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长孙皇后:大美人的大智慧

时间:2024-04-21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二狗子是只猫  阅读:

  一

  长孙皇后是以贤淑温良闻名天下的。至于她的长相,史书都没有记载,是无意间忽略了,还是长孙皇后长得实在一般,不值一提?

  现在夸一个女人,如果不漂亮,就说她聪明或者有才华,如果不聪明或者没才华,就只有说她贤惠了。

  长孙皇后当然不是这种女人。

  相反,她恰恰是一位集美丽、智慧、贤惠于一身的大美人。正是因为她的智慧贤淑太过于光芒耀眼,她美丽的外表才被有所忽略和遮掩。

  说她是美人,并非信口胡诌,而是按照遗传学理论和“夫妻关系学原理”作了的推断。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长孙氏(在她成为皇后之前,我们姑且如此称呼)的伯父长孙炽是一位“性敏慧,美姿仪”的出色学者,而其父长孙晟比哥哥书读得少了点,但是体格也是非常标准的,史上记载长孙晟“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就是那种相貌英俊身材挺拔又有计谋的男人。

  长孙氏的母亲高氏是不是一位美女呢?这一点,可以从高氏哥哥高士廉身上去突破,史上记载高士廉“敏惠有度量,状貌若画”,因为他长得像画中人一样漂亮,上朝发言的时候,其他大臣都向他行注目礼。

  古语云,外甥像舅,舅舅是帅哥,外甥女一定不差。但有人不同意,举出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长得“面团团”,来说明长孙氏长相一般。

  当时长孙无忌嘲笑书法家欧阳询长得像狝猴,欧阳询毫不示弱地回了一句: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其实“面团团”也并非完全贬义,至少皮肤白皙吧!如果说长孙氏兄妹长得像,皮肤白、圆盘脸放在男人身上未必好看,放在女人身上就有成为绝色的可能,像薛宝钗那样“肌肤莹润”、“面若银盘”,不也让人心生向往吗?

  另外,长孙氏二十岁时,与唐太宗生下一位绝美的公主。这位公主出生之后,取名为“李丽质”——从取名可以看出公主之美。公主死后,志文上说公主“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公主的美如皎月照耀玉林,如霞光辉映珠江。生出如此美艳女儿的母亲,应该是个美人吧。

  再说,长孙氏十三岁嫁给十七岁的李世民,三十六岁因病去世。在短短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里,为后宫佳丽如云的李世民生下了七个孩子。在青春最为饱满的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一岁,她每年一个,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就是三十岁过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也还生了两个女儿,生最后一个女儿新城公主时,她三十四岁。如此频繁的生育,说明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恩爱无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长孙皇后女性的魅力。一个女人,仅仅靠一个“贤”字是很难征服男人的身与心的。

  女作家洪晃语重心长地告诫那些长相平凡的女性,“千万不要听信那些拿‘内在美’说事的谎言,你有‘内在美’没长相,雇你当保姆的人有的是,没人娶你当媳妇。那漂亮得要死,坏得流油的人总是被男人抱回家供养得好好的。”

  何况长孙皇后还是那种“漂亮得要死”,“好得没法说”的女人,李世民就是把她当女菩萨供着,也不过分啊。

  二

  对长孙皇后的评价,后人大多局限于一个“贤”字。

  其实,长孙皇后能够辅佐李世民,主要靠的是一种智慧。历史上,聪明的美女多得是,但很多都是小聪明,玩小聪明,虽然能得势一时,但容易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尴尬结局。

  长孙皇后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

  “玄武门”兵变之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四弟李元吉的明争暗斗,他一直处于劣势。虽然李世民比李建成有能力,但唐高祖李渊为了维护长子继位的宗法传统,必须站在李建成这边。而当时的后宫形势,对李世民也极为不利,后宫中的万贵妃,因为替亲戚向李世民求官遭拒,一直对李世民怀恨在心,李渊最为宠爱的两个女人尹德妃和张婕妤,也被李建成争取过去,成为他的内应。这三个女人一有机会就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李渊对儿子李世民当然是越看越不顺眼。

  看到丈夫如此被动,长孙氏出场了,史书上记载她“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有人说这是李世民特别授意的,因为这一方面可以稳住父亲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听太子党及朝廷的风向。

