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可称人臣楷模的有两位,文有诸葛亮,武有岳飞。诸葛亮是文人的理想,岳飞是英雄的范本,但英雄也有伤心时,更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落寞。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精忠报国的将士形象,一说到忠臣良将,人们总是会自然地联想到他。
只是这样一个忠臣,却在即将功成名就的时候被奸佞所害。
在临刑前,岳飞仍然在高呼自己没有罪,而此时狱卒说的一段话,却让岳飞哑口无言。
狱卒说了什么呢?
2
靖康之耻是每一个宋朝臣民心中最大的耻辱和痛楚。
其实靖康之耻之前,一些不利的兆头就已经凸显了,当时,国力衰微,被外族侵扰,岳飞就出生在此时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岳飞出身不高,但是他小时候就深感内忧外患,国情堪忧。于是,他积极学习兵法和武术,从身体和智力两方面培养自己的军事作战能力。
不仅如此,岳飞还和当时著名的武学大师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的他终于练就了一身本领。
此时,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
岳飞到了青年时代,他便迫不及待地应召入伍了。也就是在此时,岳飞的母亲在他的后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3
不久后,岳飞的父亲去世了,他选择了回家奔丧。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岳飞马不停蹄地奔赴军营里了。尽管此时岳家没有了顶梁柱,但是岳飞的母亲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她也鼓励儿子去保卫国家。
就这样,岳飞没有后顾之忧的上战场了。他带领着军队大破金军,还亲自带领精锐部队打头阵,在军中一时声名大噪,非常出名。
他的才能不仅限于此。
岳飞在与金军打仗的时候,常常以身作则,带着死士就冲上前去。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金军的首领见状也被吓得跌落马下。
在这样的勇猛精神的鼓舞下,岳飞手底下的士兵们也个个骁勇善战,丝毫不畏惧金军。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岳飞都带领着部队胜利了。
4
靖康之耻却在此时发生了,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一时间后方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眼见着这幅情景,岳飞忍不住向上进言,希望能够带兵北上,一鼓作气收复中原。
但岳飞没想到的是,如此尽心尽力的谏言,换来的却是朝廷回复的一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也就是说朝廷认为岳飞的官职太小,这种事情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当时当政的南宋皇帝赵构并不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反而他对于当时主张投降的大臣分外重视,于是岳飞的进言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岳飞便遭到了革职的处罚。
岳飞尽管心有不甘,但是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参军的目的,所以报效祖国的热血一直在沸腾着。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5
岳飞来到了北方抗金前线,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随着他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知道岳飞这一人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名声在军中也越来越大,来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
渐渐地,岳家军初见雏形。岳飞带领岳家军打得金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日子久了,许多金军看到岳家军的军旗就会感觉到战栗、害怕。
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时,规模达到一万五千人的岳家军可以完败十余万金军,这样的落差不可谓不大,而且在战争中,岳家军俘虏了不少金军,还获得了许多战马和武器。
后来,就连先前不信任岳飞的皇帝赵构也听说了岳飞在军中的名声,他大肆夸赞岳飞的军事才能,并且授予他了“精忠岳飞”的名号。
6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岳飞一生的本领可以抵挡战场上的刀枪,但是却无法抵挡朝堂之上有心之人的诬陷。
就在岳飞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时候,宰相秦桧就开始向皇帝赵构进谗言,以莫须有的罪名狠狠地参了岳飞一本。
岳飞被迫从前线撤退,回到都城临安后,被关进大牢,要被迫签订认罪书。
岳飞心有不甘,只在书上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来彰显自己的清白。
被行刑之前,岳飞仍感不甘心,于是大声为自己申辩。
这时,看守他的狱卒说话了:“你如今功高震主,已经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皇帝和宰相秦桧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谁又能为你申冤呢?”
听到这里,岳飞也深以为然。
的确,自己曾经立下了赫赫战功,只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奸臣当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破坏了这些人的利益勾结,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自己,因此无论自己如何申冤,都是无用功了。
不过尽管如此,岳飞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参军报国的这个决定,伤害他的是那些奸臣和昏君,他对于祖国这片故土却是热爱得深沉。
在岳飞被处死的那天,全城的百姓都深感悲伤,为之哭泣。只有那些贪官污吏们在弹冠相庆,可见他们对于忠臣的嫉恨有多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