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结草衔环 · 绿竹

时间:2025-01-18    来源:馨文居    作者:湛蓝  阅读:

  壹

  夏至十大雅事之一即竹林倚风。看似很简单的事,却没几人能如愿。原因自不必说,成年人为生活奔波无暇慢雅,孩童尚不懂雅为何物。但竹对于中国人来说,雅俗共赏。

  竹在我国南方很常见。我家老宅,有三条青石板铺砌的小径进出,且都按照东方园林曲径通幽的审美标准布局,石径从院外穿过竹林,迂回进院子。我不知是不是受杜牧的诗“竹林深处有人家”影响而建。老宅在竹林的环抱里,竹以各种形态存在于生产生活的角角落落,无处不在。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是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建一所容身的房子是成家立业的首要大事。一些少数民族世代栖居于用竹子打造的吊脚楼、竹楼。在我家乡,不论是建草房还是瓦房,都会用到竹子。草房除房梁用木材之外,其他都用竹竿横竖捆扎成骨架再铺厚厚的稻草。我家老宅是二层框架结构建筑,不知建于何年。建筑主材是竹木,这种古老建筑形式的民居,我今年春节在川南威远县还见过。建筑主体立柱是由很粗且很高的木材搭建框架,竹夹泥作墙。立柱、横梁和楼板将墙壁隔成多个方框,方框用竹篾穿插、填充于立柱之间,做成壁体,在竹篾表面抹上草泥混合物,再以石灰粉刷墙面作为保护层,耐用又美观。我在那座竹木老宅里度过了完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贰

  在我的记忆里,竹林玩兴最浓的时节还是春夏季节。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春夏交替时,竹林里很多新竹初长成。风吹过竹林,竹们不约而同脱下胎衣——笋箨。笋箨在风中轻舞飞扬,摩擦,发出欢快的笑声,哗啦啦。我老家人叫它笋壳。院子里的母亲们从来不会闲着,也不会让孩子们闲着。她们出门干农活儿前,布置孩子去竹林捡柴禾。孩子背一个跟自己身高差不多深的大背篼,拿着竹签子或火钳,去捡笋箨。将笋箨一张一张串在竹签上,放进背篼,将竹签抵在背篼内边沿一抽,那一串笋箨就被赶进了背篼里。用火钳夹就比较慢也笨拙,因年纪小,手上的力道不够,笋箨又薄,得两手一同握着火钳才夹得稳。

  捡回家的笋箨根据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用途,笋箨是辨识竹子亲缘关系的依据。大多数笋箨作了柴禾,有一部分会委以更高级的重任。乡村柴火灶炒菜都用大铁锅,没有那么大的锅盖,智慧的庄稼人绾一把干稻草,将笋箨铺在地上,擦去毛毛后用来缝制锅盖,偶尔也用来包粽子。那时候尚未引入环保概念,图就地取材的便捷、经济和经久耐用。头年包过粽子的笋箨拆下来洗净,次年还可以继续使用。每次捡笋箨和擦毛毛都很受伤,笋箨毛毛会粘在汗漉漉的皮肤上附着在衣衫上,裸露的脖子、脸庞和手臂奇痒无比,一挠就鼓起成片成片的疙瘩。母亲们自然心疼不已,赶紧烧热水给孩子洗澡。但接下来依然会安排孩子去竹林捡笋箨、竹枝和捞竹叶,乡间的劳动摔打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实。院子里的孩子都做同样的活儿,你追我赶,无意中形成的竞技状态,劳动的快乐远远超越了笋箨毛毛的祸害。

  春夏交替时的竹子也是最漂亮的。脱去笋箨的竹子是清新的绿色,绿色上面有一层浅浅的白粉,像身材颀长的女子薄施粉黛。王维《山居即事》对此有过声色俱佳的描写“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随着岁月的流逝,清新的绿慢慢褪去,竹篙上会长出斑点,像美人迟暮,年老色衰,枯萎沉淀出时光的味道。

