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恍如梦,各行各业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一路走来损失惨重人人自危。大浪淘沙,幸运者几何?也有不少信心满满将经济复苏和回暖寄希望于疫情过后。马上,2023年即将要过去四分之一,举国上下大江南北正值阳光明媚的春季,但是,我们所期望的经济的春天还远没有到来。
我们,春节前后的订单都是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为满足顾客需求,所有部门科室管理人员全部放下手头工作积极支援一线,很多工序的工人春节都没有放假,上上下下忙得热火朝天,一派红红火火之繁荣昌盛景象。然而,春节过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客户居然像同时约好了一样,减产、半停产,处在供应链下游的我们自然就跟着减产、半停产。
即使这样,春节过后,竟无一人主动辞职。这意味着什么呢?……
采访了我的几个同学,都是各单位的大佬,虽然我们行业不同,但面临的问题居然毫无来由的一致。据同学介绍,一个不起眼的文职岗位公告刚刚发出,居然一下来了几十个应聘者,同学说,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
三年大疫pass掉了很多商家店铺和小微企业,能勉强维护到现在的一些实体经济,元气大伤之后并没有及时迅速得到很好的给养,回天乏力,无法继续支撑下去,就连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互联网大厂也在纷纷裁员,诸多的失业人员,再加上一千多万的应届大学生纷纷涌入人才市场,去抢有限的日渐缩减的岗位,就业何其艰难?!
说到这里,心生庆幸,我的娃儿和男友疫情期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南下求职,很幸运一起在魔都谋得了理想的岗位,现在他们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自然给双方家长减少了不少焦虑。如果换现在这个形式,当爹娘的真的不知道要瞎操多少心了。真是,好险!抢得了时间也就抢得了胜利。
准女婿硕士金融专业,一门心思留在魔都,曾在zq公司实习,以我有限的认知和经验判断,以孩子的条件(国内985高校,英国名校读研)我以为留在zq应该十拿九稳,因为同事的女儿也是同样的硬件,还不如他的学校排名靠前,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面试第三轮被淘汰出局,只得退而求其次调整目标应聘到了一家zx公司。和他合租的清华小伙第一轮就被刷下,无奈只好回母校继续考学深造。我恍然大悟,同事的孩子应聘zq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瞬息万变的时代,七八年的时间,变化之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学历内卷到了多么惨烈的地步。硕士博士仍在继续扩招,将会继续加剧学历内卷。
今年,估计更多的孩子会扎堆考公考编,这些岗位,原本一些985、211高校的孩子是看不上眼的,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不得你是否喜欢或者热爱,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还有类似身边一些名校的海龟,也投身到考公大军的滚滚洪流,三年疫情改变了人的想法,求稳便成了很多人就业的第一指导思想。这样二本三本的孩子(不愿意去企业的那部分)就业压力会增大,因为金字塔尖的一部分人要向下兼容和他们抢饭碗了,势必会加剧考公考编的白热化。
其实,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历低的孩子反而还好就业,他们一般读的是职业技术类学院,学得一技之长,因学历受限,知道自己心仪的那些高大上的单位他们根本拿不到入场券,所以反而能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做起,很多孩子学了一技之长去企业当一线工人或者技术工人,不挑不拣,薪水不低,养活自己完全没有问题。留在家门口,守在父母跟前,按部就班恋爱结婚生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选择。
就怕那些心气儿高但实力不足的孩子,读了点书,就觉得自己一肚子的才华无处施展,对自己的定位和实际不符,不忍屈就可现实又啪啪打脸,高不成低不就,一事无成。荒废了自己的大好年华而不自知,现在有句话很流行,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我觉得很符合当下某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现状,诚然,人往高处走,但是,一定是建立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否则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和教室里,真刀实枪地干起来才是展露你才华的最佳途径。老百姓有句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昨天跟同事聊天产生共识,不轻易辞职,不轻易投资,捂紧钱袋子,应对经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