤黄色,故名“赤龙”。日伪时期,这里还修了一座节制闸,防止污水流入租界。临河居民说他们有“三怕”:一怕晴天,晴天太阳一晒,河里臭水蒸发,气味难闻;二怕雨天,一下大雨污水漫进屋里,吃住都成问题;三怕拉粪船驶过,臭味四溢熏得人坐卧不安。
为了彻底改善赤龙河一带的环境卫生,1950年,市政工程局在南门外大街修建了长1682米、高1.55米、宽2.8米的兽嘴形钢筋混凝土干管和一座排水泵站,填平了赤龙河,修建了公园、马路和运动场,当年市政工程局开大会的市政礼堂就建在旧河身上。如今,这里已是熙熙攘攘的服装街,留下的唯一“历史遗迹”就是新建小区的名称——“赤龙南里”“赤龙北里”……
南开蓄水池,又叫“四方坑”,位于西广开附近,是一个占地面积130多亩的大水坑,老城厢和旧城外西南部的雨污水都汇集到这里,臭水深达5米。坑水又黑又臭,蚊蝇大量孳生,传染病流行。每到雨季,坑水漫溢,一直灌到居民屋里,房屋常被积水泡塌。臭坑本来有闸门通到墙子河,但帝国主义者为了敲诈勒索,当大坑水满时,非要居民凑一大笔钱才开闸抽水。瘟疫流行时,这一带传染最快,死人最多。五十多年来,老百姓恨透了这个大臭坑,称之为“害人坑”。
1952年,市政府决定填平蓄水池,让臭坑变花园。消息传来,周边的老百姓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说:这回可好了,我们再不闻臭味了!居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晚上值班轮流看守工地,后来干脆男女老少齐上阵,直接参加填平臭坑的义务劳动。
填平蓄水池工程,在南开五马路修建了全市最大的下水道干沟,铺设了长1347米、宽2.4米、高1.8米的马蹄形混凝土干管,修建了泵站,将南开蓄水池全部填平。1955年在它的上面建起了一座美丽的公园——南开公园,还在花园对面建了电影院,盖了浴池,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墙子河,西起红桥区三元村,东至河西区梁家园,全长约10公里,横贯市区东西。这条河,据说是清政府为了防御太平军在天津城外筑墙挖壕,后来墙废壕成河,历史上曾经起过灌溉、航运、排泄雨水、调节气候的作用。1860年以后,帝国主义者相继在墙子河两岸设立租界,墙子河变成了排污河、倾倒垃圾的河,海河以西、废墙子河以北、南运河以南地区的1760公顷面积内的大部分污水全都排到这里,仅通到河里的下水道出口就有100多个,排放到河里的污水占了全市总污水量的80%。墙子河本身流量有限,造成河道淤塞,腥臭污秽,蚊蝇滋生,成为沿河两岸数万居民最大的祸害。
1953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治理墙子河,采用在沿河两岸埋设截流管的办法,用截流管承纳原来各下水道流入墙子河的污水和部分雨水,直接导入海河,使污水基本上不再流入墙子河。5月4日,墙子河截流管工程开工,从南开五马路到海河之间埋设截流管道6685米,最大管径1.5米,挖土68000多立方。在湖北路和浦口道修建两座中途抽水站,还有溢流堰11处,自动闸门10处,倒虹吸1处。1954年继续修建了上游从三元村至南开五马路的2800米截流管。截流管完工后,挖出臭泥,将原来流入墙子河的污水由污水截流管暂时排入海河,同时引南运河水冲刷,使河水基本变清。在墙子河改造的同时,还疏浚了卫津河、复兴河(时称大围堤河)及废墙子河。
工程完工后,市市政工程局同有关单位组成墙子河管理委员会,清除河岸杂物,公布了管理墙子河暂行规则,切实加强管理,防止污染河水。采取这些措施后,河上行驶游艇,两岸栽种翠柳、梧桐、山桃,设置座椅,成为人民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在沿岸增福里居住的高大娘看到工程开工,感动地说:“要不是解放了,这条臭河不知要到多咱才能修呢!”附近的居民张春祥也说:“下水道修好以后河水干净了,蚊子也就少了,环境卫生可以得到改善。”1958年,为解决墙子河水排入海河问题,又在海河右岸从金钢桥至开封道埋设截流管,将直接排入海河的污水截流,改排入墙子河截流管。同时,将墙子河截流管从梁家园延长至纪庄子出水泵站,为砖砌马蹄管,最大管径为高、宽各2.4米。1973年,结合地铁一号线建设,河道内建地铁,上面改造成胜利路,后又改名南京路,成为当时市内最宽阔的一条高级柏油马路。
金钟河,是为引泄北运河洪水而人工开挖的河道。原河道西起金钢桥边,流经小关大街、新开路、王串场,入宁河县,东至北塘附近入海,因河水湍急,入海处声如洪钟,故名。开辟新开河以后,因河身弯曲,两端受潮水顶托,水流不畅,淤塞越来越严重,加之市区段沿河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成了一条藏污纳垢的臭水河,环境卫生状况较之墙子河还要恶劣。1949年以前,这一带常常闹霍乱,死亡率几达百分之百。
