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力打天下
人品至上,但人品不是惟一,关键时刻还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都想在工作中得到上司或老板的重视和青睐,但是,要想得到重视和肯定,光有优良的人品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有实力。换句话说,你得让上司或老板觉得你“奇货可居”,觉得你有能力、有办法,可见,要得到上司和老板的“厚爱”,除了锤炼人品,还要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才行,最好能练就一身绝活,在关键时候露上一手,这样就算你是最普通的一员,也必然会一鸣惊人,引起上司和老板的高度注意。
可是,职场上并非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曾经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在他那里我得不到重视。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
“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排除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你把他们的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那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说:“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尔后你痛下苦功,努力上进,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老板,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让老板重视你的最好做法,就是用真本领武装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但是,有实力的人并非只你一个,要想比别人做得更好,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还得要有一手“绝活”。所谓“绝活”就是说你要拥有一技之长。
《庄子》一书中讲了两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一个是厨房伙计,一个是匠人,厨房伙计即那位宰牛的疱丁,匠人即那位楚国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技艺超群,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疱丁,他为梁惠王宰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几下,一个庞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时,手触、肩依、驷踏、进刀,就像是和着音乐的节拍在表演。更奇的是,疱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经几千头,而那刀仍像刚在磨石上磨过一样锋利。
再看匠石,他的技艺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让匠石削掉。那白灰薄如蝉翼,匠石挥斧生风,削灰而不伤郢人的鼻子。
古人讲,“纵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这是最平凡最实在的生存之理。
许振超曾是青岛港一名普通的桥吊司机,他凭借苦学、苦练、苦钻,成就了一身绝活儿,成为数万人的港口里响叶当叶当的技术“大拿”,进而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人物。
许振超创造了“无声响操作”,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居然做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其实他所以创造了这种操作方法,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装箱、船舶的磨损,尤其是降低桥吊吊具的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它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有一年,青岛港老港区承运了一批经青岛港卸船,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化工剧毒危险品,这个货种特别怕碰撞,稍有碰撞就可能引发恶性事故。当时,铁道部有关领导和船东、货主都赶到了码头。为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派了武警和消防员。泰然自若的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在关键时候把“绝活”亮出来了,只用了一个半小时,4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地从船上卸下,又一声不响地装上火车。面对这轻松如“行云流水”般的作业,紧张了许久的船主、货主们迸发出了欢呼。
许振超是位创新的探索者,他的认识很朴素: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的“绝活儿”。这些“绝活”可以使我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这是时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许振超的“技术口袋”里的“绝活”愈来愈多了。
“一钩准”是许振超20世纪70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集装箱上行4个锁孔,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很难分辨,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一次把锁眼都对齐,把集装箱抓牢靠了。但是,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做到了。许振超练成“一钩准”的诀窍是,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一条线”。他的大徒弟张显新操作起来,轻松自如,一钩一个准。他笑说:“我练了一年才练出来的。”
“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在青岛港开吊车的司机,都知道一个“四稳”的口诀:就是在舱内起钩要稳,旋转时要稳,落钩时要稳和变幅时要稳。但要协调做到这四个方面很不容易。特别是落钩,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货物撒漏。如何能做到不让货物撒出来?许振超开始练习,练了半年后,做到了吊具一钩下去,一点不撒,他把这种技术起名为“一钩净”。抓粮食时,吊具一抓斗重10吨。要准确地把抓起来的10吨粮食装入长12.5米、宽2.7米的车厢,很不容易。因为吊车的抓头伸张开有3.4米,比车厢要宽。许振超就反复练习,琢磨抓斗的嘴张多大正合适,终于找出了恰当尺寸。铁路运粮食时,对装车的标准要求很严格,粮食要在车厢内打个尖,高出车厢80公分,码头工人叫起“龙骨”。起这个“龙骨”很难,坡度要合适,坡面要平滑,盖上篷布后,才能不存雨水。许振超用他的“一钩净”,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
许振超发明的“二次停钩”如今已经被桥吊司机们广泛应用。他经过统计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箱子一起一落的时候。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他要求桥吊队每名司机在吊箱时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多少人下岗,其中不乏高学历者,而许振超以一个初中生的学历,硬是靠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绝活儿成为一个大型企业的员工楷模,成为“老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
要想像许振超那样拥有一技之长,就要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善于学习,勤于钻研。
例如,“清朝最后一个大太监”小德张,先后赢得了慈禧、裕隆两朝皇太后的宠信。那么,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宫中有数以千计的太监,并不是每个太监都直接为皇帝、太后、皇太后服务,更多的太监是在宫中干一些杂役、粗活儿,许多人一直到死,连皇帝、皇后、太后长的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南府戏班的太监戏子就不一样了,看戏是“老板”慈禧太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她演戏总是有机会得到赏识的。一旦能演主角,得到“老佛爷”赏识,自己也就有了出头之日。
