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一阵铿锵的舞狮乐曲唤醒午后的平石学校,微风带动树叶沙沙作响,学生的欢呼声亦不时传出,似为醒狮舞动伴奏。
在三年三班的教室里,支教小老师开展了以“舞狮”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教学,意在让平石的学生更好地了解舞狮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
上课伊始,小老师以问题引入主题,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台下高举的小手展现出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与激情。这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教学的深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后,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舞狮的历史发展进程。据小老师介绍,舞狮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自此便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并分演出北狮和南狮(即人们常说的“醒狮”)。受南北文化的影响,两者的舞法不尽相同。北狮的表演近乎杂耍,舞动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而南狮重威猛,舞动姿势以马步为基础不断分化。较为有趣的是,南狮以戏曲面谱作鉴,传统的南狮狮头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舞动则随三人的性格而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舞狮的历史颇感兴趣,或举手发问,或静坐倾听,眼神里满是掩盖不住的激动与兴奋。
舞狮背后深藏着驱邪避害、日子红红火火的寓意。古语有言:“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太平乐起,便可候“狮”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