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
现在它的整个布局是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祠区其他建筑还有文昌宫、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祠、朝阳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瀛胜楼、三圣祠、水母楼、公输子祠、子乔祠等。那些古建筑彰显了我国祭祀文化的丰富和精深。
历史上那段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让年幼的唐叔虞离开了母、兄来到这天钟地秀的山麓水边。因他的到来,此地便氤氲了王者气象,而且这气象数千年来聚散升沉,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影响中华政治格局的重要一分子。
唐叔虞身后,其子将国号“唐”改称为“晋”,后人为他修建了祠堂,祠堂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这是晋祠的开端。其族亲后人周灵王太子姬晋(字子乔),曾避居太原。其子宗敬,后弃官定居于此。因是王者之后,时人称其为“王家”。宗敬便以王为姓,从而开创了太原王姓。唐太宗李世民建立《氏姓制》,将太原王氏定为全国五大姓之一,有“天下第一王”之称。晋祠现建有王氏公祭的子乔祠。这之后,晋祠里被祭祀的人物不断多元化了。
慎终追远、祭祀祖先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重视礼,认为礼是天地之序、人道之极、治国之要,起着经天地、理人伦、明王道、助教化的作用,因而百代一贯,万世同法,千古不易。古礼体系庞大,其中,祭礼尤为重要。《礼记》上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左传》上也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近代以降,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衰微,祭祀活动特别是公祭活动一度销声匿迹。如今,中国文化又呈现出复苏的良好态势,相应地,祭祀又重新进入国人的视线和生活中。
但是,因为去古已远,国人对祭祀不但已经很陌生,而且还有了相当的隔膜与疏离,所以难免会围绕祭祀问题产生一些疑惑,特别是公祭孔子、黄帝陵、大禹陵等重大活动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所在。该有公祭吗?祭什么?如何祭?人们发出了疑问。
《国语》上说:“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公祭是凭仗众多在中华历史中产生的被人们尊为神圣的个体,我们通过崇礼这些个体,从而体悟和承继他们意图表达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历史上晋祠曾是祭祀的重要场所,晋祠彰显什么呢?
晋: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晋,进也。日出,万物进。这是《说文》所解。
《易经》“晋”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这当是晋祠的灵魂,是晋文化的灵魂。祭祀是一种真诚的心灵皈依和精神洗礼,是一种神圣肃穆、庄严隆重的文化活动。当然祭祀不只是种仪式,而是通过仪式,以庄严的情态去心领神会,来承接中华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失的一种文化活动。
那么,晋祠何时能再现其耀眼光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