  秋天的竹林比较诗意化。秋风飒飒,竹叶飘飞,给泥土和青石小径赶制一床柔软而暖和的婚被。于林间踏着厚厚的竹叶行走,脚下发出嘁嘁嚓嚓的声响,若天籁。记忆里,爷爷常常把竹篾扇柄别在背后的裤腰上,用爪耙将竹叶刮成堆,有时候装进背篼背回去做柴烧,但大多数时候将竹叶堆在空地烧成灰后铺撒在竹蔸上反哺给竹林。偶尔还能在厚实的竹叶里找到一窝竹鸡蛋。

  冬天,庄稼人相对比较闲,韬光养晦,主要从事一些手工活儿,开始编制次年的农具、生活用具或修修补补。老家的成年男性,个个都会竹编技艺。爷爷一到冬天就砍很多竹子,在院子里剔竹枝、剖竹、去青、划篾条。一整个漫长的冬天,都在编箩篼、背篼、筲箕、箩夹、箢篼、簸箕、扇子、晒匾、烘笼、撮箕、凉席、气死猫。竹子划成细细的竹篾丝,扎刷把、扫把。削筷子、竹签、箭头,制毛笔、筷篼、竹筒、插竹篱笆等,也请匠人来打凉椅和凉床。竹编技艺承袭了数千年,在机械作业下,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为保护传统技艺,国家将竹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成都崇州道明竹艺村,匠人们用精湛技艺编出的精美绝伦的竹编工艺品,作为摆件重新进入百姓家。

  竹竿内富含二氧化硅(植物硅),同时纤维细胞较长且结合紧密,刚性和柔性兼具,加之竹材的顺纹理抗拉性强,农村用来制作钓竿、晒竿和扁担等。用楠竹做的扁担,挑挑子时一颤一颤的,看起来特别轻快。重庆城里曾活跃着数以万计的棒棒军,他们就是用一根楠竹扁担挑起一家人的生活。

  从前,做女红,打毛衣用竹签子。选长得俊的竹子,去青,划开晾干,根据毛线的粗细削成型号不等的竹签雏形,用砂子细细砂光滑后,织出绕指的温柔。

  临水而居的人家,用竹子扎竹筏子,在江湖里荡出一条条生路。山里人家,用竹做水管引水、竹筒盛水、竹杯喝酒,在现代人眼里,自有一番野趣。另外,李白在《长干行》写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里还寄寓了孩童天真烂漫和两小无猜的风情画卷,

  在科技落后的洪荒年代,蔡伦还没发明造纸术之前,华夏的先祖在竹片上记事写字,让华夏文明没出现断层。记事的竹片用绳子串联成竹简,其形像汉字的“册”,“册”字便由此而来。竹简最早出现在商代,后来用竹造纸,《天工开物》里有详细记载并附有图片。造纸术的出现,笨重、携带不便的竹简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从竹简开始到竹纸的出现,竹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竹还是八音之一。民族乐器洞箫、排箫、笛、芦笙的笙管等都是用竹所制。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周敦颐《爱莲说》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就用竹代表管器乐。

  随着科技的发展,从竹身上提取的原竹纤维或再生竹纤维织布,绿色环保、柔软透气、抑菌防螨,大受喜爱。

  竹对人类的贡献,不一而足。苏东坡曾写过一段关于竹子的名言:“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全面地而中肯地概括了从古至今,竹子在人类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我们这个农耕民族撑起了一片天,人类是应该感恩竹子的。

  当然,竹也是双刃剑,小时候淘气、犯错,母亲可没少用竹篾条收拾我们。用竹篾条打屁股,我老家人有一个戏谑又极生动形象的说法“斑竹笋子炒坐墩肉”。

  叁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美食的民族,吃竹历来已久。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重要菜肴,俗语中有除了胡萝卜能成席之说,亦有“无笋不成席”之说。李绩《唐本草》云:“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吃竹,我也得尽好处饱尽口福。第一次吃竹笋,是在家乡。那年,我二叔回来耍探亲假,他去竹林挖竹笋炖肉。二叔紧着胖胖的笋芽下锄,一锄一棵,只听得挖断笋芽的脆响连连响起,不一小会儿就挖了一大撮箕。爷爷看着心疼,说你挖细根点的,多留些粗笋芽长成大竹子有用。二叔不以为然地回,挖了大的,小的又会快速长大。爷爷说,没务过农的就外行了,你以为是树子啊,竹子粗细一步到位,笋芽多胖成竹就有多粗,后期生长只会长高,不会再长粗。二叔瞠目结舌。那天二叔将胖竹笋剥掉笋箨,切成片,用清水漂洗去苦涩后炖五花肉。

