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汶川大地震后那段揪心的日子里,很多人都记得一幅照片:一张厚实的门板上,平躺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她满脸是土,眼睛微闭,正被几个穿橙色制服的消防战士托举着前行。
她就是牛钰。那时她11岁,在废墟里埋了三天三夜后被救出。睁开眼睛,救援队那一抹与阳光同时出现的橙色,成为她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
不幸的是,她在获救的次日就永远失去了右腿。住院4个月,经历了30多次手术,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不是疼醒,就是被噩梦惊醒。
但是,这个懂得爱、懂得感恩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向阳生长。
15年后,她再次走进我们的视线时,已经拥有许多标签:她是在加油声中咬牙走完全程的“汶川最美马拉松女孩”,她是给假肢绑上闪光棒昂首走过闹市的“钢腿侠”,她是踩着“机械小钢腿”惊艳亮相上海时装周的时尚达人,她是给残障朋友们留下美丽影像的专业摄影师,她是在网络世界散发着满满正能量的视频博主,她是在庄严的会场上侃侃而谈的四川省人大代表和共青团绵阳市委副书记……
在网络上,有人说她积极乐观,有人说她炫酷,还有人说她活成了健全人都羡慕的模样。
我好奇,到底什么样的标签可以将她定义?她一次次战胜挫折、走出困境,秘诀是什么?
二
2023年初春的一个下午,在成都的一个咖啡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牛钰。秀美的长发,光洁的脸庞,目光澄澈,声音柔和,她发出的每一个音节都仿佛浸透着阳光。
两个小时的聊天,从汶川大地震谈到当下。临近结束我才得知,她居然还是一位作家,她创作的一本自传体长篇散文集,即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三天以后,在去北京的飞机上,我打开手机读了她发给我的书稿。书名是《黑暗里的星星》,她从汶川地震当天写起,写到22岁时结束。书里有撕心裂肺的痛,有黑暗里的彷徨,但更多呈现的,是坚强、乐观、善良的生命底色。
消防员小于叔叔、姥姥、爸爸、妈妈、姐姐、快儿、阿寸、王逸文、摆摊的流浪姐姐、菜菜、包子……一个个人物如同星辰,照耀着笼罩在阴霾里的她。他们用温暖和爱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而她又以顽强、乐观的精神完成了自救,从身体到心灵,她完全站了起来,并成长为一个心里有爱、眼里有光,能为他人带来爱与力量的星星般明亮的女孩。
是爱与梦想,让她战胜了挫折,走出了困境。
阅读第一章时,我眼睛潮湿,热泪盈眶,看到最后忍不住将头扭向窗口,泪流满面。
我不禁感叹,上天拿走了牛钰的一条腿,但也激发并强化了她强大的内心和写作的天赋。
作家梦始于何时?牛钰自己也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2009年的春夏之交,她“发表”过一次作品。那是在成都川港康复中心,香港某报的一位记者采访她时,她在采访本上即兴写下一首诗:
思念是什么呢/在我小小的心灵里/思念是苦的/因为“5·12”/思念添了一道疤/那是痛苦的
思念在痛/痛的是,最美的校园倒塌了/痛的是,最要好的同学遇难了/痛的是……
现在,我偶尔会思念/可是,得来的是心伤/得来的是泪水/所以……我相信/小精灵会帮我/让思念变成甜的。
这首诗虽然稚嫩,展示的却是一个小女孩内心的宽广和美好。诗歌连同记者手记发表在报纸上,还附了一张她写诗的照片:小小的人儿坐在宽大的椅子上,正歪着头书写,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连续两周的采访,记者在灾区伤残人士身上看到的是积极、乐观、宽容而坚韧的生活态度,她将之定义为“四川精神”,而小牛钰,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代表。
三
大胆地说出要当作家,是在2015年7月13日,她给自己的偶像、作家安东尼发微博私信说:“我想成为一个作家。”
自从在病床上知道了安东尼,她便从《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他的书。2014年伊始,安东尼成了她的“树洞”,在无数个无人知晓的夜晚,安东尼网络平台的留言箱里,藏着一个女孩的喜悦和悲伤,梦想与执着。当然,她不可能收到回复,即便是那条她想成为作家的宣告。
但那都不重要。
梦想是虚幻的,但她的准备工作是扎实的。她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还坚持写日记,长期不计报酬地给网络上的文学平台写稿。
2019年,大学毕业的她暂时没找到工作,索性闭门写作。无须虚构,她的过往足够精彩。她翻出所有的日记,从“5·12”地震那天开始,梳理过往,圈出重点,列出提纲,还原场景,回忆细节,然后像匠人砌砖一样,一点一点地构建她梦想中的文学大厦。
在网上写作时,她曾以“春游”为笔名——充满阳光的人生就像一场春游。
但是写作,常常是煎熬的。
对牛钰来说,她的回忆承载了太多,地震时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悲伤,被掩埋三天的恐惧和黑暗,爱与失去,拯救与坠落……写作时哭过多少次,她已经不记得了。
但这些文字最终呈现的,不是强烈的冲突,而是温和的春风,如同她的笔名,也如同她的人生。20多年里,她遇见了很多温暖的人,始终生活在温暖中,她也由此成长为发光发热的个体。所以,她的书名叫《黑暗里的星星》,每一个字都带着温度和光亮。
2022年年初,《黑暗里的星星》于偶然间到了作家出版社编辑丁文梅的手上。丁文梅和出版社的领导被那些真诚、活泼且极富个性的文字所打动,决定将它作为重点图书推出。
四
最近一次和牛钰通电话时,她正在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学习。
电话里,在聊完她在鲁迅文学院的生活后,我问了她一个敏感的话题:婚姻与恋爱。
没想到,她马上大大方方地讲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
那是2021年夏天,牛钰在成都的一个公园里拍摄视频素材的时候,不小心把假肢卡在了石墩里拔不出来。成都消防获悉后迅速出警,帅气的消防员小李取出假肢递给牛钰,还贴心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忙穿戴,这令她怦然心动。告别之际,她笑着向小李索要联系方式:“下次我的假肢再卡住时,我就可以给你打电话了。”
小李的脸红了:“你打119吧。”
牛钰原本以为这场美丽的邂逅不过是一段令人愉悦的小插曲,没想到的是,几天以后她受邀到成都消防参加全媒体中心的直播,在那里她竟与小李重逢了。于是,一段甜蜜的故事开始了。
牛钰说:“我和他性格互补,都经历过生离死别,对生活和生命有相同的看法。并且,我们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祝福。”
即使在电话里,我也能感受到牛钰脸上幸福的微笑。
真美妙,救她和爱她的,都是消防战士。看来,那一抹橙色,将温暖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