  我觉得,即使李世民没有半点暗示,长孙氏也会这样做。她清楚女人的优势是什么,温柔和低调永远是女人最有效的武器。柏杨先生把后宫比作魔窟,说每一个美女被投到后宫,她自己就会变成蛇蝎,最终难免被另外的蛇蝎咬死。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长孙氏游刃有余,光有温柔没有智慧是寸步难行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她对高祖的孝顺是那般自然、周到,多多少少抵消了尹德妃、张婕妤等人诋毁丈夫的不利影响。而“恭顺妃嫔”,应该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即使是对尹德妃、张婕妤等丈夫的反对派,她也笑脸相迎,另一方面也表明她在努力搞好与其他妃嫔的关系,毕竟整个后宫还不全是尹德妃、张婕妤的天下。

  当然,起初她“尽力弥缝”的目的,只是想改善李世民剑拔弩张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并没有长远到为李世民夺嫡作内应的地步。

  长孙皇后自小受到诗书礼仪的教化,父子反目、兄弟残杀的局面,是她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她努力化解危局。

  纵你有再高的智慧,并不是每一场危局都能化解,否则,现在的世界不知会有多么太平。

  利益的冲突,将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置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独木桥上,当她明白所有的和解都是徒劳,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不可避免的时候,并没有迂腐地固守礼法,劝丈夫放弃夺嫡之争。

  要知道,长孙氏可以说是书迷,她一生都酷爱读书,尤其爱读人物图传,即使是梳头时也不忘把书放在面前读上几页。书,肯定是长孙氏获取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她没有将自己读成愚顽不化的书呆子,这正是她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当长孙氏得知丈夫主意已定时,自己也跨上战马,来到玄武门,亲临第一线慰问准备与李建成、李元吉决一死战的将士。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历史将在这里改写,不知那时候,跨上战马的长孙氏,是否想起了她那传奇般的父亲长孙晟?长孙晟曾在突厥的一位可汗面前力挽长弓,一箭射落双雕。突厥人敬之为神,“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长孙晟神勇的血液一定奔流在长孙氏的血脉中,使这位大美人平添一股超然出尘的英气。

  在《旧唐书·后妃列传》中,有这样一句看上去似乎轻描淡写的话:“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长孙氏沉毅的目光与亲切的问候,在决战之前的死一般沉寂里,如同甘霖,注入战士们焦灼紧张的心。

  当时,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作为“玄武门事变”的策划人之一,早早就带人埋伏在玄武门,而长孙氏的那位美男舅舅高士廉也将囚犯放出来,发给他们武器,前来助战了。当东宫和齐王府的兵将与李世民的部下在玄武门激战的时候,丈夫、哥哥、舅舅和自己就那样坚定地绑在一起,面对生死存亡,这样一场战争,就像一道熊熊燃烧的熔炉,将长孙氏映照得更加美丽灿烂。

  不是战争不让女人走开,而是女人不愿从至爱的人身边走开。

  李世民胜了,但是背上了弑兄杀弟的沉重的道德包袱,又是长孙氏,以女人特有的温柔和善解人意的心灵,来化解李世民心中的焦虑、内疚与不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一段时间,长孙皇后肯定充当着“心理按摩师”的角色,为唐太宗疗伤。

  三

  长孙皇后的智慧还体现在,她的人生里面有一种类似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长孙皇后病重,名医诊遍,好药用遍,病情依旧。这时候,太子李承乾想到一个办法,即尽快向皇上奏请,想以大赦天下和度人出家、入道的方式,感动上天,来延续母亲的生命。他把这种想法跟长孙皇后一说,长孙皇后马上来了个反向推理。

  她说:“死生有命,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我这一生行善很多,从未做过恶事,如果做善事真的可以延寿的话,我也不至于病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做善事不能延寿的话,大赦天下、度人出家,做这些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孙皇后的话,的确让人无法反驳,后来,她又站在唐太宗的立场,认为让一国之君为自己搞特殊化不恰当。

  她临终遗言,请求死后实行薄葬,不修陵墓,也不用棺椁(即小棺材外套大棺材),以木器瓦器送终。

  长孙皇后对死看得很淡然,不知这一点是否与她常读史书有关,多少王侯将相,在世时显赫无比,死后还不是黄土一堆?她看得比较通脱。

  相比而言,唐太宗就比长孙皇后要怕死得多,年轻时他曾嘲笑秦皇汉武迷信丹药和方术,晚年的他却迷信占卜,痴迷丹药,妄想长生不老,五十一岁那年,因服用方士炼制的“延年之药”,七窍流血中毒暴亡。如果长孙皇后不那么早去世,唐太宗大概不会奢想什么长生不老的事,以致晚节不保了。