1953年开始实施规模巨大的金钟河系统下水道工程,改明渠为地下管道。这项工程分四个部分:一是从海河口至昆纬路,沿金钟河埋设干管称北干管,最大管径1.6米,排除昆纬路、新大路北段、东河沿一带雨污水;二是在水梯子、狮子林大街修建马蹄形的南干管,最大管径2米高、2米宽,排泄津塘路、新大路南段一带雨污水;三是自昆纬路至城防河,沿金钟河埋管,排除附近一带雨污水;四是修建新开路北段下水道,排除新开路一带雨污水。4条下水道构成整体,总长7.6公里。同时,在东六纬路和小树林修建两座排水泵站。工程于当年完工。至此,北至中山路、东至废城防河、西至海河共1060公顷面积的污水和雨水得到排泄,受益人口约50万。填平的河道上,临海河一段建起了当时天津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东段建成了宽敞的金钟河大街,后经多次维修加宽,现已成为通往京津唐、芦台等地的一条笔直的景观大道。
消灭“四大害”,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每当工程开工之际,附近居民奔走相告,自发地给市政工人送茶送水,帮助工地维持交通,看守器材。金钟河下水道工程施工中,附近居民奔走相告,大家说“人民政府真关心咱们,受了这么多年罪,这回总算熬出来了!”小树林街治安委员汪亚华带着十多人,轮流在新开路北段工地附近的胡同口站岗,给行人指路,劝阻小孩别靠近沟边,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
在广大市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市政职工焕发出极大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修建金钟河下水道时,管径很大,原来采用的木扒杆下管法不适用,工人们创造了“列车下管法”,即将管子卧排在沟槽一侧的坡道上,用人工控制将管子逐节滚入槽内就位,既提高效率,又比较安全。市政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工人韩桂林研究出了用千斤顶支撑排水施工沟槽的方法,第一工程处工人袁云树和刘景田发明了钢筋拉直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墙子河土方工程,经常破土不深就遇到流沙,制约工程进度,市政职工创造了用草袋挡流沙的办法,解决了施工困难,为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消灭“四大害”,在天津市政建设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如1953年《天津日报》的短评《天津市人民的喜事》中所说:“完全可以想见:当金钟河填平了的时候,当墙子河的一湾臭水变成清洁的、并且在两岸种了花、植了树,成为市民游憩之处的时候,我们天津市的环境卫生将会有多大的改善,对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又将会有多么大的增益!”
在整治臭河、臭坑的同时,从1950年起在排水设施空白区,有步骤地普遍修建下水道,铺设下水道400多条、总长170公里(不含“四大害”治理等大型骨干工程),平填了许多零星分散的臭沟和臭坑以及马路两侧55公里长的污水明沟,仅1952年就填平大、小臭水坑32万立方米。1955年实施了卫津河下水道工程,沿河埋设下水道干管6.9公里。1956年实施了废墙子河下水道工程。废墙子河流经吴家窑、佟楼、西南楼工人新村,河水原来用于灌溉沿河稻田及其他农作物,但因年久淤积,臭气四溢,不仅影响附近环境卫生,而且大部地段已失去灌溉作用。此次工程自八里台至挂甲寺的河两岸,铺设了18公里长的干管截流沿河污水,导入泵站后经卫津河下水道下游干管排入市外。在王串场、丁字沽、吴家窑、佟楼、西南楼、唐口、中山门等7个工人新村和尖山住宅区,修建配套下水道58公里,这些地区的排水工程尽量实施雨水、污水分流制,对旧有合流制下水道采用修建污水截流管方式进行改造。河北、河西、河东、南开、红桥等旧区的多处下水道空白区铺设了排水管网,改善了环境卫生和雨后积水,提高了下水道普及率。
从1949至1957年的九年间,是我市排水工程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旧有设施的改造初见成效,新区的排水配套也没有欠账。到1957年底,市区实有下水道536.88公里,平均每年增长33.4公里,为解放前原有下水道总长的2.26倍;泵站32座,比解放前增加19座;排水能力48.46立方米/秒,为解放前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