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论修河第三状

时间:2024-12-1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欧阳修  阅读:146 次

  右臣伏见朝廷定议,开修六塔河口,回水入横陇故道,此大事也。中外之臣皆知不便,而未有肯为国家极言其利害者,何哉?盖其说有三:一曰畏大臣,二曰畏小人,三曰无奇策。

  今执政之臣,用心于河事,亦劳矣。初欲试十万人之役以开故道,既又舍故道而修六塔,未及兴役,遽又罢之。已而终为言利者所胜,今又复修。然则其势难于复止1也。夫以执政大臣锐意主其事,而又有不可复止之势,固非一人口舌可回。此所以虽知不便而罕肯言也。

  李仲昌小人,利口伪言,众所共恶。今执政之臣既用其议,必主其人2。且自古未有无患之河,今河浸恩、冀,目下之患虽小,然其患已形;回入六塔,将来之害必大,而其害未至。夫以利口小人,为大臣所主,欲与之争未形之害,势必难夺。就使能夺其议,则言者犹须独任恩、冀为患之责,使仲昌得以为辞,大臣得以归罪。此所以虽知不便而罕敢言也。

  今执政之臣用心太过,不思自古无不患之河,直欲使河不为患。若得河不为患,虽竭人力,犹当为之。况闻仲昌利口诡辩,谓费物少而用功不多,不得不信为奇策,于是决意用之。今言者谓故道既不可复,六塔又不可修,诘其如何,则又无奇策以取胜。此所以虽知不便而罕肯言也。

  众人所不敢言而臣今独敢言者,臣谓大臣非有私仲昌之心也,直欲兴利除害尔。若果知其为患愈大,则岂有不回者哉。至于顾小人之后患,则非臣之所虑也。且事欲知利害、权重轻,有不得已,则择其害少而患轻者为之,此非明智之士不能也。况治水本无奇策,相地势、谨堤防,顺水性之所趋尔。虽大禹不过此也。夫所谓奇策者,不大利则大害;若循常之计,虽无大利,亦不至大害。此明智之士善择利者之所为也。今言修六塔者,奇策也,然终不可成而为害愈大;言顺水治堤者,常谈也,然无大利亦无大害。不知为国计者欲何所择哉?若谓利害不可必,但聚大众,兴大役,劳民困国以试奇策,而侥幸于有成者,臣谓虽执政之臣亦未必肯为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臣前已具言河利害甚详,而未蒙采听。今复略陈其大要,惟陛下诏计议之臣3择之。

  臣谓河水未始不为患,今顺已决之流,治堤防于恩、冀者,其患一而迟。塞商胡,复故道者,其患一而速。开六塔以回今河者,其患三而为害无涯。

  自河决横陇以来,大名金堤埽岁岁增治;及商胡再决,而金堤益大加功。独恩、冀之间自商胡决后,议者贪建塞河之策4,未尝留意于堤防,是以今河水势浸溢。今若专意并力于恩、冀之间,谨治堤防,则河患可御,不至于大害。所谓其患一者,十数年间,今河下流淤塞,则上流必有决处。此一患而迟者也。

  今欲塞商胡口,使水归故道,治堤修埽5,功料浩大,劳人费物,困弊公私,此一患也。幸而商胡可塞,故道复归,高淤难行,不过一二年间上流必决。此二患而速者也。

  今六塔河口,虽云已有上下约6;然全塞大河正流,为功不小。又开六塔河道,治二千余里堤防,移一县两镇,计其功费,又大于塞商胡数倍,其为困弊公私,不可胜计。此一患也。幸而可塞,水入六塔而东,横流散溢,滨、棣、德、博与齐州之界,咸被其害。此五州者,素号富饶,河北一路财用所仰,今引水注之,不惟五州之民破坏田产,河北一路坐见贫虚。此二患也。三五年间,五州凋敝,河流注溢,久又淤高,流行梗涩,则上流必决。此三患也。所谓为害而无涯者也。

  今为国误计者,本欲除一患而反就三患,此臣所不喻7也。至如六塔不能容大河,横陇故道本以高淤难行至商胡决,今复驱而注之,必横流而散溢;自澶至海二千余里,堤埽不可卒修,修之虽成又不能捍水。如此等事甚多,士无愚智皆所共知,不待臣言而后悉也。

  臣前未奉使契丹时,已尝具言故道、六塔皆不可为,惟治堤顺水为得计。及奉使往来河北,询于知水者,其说皆然。虽恩、冀之人今被水患者,亦知六塔不便,皆愿且治恩、冀堤防为是8。下情如此,谁为上通?臣既知其详,岂敢自默。伏乞圣慈特谕宰臣,使更审利害,速罢六塔之役,差替9李仲昌等不用,选一二精干之臣与河北转运使副及恩、冀州官吏,相度堤防,并力修治,则今河之水必不至为大患。且河水天灾,非人力可回,惟当顺导防捍之而已,不必求奇策立难必之功10,以为小人侥冀恩赏之资也。况功必不成,后悔无及者乎!臣言狂计愚,惟陛下裁择。

  1难于复止:难于再次阻止。

  2必主其人:一定会用他这个人。

  3计议之臣:即天章阁的大臣。

  4塞河之策:堵塞河道的策略。

  5治堤修埽:修筑堤坝。

  6上下约:上游和下游都有堤防。

  7不喻:不能理解。

  8是:正确。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9差替:替换。

  10难必之功:难以达到的功业。

  欧阳修这一篇文章谈论的是关于修理河道的问题,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而对于农业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水利灌溉工程,而同时另一方面,在过去,黄河常常泛滥成灾,给两岸的百姓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这也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经常是过不了几年就得面对一次,所以如何将治理河道和修建灌溉工程两个大的项目结合起来,做到既治理了河道又有益于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生产,这是为官者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欧阳修本文正是就此问题而阐述的。我们来看文章的内容,文章共分两部分内容,前一半内容,作者毫不回避地剖析了有关修河事中“中外之臣”未有肯为国家极言其利害”之原因,他所归纳之三个原因,矛头直指当朝“执政之臣”,所以,欧阳修不畏丢官受贬,锋芒直指朝廷统治者,这是非有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不可的。对河渠使李仲昌,他蔑视其为“小人”,直呼“李仲昌小人”,这一点则与《与高司谏书》中对高司谏的挖苦讥讽的行文风格是相一致的。前一半内容由文章的开头到“又无奇策以取胜。此所以虽知不便而罕肯言也”,包括四个自然段,议论的中心为“未有肯为国家极言其利害”,作者在结构上采用总分式安排材料。后一半内容是状书的要旨所在。其中心内容为剖析开修六塔河,回水入横陇故道的“奇策”,作者从辩证角度摆利害,论理详尽,陈词恳切,观点鲜明,字里行间显现其忧国忧民。更为可贵的是,他明确表明自己写状书的态度。这是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