  唐太宗有那么多优秀的谋臣,但每遇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还是愿意回宫后和老婆探讨。通常情况下,长孙皇后是不会“接招”的,她的理由很简单,以前皇后干权乱政的事太多了,所以不愿意过问。她对太宗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然而,越是这样,唐太宗越要坚持听她的看法,而一般的问题,长孙皇后是不会回答的,因为她知道丈夫完全可以自己处理。

  对于重要的事件,长孙皇后则很善于提意见。

  比如,对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造反这件事,她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很有技巧。

  童年时候的长孙氏,一直受到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的欺凌,这长孙安业是一个无赖兼酒鬼,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去世之后,刚刚八岁的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被长孙安业从家中赶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栖身于舅舅之家。

  小小年纪,就尝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长大后,很容易变得狭隘灰暗,甚至愤世嫉俗。值得庆幸的是,长孙氏有位优秀的舅舅,这位舅舅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对这位外甥女,宁可自己住小房子,也要让长孙氏兄妹住大房子,可以说,是舅舅的温情挽救了长孙氏善良的心灵。所以长孙氏当上皇后以后,不但没有报复长孙安业,还让唐太宗任命他为监门尉将军。

  公孙安业却不领情,他联合刘德裕、李孝常等人造反,事发后,要被处以极刑。这时候,长孙皇后流着泪向唐太宗求情。

  她没有直接对唐太宗哀求,看在夫妻的面上,你就饶了我哥一命吧!

  如果这样开口,一定令唐太宗反感。

  她首先对长孙安业的恩将仇报、不知好歹,来了一番痛斥,说他死有余辜什么的。

  然后,话锋一转,说如果真的处死长孙安业,其他人会有想法。什么想法?因为哥哥当年对她不好,世人就会说,皇上是因她的缘故而杀掉他的,这对皇上的声名是个拖累,所以还得法外施恩,放他一条生路。

  最后,唐太宗没有杀长孙安业,将他流放南方。

  在长孙安业这件事上,长孙皇后做到了“三赢”,第一,她保住了异母哥哥长孙安业的性命,这或许是天性善良的她最真实的本意;第二,她获得了宽宏大度的良好声名,虽然这不是她刻意追求的;第三,让唐太宗觉得,皇后求情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他唐太宗好。这一点,只有像长孙皇后这样,运用高明的语言智慧,才能做得到。也许有人会觉得夫妻之间玩这套,未免有些虚伪和生分。其实,即使亲如夫妻,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不至于很快地互生厌倦。

  还是拿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来进一步说明长孙皇后提意见的智慧。

  那天唐太宗下朝后,憋了一肚子气,跑到老婆面前诉苦:“魏征那个乡巴佬总是在朝堂上与我过不去,让我不痛快,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一声不响地到里间换了一套朝服,毕恭毕敬地向唐太宗祝贺,一下子把他搞懵了,问道:“皇后你今天是怎么啦?”

  长孙皇后说:“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这是《隋唐嘉话》里的记载,我一直怀疑这样的记载有误,因为长孙皇后是反向思维的推理高手。大胆假设,她的原话应该是这样:“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有圣明的君王,才会有忠直的大臣。出现了魏征这样忠直的大臣,说明你作为君主是圣明的。

  人都喜欢听好话,连唐太宗这样的英明的圣主也不例外,长孙皇后的成功,在于她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她自然而体面地送给唐太宗一顶高帽,维护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男人尊严,让他的郁闷与不快在理智的反思中一扫而空。

  换了一个坏女人,如果唐太宗向她诉苦,她可能会火上加油:“对,我也早看不惯这个家伙了!”第二天,魏征的人头就落地了;换了一个普通的女人,肯定会无条件地站在唐太宗一边,或许会说:“对,陛下要杀个乡巴佬,还不是易如反掌,只要您一句话!”换了一位贤淑的女人,可能会批评唐太宗:“陛下的气量,也太小了些吧!”唐太宗一定会更郁闷:连老婆也不理解我啊!

