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至滑1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2,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3,则栏槛4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5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6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7,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险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8!况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9。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10。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11,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12,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鼍之出没,波涛之汹歘13,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返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14;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15,颇怪伟,将乞其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1滑:滑州,今河南滑县。
2温室之奥:画舫斋最里面的屋子。奥,深暗的角落。
3其虚室之疏以达:空着的房子空旷而通达。
4栏槛:筑起栏杆。
5偃休:卧躺休息。
6两檐:屋檐。
7象:象辞。
8岂不戾哉:戾,违反。
9汉沔:长江、汉水。
10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叫号神明,呼唤上天保佑。数,多次。
11冒利与不得已者:冒利,指商人。不得已者,指官员。
12宿负:往日的过错,指前次的贬谪。
13蛟鼍之出没,波涛之汹歘:鼍tuo,鼍龙,鳄鱼的一种。汹歘(xu),汹涌突起。
14有所未暇:没有空闲。
15善大书:工书法。
欧阳修的这篇文章创造了一个比较深遽的意境,从写景状物来切题。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与标题照应:“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据作者的介绍,这个“画舫斋”的宽度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它的深度有七间屋子那么长,用门将房子连通起来,凡进入我的画舫斋,就好像到了船上。屋子深暗的地方,就在顶部凿洞开窗,使屋子明亮起来;空疏通达的地方,就在两边砌上栏杆,作为坐立的依靠。凡是在斋中休息,就像在船上休息一样。屋外山石高峻,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种植在屋檐的两边,人在斋中又像是泛舟江中,左右两边的山林交相辉映,都令人喜爱。于是就用“舟”来命名我的居室。那么欧阳修为什么把“燕私之居”取名为“画舫斋”呢?作者接着写出了原因:我听说古时候的人,有的逃离世俗远离江湖而逍遥(隐居),终身都不肯再返回尘世之中,他们肯定有感到快乐的地方。如果不是在危险当中求得利益,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而身不由已,而是在船上顺风而行,风平浪静,傲然倚躺,一目之内就可以走千里的路程,那么乘船也就是一件乐事了。文章精巧之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静物描写上,而是把笔锋一转,把视线引向房子的周围美景:“山石,佳花美木之植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右山林相映皆可爱者。”高峻的山石,美好的花木,排列在两边屋檐外边,好象船在大河中间行走,左右的山岭树木互相映衬。作者采取以静为动的艺术手法,把读者引入了河中航行的船上。所以当我们在阅读欧阳修这篇文章时,更应该体察出作者的心境,那种安然自适而又无可奈何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