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丽贝卡·索尔尼在《浪游之歌》之中如此描述:“徒步而行让每件事都可以串联在一起,因为只有在行走时,一个人才可以活在整个世界中,而不只是分割出的一个个小小世界中。”
而当我们在一条路上重复地走过很多遍时,就会发现,那条道路在看似千篇一律的漫步中,变得立体而丰富了。这有点儿像如今流行的city walk,却因重复而更深入。city walk指的是“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游”,是一种城市微旅游方式。它强调与城市的深度交流,更真实地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变迁与创新。
在陌生的地方city walk,侧重于目的明确的高效“打卡”。但如果换个词——散步、瞎逛、轧马路、遛弯儿……便给原本稀松平常甚至稍显黯淡的路途增添了几抹难忘的色彩,收获的可能就是一份接地气的回忆了。
曾经和闺密在天津沿着蜿蜒曲折的海河走了3.5公里。夜幕低垂,“天津之眼”摩天轮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岸边人群如织,以至于想要打车都成了奢望。
漫步在仲夏夜的海河之滨,一路经过的除了同样溜达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被围观的街头艺人……更重要的是未知又确定的心境,那是一种跳脱出庸常生活的难得惬意、自在的珍贵片刻——风景不只在人头攒动的热门景区,旅游也不一定就是“诗和远方”,心仪的景可能就在身边,入目的美可能就在平时。 二
除却旅行,日常生活中的行走,更是属于我自己的city walk。
与周密翔实的旅游计划、争分夺秒的拍照“打卡”式旅游相比,城市漫步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要的就是洒脱,求的就是率性。
念书时,我喜欢在操场绕圈圈,时间选在天色渐暗之际,大约晚8点,若是秋冬季可能提早到7点半。换上一双舒适的平底鞋,挂上耳机、拎着钥匙出门,穿过校园里并不拥挤的人潮,走向远远望去十分静谧的操场,迈入属于我一个人的“遛弯儿时段”。
一年四季,无论白天多么溽热或阴冷,暮色四合之际总会归于平和,偶有温柔的清风拂面,给淡然的夜晚平添些许活力。成都的气候太适合户外运动,虽然于我而言,充其量只是每天傍晚的闲散行走——我习惯用北方方言称之为“遛弯儿”。
“遛弯儿”的精髓在于这个“遛”字。不能抱着锻炼减肥的目的风风火火一路向前冲,亦不可脑袋一片空白的仅仅缓慢闲庭信步。“遛”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情,无论是感怀过往还是畅想未来,所有抽象的思绪,都在无数个遛弯儿的夜色里,被晚风见证。那些被塑胶跑道和轻柔晚风记载的寻常时光,一定早已镌刻到我青春的尾巴上。
后来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我很喜欢,原因之一就是通勤的那条路格外令人心旷神怡——城市道路能做到绿化景观一步一景、每隔200米就有一间干净清爽的公共卫生间,实属难得。虽然我每天只是乘公交车匆匆经过,却不止一次想要步行深入感受一下。
终于,离职之前,我走了一遍7公里的上班之路。好像第一次完整回顾了三年辛苦,然后认真作别。 三
除了自由和随心,独自漫步的另一个好处是重新找回“附近”。
我现在居住的区域,属于三个行政区的交界处,往西300米有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向东200米是本市最大的遗址公园——如果夜跑,完整的一圈路线超过10公里。
除此之外,周边各项基础生活设施齐全,闹中取静,市井气息十足。我曾在一个假期,用脚步认认真真感受了家附近的魅力,毕竟,平时总是匆匆忙忙、早出晚归,很少有心思关注身边最稀松平常的风景。
在散步过程中,有人走向的是外部世界,有人通过散步走向内心。卢梭于晚年写下《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记录下10次散步中的所思所想。他说:“只有在那时我的头脑才是放空的,我的思维才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
无论如何,不期而遇也好,熟稔于心也罢,只要是认真走过的路,都有绚烂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