要想在南府戏班立住脚并成为主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小德张进南府戏班时已17岁了。内行人都清楚,演戏需要唱、念、做、打等多方面的深厚功底,演员必须从小练起,一招一式要精雕细琢,练就所谓“童子功”。17岁的小德张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练出点儿名堂,必须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小德张就像当年渴望发财致富、心一横自阉当太监一样,心里想的是出人头地,十分刻苦地练起功来。小德张练功一时一刻也不放松,别人自以为功夫到家了,游手好闲,可小德张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有时白天当差,晚上偷着练。小德张还在腿上绑着十几斤重的沙袋,练踢脚、弯腰、翻跟头等等,有时摔得鼻青脸肿。即使这样,他也咬牙坚持练习,从不放松。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连自己也不清楚。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小德张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练着,他所付出的血汗和代价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小德张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他抓住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一天,慈禧太后要看《盗仙草》,小德张出演鹿童——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正要上场演出时,一个意外事情发生了。当时台上正在演出一场打斗场面,饰演白蛇的演员一个人要踢回从几个方向飞来的长枪。这个太监多次在台上亮这一手绝活儿,能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把长枪踢到所设计的地方。这一次,他一脚将一根长枪踢飞,长枪直奔台下飞去,眼看一场横祸就要发生,在场的所有太监戏子都惊呆了。只见小德张一个跟头翻过去,把那杆长枪挑了回来,不轻不重地落到“白蛇”脚下,“白蛇”赶紧接住,踢到了该踢的地方。一场虚惊过去,谁也不曾想到小德张有这种化险为夷的本事。
事后,从外面请来教这出戏的京剧名家杨隆寿对戏班首领说,小德张是一个演戏的好材料,让他学武生和小生吧。这意味着小德张从此再也不用默默无闻地跑龙套、演配角了,他终于有了正式登台演出的机会。小德张特别高兴,更令他高兴的是“老板”慈禧太后对他的赏识。慈禧太后对这出戏非常熟悉,知道剧中没有鹿童飞身接回长枪这一情节,觉得有些奇怪。当她弄清楚是小德张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之后,不但没有怪罪南府戏班,反而提拔小德张为太后宫中的回事太监,并赐小德张“恒太”之名。
喜从天降,小德张万万没想到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他得到这一消息后,竟当着戏班首领的面失声痛哭。他知道,能得到这位“老板”的赏识实在太不容易了,能在她身边服侍是许多太监求之不得的。小德张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终于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因为任何一个太监走红发迹,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得到主子的赏识,这是起码的条件,小德张终于具备了这一起码的条件。
在短短的几年里,小德张被慈禧太后连续提拔了五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太监,一跃而为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提拔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小德张凭借自己的“绝活”,得到了一步步高升。
勤学苦练,拥有一身真功夫,并在适当时候显露出来,这样受到重用自然顺理成章,让人心服口服。
拿业绩来说话
业绩才是硬道理。出众的工作业绩更能证明你的能力,体现你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一个能力很强但怀有二心的员工。因为,本事越大的员工,一旦生有异心,那么他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就可能更大。所以,许多时候,老板需要并提拔那些忠心耿耿,人品高尚的员工,对朝三暮四、心有外骛的人自然拒之门外。
既然做一个忠诚员工便可能赢得老板的赏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只须朝“忠心”这一个方向努力就够了呢?
当然不是。
拥有忠诚的人品是根本,但不是全部。基本与实际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做好了基本的事情并不等于一定就能达到目标。
就像枝与叶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叶,枝干可能会变得丑陋乃至死亡——你在努力做人品高尚员工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效忠公司乃是员工必须做的事,但并不是突出的优点。所谓“在商言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老板也不是具有菩萨心肠的慈善家,他的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获得赢利,使生意越做越大。这是根本。老板雇佣你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拥有忠诚等人品以外,更大程度上还需要你做好业务,对公司的发展有价值。
对员工而言,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工作业绩,最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显示你过人的魄力,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事实表明,既能跟老板同舟共济,又业绩斐然的员工,是最令老板倾心的员工。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被实际而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如果你仅仅忠诚,总无业绩可言,尽忠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老板想重用也会犹豫,因为把重要而难办的事交给你他不放心。更进一步讲,受利润的驱使,再有耐心的老板,也绝难容忍一个长期无业绩的员工。届时,即使你忠贞不贰,永不变心,老板也会变心,甘愿舍弃有忠诚无业绩的你,留下业绩突出的员工。
下面这个故事中,两个女孩的不同遭遇就很好地说明了了这一点
这两个女孩均受雇于张先生的公司,给他当助手,替他拆阅分拣信件。两个女孩都对张先生忠心耿耿。但其中一个虽忠心有余,却懒惰、拖拉,能力低下,就连自己份内的工作也常常不能做完,结果不到两月便被张先生解雇。
另外一个女孩儿却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份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她认真研究张先生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张先生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张先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儿。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儿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张先生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员工时相比,已经高出了4倍。尽管如此,张先生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而绝不希望看到员工工作卖力却成效甚微。即使你费尽了全部的气力,却做不出一点实绩,那也是没有用的。任何一位有进取心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干并且会干,如果自己的员工都属于平庸之辈,那么这位老板肯定会倍感苦恼。
老板需要能创造出优秀业绩的员工。在公司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如果有一个稳健果断、效率很高的员工出现,使本公司的工作业绩一下子得到提高。那么老板才能放心地任用这样的员工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才有可能重用并提拔他。
不要责怪老板薄情寡义。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仅仅依靠员工的人品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老板背后,必须有一群能力卓越,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成功的员工,老板的辉煌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所以,老板看重人品,也看重业绩,势在必然。
总之,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人品,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就有理由保证自己不被列入裁员的名单中。仅靠人品获得老板的欢心,还是不够的。还需拿出更好的业绩,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