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茂爷年轻时是古关上最好的车鼓手。每年正月十六,德茂爷吆喝着那一架热闹沸腾的车鼓就在古关奔跑起来。
车鼓由七头高大健壮的骡马牵引。骡马分作三排,黝黑的额前贴一面精致明亮的圆镜,粗脖子上系着一排红绸穗子,宽阔的胸前又缀一面绣着龙凤的红布,背上则插两面红色的三角战旗,一派战马的模样,这是古关最漂亮的七头骡马。其中最高大的一头架在后排的中间,担当驾辕的主力,其他骡马依照健壮程度顺次排开,通通拉上套,又排成齐整的两排,还没跑就先有种战车的气势。德茂爷二十来岁时就是古关吆辕的好手,跑车鼓的骡马不同于往常田里翻地拉犁的骡子,它们在这天都被主人喂饱了平日吃不到的玉米糁子,又被盛装打扮,都晓得被挑选出来跑车鼓无疑是一件无比荣光的事情,便都撒了欢: 未等吆辕手下令,一个个都将粗厚的四蹄抬起又放下,迫不及待的模样。因此车鼓何时快,何时慢,何时刹车,何时转弯,全都在吆辕手的一条皮鞭,两条腿上。德茂爷一手握着皮鞭,一手牵着骡子的皮套,骡子快时他就得快,时时用吆喝掌控着骡马奔跑的节奏,骡子稍有泄气他又要急忙抽打皮鞭以示催促,好让骡马奔跑的节奏吻合急促的鼓点锣声,车鼓最少要绕着古关跑上三圈,而且时快时慢,一次车鼓跑下来,劳累程度不亚于一场马拉松。那些但凡是被挑选出来跑车鼓的骡马往往通人性,与吆辕手配合的无比默契,它们迈开的步子大小俱都恰到好处,蹄子在黄土路上哒哒哒颇有节奏地作响,听了令人痛快。马背上的红色战旗迎风飘舞,像燃烧的火焰,车上的鼓手锣手,也都卖力地演奏。车子最前是面直径接近车宽的牛皮面鼓,鼓声控制着前进的节奏,像一架罗盘控制着一艘巨轮的航向。等到德茂爷上了年纪,头发花白,不再有那么长的气跑马吆辕时,他又跳上车,成了古关顶好的鼓手,他身材高大,健硕有力,手握两只鼓槌,时而奋力将鼓面击打得砰砰作响,如同龙吟虎啸,时而又紧凑细致地敲击牛皮鼓的木质边沿,好似断线的珠帘撒地,砰砰声与哒哒声交替反复,听者无不面露微笑,身体跟着节奏微微抖动。每年的正月十六便成为古关人最为欢快的节日,一听到远远的鼓声,人们无不放下碗筷,“德茂的车鼓来啦!”大家奔走相告,全都走出街门,远远地望着那披红挂绿的骡马,听那震天动地的鼓声,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之中看着车鼓从自家门道前呼啸而过,那时的古关尽是一番酣畅淋漓之景,那鼓手也自然被古关的人们视作英雄。而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大概也就是这位英雄生命的最后几年。
他那时常常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端着一支烟锅或是一只大瓷碗。德茂爷光秃秃的头上冒着稀稀落落的几根白发,脸上皱纹密布好像杂乱的沟渠,阳光从梧桐树叶的缝隙间漏下照在他的脸上,皱纹里便流淌起了阳光。他常常是熟练地从他那墨缎烟袋里捻出一撮黄亮绵软的烟丝,填进他的烟锅里,又噗地一声划着一支洋火,另一只手即将烟嘴夹入唇间,洋火燃着了烟丝,猛吸一口,烟丝便狠狠闪亮一下,发出类似于将熄的炭火似的凄艳光亮,这些准备工作全都完成之后,他无比舒服地从嘴里和鼻孔喷出三股蓝色的烟雾,旱烟燃烧出的烟雾浓厚苦涩,经久不散,烟雾里是他那张皱纹舒展开来的脸。如此再重复呼和吸几次,他的脊背在通身的畅快中缓缓塌下去,像松弛了的弓弦。他吸烟是行家,吃饭却吃的稀奇。他老伴捉着擀面杖擀面时,他永远是悠然地捧着碗捣蒜。等面条煮好,他将醋倒入蒜碗,又挑几筷子长长的面条,将面条与泡了醋的蒜泥搅匀,一个人坐在门外的石墩上吸溜吸溜地吞咽,惹得众人咋舌,都引以为异。