  只有智慧如长孙皇后者,才能以这样完美的方式,让唐太宗愉悦地醒悟。

  史上力谏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或被杀,如比干谏纣王;或遇见明君,成为一代诤臣,如魏征。但是魏征就是没有想过,如果不是长孙皇后,他险些不能顺顺当当风风光光地做诤臣。

  作为国家最高元首,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唐太宗下朝回宫,遇到烦心事时,难免迁怒于人,有时会无缘无故地训斥宫中的侍者。如何疏解唐太宗的压力,又不至于冤枉好人呢?长孙皇后的高招是冷处理。皇帝生气的时候,她也假装很生气,命人将那些倒霉的侍者抓起来,待皇帝怒气全消之后,她才将事情原委一一告知,得到皇帝应允后,再放出侍者。

  四

  长孙皇后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她早年就有哮喘病,有人说她还有高血压,似乎没有什么依据。她如此匆忙谢世,更有人猜测是生育过频所致。其实,除了这些,关于长孙皇后的病因,还应该加上心理疾病这一条。

  一直以来,长孙皇后都活得很累,到她哥哥长孙无忌逐渐为丈夫所重用的时候,她的忧惧与日俱增,某种不祥的预感,如大石头一般重重压在她的心上。

  长孙皇后生前,总是担心外戚干政,因为历史上外戚弄权、最后身败名裂的例子太多了。汉高祖死后,吕后、吕禄专权,汉宣帝时霍山、霍禹专权,要么被就地处决,要么被秋后算账,结局没有不悲惨的。

  所以,长孙皇后,一直不想让她的家族卷进政治漩涡的核心,她甚至对于自己都不放心!

  有一次,唐太宗病重,她就在裙子上带了毒药,一旦唐太宗驾崩,她就马上追随其后服毒自杀。因为她不想重蹈汉代吕后的覆辙,所以就打算提前了断。这样一个理智、贤惠、隐忍、善良的人,都担心自己会被魔鬼似的权力所诱,做出身不由己的事情来。对于哥哥长孙无忌,她就更没有把握了。

  和她一样,长孙无忌经历了童年寄人篱下的生活,童年的苦难,既可以成为一种发奋向上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野心和欲望膨胀的渊源。

  而唐太宗重用长孙无忌,不说长孙无忌是皇后哥哥这一条,他也有十分充足的光明正大的理由。他和长孙无忌是布衣之交,两人一起出生入死,“玄武门事变”中,长孙无忌立下汗马功劳,等等。

  因此,在是否重用长孙无忌这个问题上,夫妻俩第一次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唐太宗原本几次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备位椒房,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执国政。”

  这是《资治通鉴》上的原话。

  但我在有的书上看到作者“安排”长孙皇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

  依照长孙皇后含蓄的性格,她不可能如此坦率大谈外戚干政的可怕,万一引起唐太宗的防范和猜忌,长孙无忌的处境可就大大不妙了。

  长孙皇后的本意,是让长孙无忌最好能担任一个闲职,有虚名无实权的那种最好,可是唐太宗不干,他还是让长孙无忌做了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再三辞官,但不被允许。实际上,长孙无忌的动作,并非完全迫于长孙皇后的“压力”做出的一番表演。早年的他,自知根基尚浅,初涉仕途,谨慎一点,总没有错。

  对哥哥身居要职,长孙皇后感到深深不安,她仿佛看见了命运阴险的铡刀,正寒光闪闪地举在哥哥的头顶,随时准备“喀嚓”一声结束所有的一切。

  然而,当事人就是不明白。是啊,很多时候,长孙皇后的大智慧是一种不被人理解的智慧,是一种曲高和寡的智慧。也许,正如西方某位哲人所说,真正的智者,都是孤独的,越优秀,越孤独。

  长孙皇后多次派人力劝长孙无忌辞职,长孙无忌犹豫不决,她就直接派人将他叫到宫中,情真意切地劝他远离权力漩涡。不知道,那一刻,兄妹俩具体谈了什么,外人无从知道,只知道结果是长孙无忌终于理解了妹妹的良苦用心,他以“盈满为戒”为由,向唐太宗提出辞职,唐太宗无奈之中勉强答应。

  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三年,唐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坚持不受,太宗不准,特意写了一篇《威风赋》赐给他,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抒发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情。

  然而,等长孙皇后离开人世之后,长孙无忌就再也不需要压抑拥抱权力的热情了,他一定认为,某些东西本来是他早就应该得到的。唐太宗统治后期,他在朝中权重无比,事业如日中天。

  在促成亲外甥李治继位这件事上,长孙无忌更是夺得头功,高宗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是长孙无忌在执掌朝政。

  公元659年7月,得罪了武则天的长孙无忌,被亲外甥李治流放黔州。三个月后,他被迫自杀,那一刻,不知他是否记起了多年以前妹妹在耳边的殷殷叮咛。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全部财产没收。长孙无忌从权力巅峰跌落到万丈深渊,用家破人亡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长孙皇后

新编故事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