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诗仙的执念,险些让他万劫不复

时间:2024-06-23    来源:馨文居    作者:夏 莺  阅读:

  1

  诗仙李白是一个有贪念的人,既想入世建功,又想出世求仙,“鱼和熊掌”都想兼得,路注定难走,也难怪他将自己的路比作蜀道,自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想先建功再退隐,便成了李白心中的执念,哪怕辞官离开长安,经历了11年的第二次漫游后,这种执念仍难放下。

  当“安史之乱”爆发,他欲“力挽危局报效国家后,再功成身退”的执念更深。他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说:“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然而,正是这种执念,让他遭受了一场差点万劫不复的劫难。

  2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公元755 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叛乱,唐朝天下大乱。

  李白托自己的一个门人到鲁中接子女南下,自己则到宋城接妻子宗氏北上。

  逃亡途中,李白目睹了百姓遭受战乱的惨状,对未来充满担忧。他在《北上行》一诗中说:“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叛军势如破竹,如秋风扫落叶,河北诸地尽陷。眼见国难当头,却报国无门,李白深感痛苦,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在《奔亡道中五首》中说:“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怀着这种迷茫和痛苦,他进入庐山,在屏风叠隐居。

  然而,他并不甘心就此归隐,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只好空自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3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态下,当以“平乱”为号召的永王李璘数次派人上庐山请李白出山时,李白接受邀请,做了永王的幕僚。

  刚开始,李白是兴奋的,以为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准备“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踌躇满志,在《永王东巡歌》中写道: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可惜,残酷的事实破灭了李白天真的幻想。

  永王李璘暗怀野心,并非真心平乱,只是想借机培植壮大自己的势力,然后与他的哥哥唐肃宗李亨争夺帝位。

  当李璘被当作“反贼”被讨伐诛灭时,误上“贼船”的李白好像啥事也还没做,就被株连获罪,下了浔阳狱。

  4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李白入浔阳狱后,他妻子宗氏四处奔走相救,他自己也通过书信向人求救,求救的对象,主要是御史中丞相宋若思和当朝宰相崔涣。但是,一般情况下,牵涉谋反罪绝难活命。

  好在李白早年曾救过一人,这人为报恩,甘愿为李白赎罪,才使李白幸免死罪,这人便是屡建奇功的平乱功臣郭子仪。

  郭子仪是当时“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大人物,可以说对唐朝有“再造”之功,能得这样的大人物相救,也难怪李白能逃过这一死劫了。

  李白当年之所以救郭子仪,皆因他慧眼识英雄。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李白到并州游历,初见郭子仪是在一个军营中,他一眼便看出郭子仪的不凡,说:“此壮士目光如火照人,用不了十年,肯定能当上节度使。”

  当时,郭子仪因在军中犯事,后经李白说情才得以脱罪。

  李白义救郭子仪的善举,改变了郭子仪的命运,也改变了李白的命运。

  5

  李白保住了一条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仍被判长期流放夜郎。

  夜郎是西南荒蛮之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李白被流放到此地,若无意外,恐怕此生都难再回家了。

  这种刑罚,无论对谁,可能都将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李白在《南流夜郎寄内》中写道: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是他在流放途中给妻子写的书信,看那语气,颇有点留遗言的味道了,流露着浓浓的悲观情绪。

  6

  不过,天性洒脱的李白总是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期盼。这期盼,便是希望大赦天下的浩荡皇恩快来,早点获赦回家。

  当然,对于大赦,李白好像也并不强求,而是抱着一种乐安天命的态度。

  公元759 年3月,李白终于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浩荡皇恩,遇赦放还。当时,他恰好在白帝城,三年被流放,一朝获赦还,李白的心情可想而知,正如他诗云:“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怀着这种如鸟出笼的心情,他写下了那首广为流传的《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

  《朝发白帝城》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表达李白遇赦后归心似箭的愉快心情,但若细细斟酌,却发现其诗中另隐含禅机。

  李白是诗人,也是修道人。也许在修道人眼里,人世是苦海,己身是渡苦海之舟,只有不受世俗的“猿声”干扰,经过仿若“万重山”的层层考验,放下一切执著,才能道心升华,身若轻舟,勇猛精进。

  李白在安史之乱中曾游惠山寺,作诗云:“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也许,经劫难洗礼后,李白终洗尽铅华,回归本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很可能就是李白对自己修行感悟和人生领悟的深层表达,功名富贵,皆是过眼烟云,心的自由,穿越万水千山。

新编故事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