又是一年的正月十六, 那年德茂爷七十三岁。他醒来后和往常一样,就去踅摸他的烟锅,自然地重复着吸烟前的准备工作。他抬手要擦划火柴时,院子里系着的那匹骡子竟长长地哀鸣了一声,他心里动了动,怔怔地自语了几句。他接着划他的火柴,反复擦了几次,没有一次成功,左手抓起烟斗,烟斗竟从粗糙蜡黄的指尖滑落,跌落到炕沿,又滚落到脚地。他没有去拾他的烟锅,轻轻放下手里没有划着的火柴,轻轻地自言自语:“老了。”
“我的老衣咧?”他问老伴,“现在看那做啥?”坐在脚地椅子上正穿针引线的老伴头也不回地答道。“哎,你甭管,拿出来。”老伴于是爬上炕,从被子后的黑木箱子里小心地抱出叠好的寿衣,黑色丝绸的寿衣在晨曦里闪着亮光。他用砂纸般的粗糙手掌仔细地抚摸那光滑的缎面,“哎,好,好嘛。”德茂爷吃过饭后牵着他那匹骡子,如约地和他的老伙计们在村头的桐树下相见。他摸了摸他那头年年是主力的骡子,听着众人又夸赞了一回,夸赞他的身体硬朗,夸赞骡马这样的漂亮。德茂爷没说什么,套好了七头骡马,他爬上鼓车,像以往一样立在鼓车最前端的大鼓之前,拾起两根粗硬的鼓槌,砰砰试着敲打几下,那七头骡子听到声响,都扬起了头,四蹄上上下下,躁动起来。
年轻的吆辕手一声令下,七头骡子撒起欢来,鼓车上的一群老伙计也开始敲响手中的家伙,一时间锣声鼓声齐鸣,马蹄声哒哒哒开始作响,吆辕手嘹亮的呐喊,亲热的对骡马的叫骂声,开始响彻整个古关。人们又都欢快地叫道:“德茂的车鼓来啦!”
德茂爷得心应手地敲打着那面巨大的牛皮鼓,那鼓谱在古关流传已不知多少年,相传那是秦王点兵时用于发号施令,调兵遣将的信号,几乎每个古关人都将其烂熟于心。那鼓点时而密集如同夏日的暴雨砸下,时而舒缓像田野里的晚风吹过,在锣声的衬托配合之下,德茂爷使尽力气,分毫不差,铿锵有力地演奏那古老的鼓谱,绕村转了两圈不到,他渐渐觉得手已不再受控制,眼前忽然变得模糊,他看到了一种似幻非幻的景象,眼前竟不再是他活了一辈子的古关,他时而看到一片厮杀声震天动地的战场,感到一阵恐慌,时而又看到月亮从远方赶来,无言默默地照耀着古老的古关,古原白亮恍若一片雪原,月光下又有一群亡灵在原野上游荡,田里未出芽的麦子也竟在鼓声中蹭蹭地冒出,变绿,发黄,最后垂下沉甸甸的金黄麦穗,眼前的整个古关霎时变作一片魔幻的海洋。等到最后一圈跑到终点,德茂爷平稳地敲响了最后的一个尾音,那七头骡马停下后竟发出一阵长长的嘶鸣,哀伤异常,车上的人们这才发现德茂爷正似睡非睡地趴在鼓面上,他在不知情人们的一阵叫好声中燃尽了生命的灯油。再看时,德茂爷的那头骡马也塌下身子,不再呼吸。
因为是本家,又未出五服,我和德茂爷的儿孙一起穿着孝衣守坐在德茂爷黑漆漆的棺材旁。我现在已记不得他家的街门上挂了多少白色的蟒绸,院墙上倚靠了多少花圈,只记得有一盏长明灯在他的遗像前默默安静地燃烧。灵桌上是一层厚厚的香灰,灵桌前一个又一个的人一遍遍地跪拜,一次次地大放悲声。有人撰挽联曰:一条皮鞭响彻春夏秋冬两架车轮碾碎日月星辰“古关最好的车鼓把式再也没了!”大伙叹道。
人们将德茂爷的棺扛着在古关绕了一圈,一路洒满白色的纸钱。白色的队伍绕古关一周后,走向那条田陌间的石子路,这条路通向古关的坟园。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两个唢呐手,他们憋足气,吹响着哀乐,傍晚的原野上吹来凉风,唢呐声在傍晚的风声里时高时低,苍凉悲怆,直飘到深青色的天空去。坟园后是一片辽阔的原野,暮色里远远望去像是袒露着的赤裸胸膛,与天空混沌成一片。坚实深重的大地迎接着黑暗,正如袒露着的原野迎接着亡灵。
那样豪壮的鼓声再也没有在古关响起,唢呐悠长渺远的声音却在古老的原野回响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