  后来也偶尔吃笋芽炒肉或煲汤,但印象都不特别深。

  今年五月初,去了一趟乐山。那天晚上,同事的朋友请吃乐山串串,有幸赶在苦笋下市前狠狠饱了口福。涮苦笋成了那晚最受欢迎的菜。将苦笋一盘一盘倒进沸腾的火锅里,十分钟即可捞出来吃,微微的苦,清脆爽口,一行人吃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最完整的一次吃笋体验是前些年去蜀南竹海,到了才知竹海绝非浪得虚名,一入竹林深似海。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再三叮嘱,为了安全起见,不要脱团。蜀南竹海除了极为壮观的万顷翠竹,还因丰厚的竹子资源衍生出诸多美食组成的饕餮大餐。去了蜀南竹海,自然得品尝“熊猫餐”。通俗地说,熊猫餐就是全竹宴。主要材料是竹笋、竹荪、竹花和竹耳。全竹宴品种繁多,食材新鲜,食法多样,蒸炒炖煮烫泡样样齐全,还有竹筒豆花,竹筒饭等。仅仅竹荪就大有学问,竹荪可漂亮了,穿着白色的纱裙,像小矮人的白雪公主。竹花在当地叫竹燕窝。竹荪是竹林腐殖层里生长的菌类,不同时间和不同部位的名称有异,在当地竹荪分为竹胎儿、竹胎盘和竹荪蛋三部分。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具有活血、健脾、益胃助消化等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有预防的作用。竹荪蛋口感清香脆嫩,登堂入室,曾是国宴和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

  蜀南竹海和江西井冈山拥有得天独厚的竹子资源,据说全国仅此两地能做出熊猫餐。

  吃竹,严格来说即是吃笋。关于吃笋的最早记载来自《诗经·大雅·韩奕》:“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说的是韩侯觐见周王后欲离京,依礼制应由朝廷卿士设宴饯行。宴席上,上酒百壶,炖新鳖蒸鲜鱼,极尽宴会之奢华,然宴席上的上等蔬菜却是新鲜的嫩笋嫩蒲。

  竹作为人间美食,普遍又倍受推崇,在历代文人笔下的佳肴来得活色生香,情衷各异。

  《红楼梦》第八回,宝黛二人去探望病中的宝钗,薛姨妈做了一道“酸笋鸡皮汤”,宝玉竟然破例痛喝了两碗。曹公没直接写人间佳肴酸笋鸡皮汤,却通过宝玉的胃口“痛喝了两碗”和“只吃了半碗粥”来侧面描写酸笋汤的妙处。

  南朝诗人吴均《山中杂诗》里:“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裙。”想象甚是丰富,真可谓食色者也。

  唐代诗人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写的是笋昂贵但又不完全是笋的事,而是写诗人以新笋寓意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杜甫在写给他表弟王十五的诗中“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把笋鲜和鱼鲜并列,凑成一道春笋炖江鲜。

  清初美食家李渔甚至把竹笋提到“蔬食第一品”的高度,一时无两。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说:“凡食中无论荤素,皆用竹调味,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要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

  有爱吃鲜笋的,也有爱吃咸笋的。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笔记》中 “以冬笋烘片,微加蜜焉。苏州孙春阳家有盐、甜二种,以盐者为佳。”

  笋的滋味既鲜嫩又清淡爽脆,做法可以说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清代盐商童岳荐编写的《调鼎集》里,比较详尽地记录了以鲜笋、笋干为原材料的三十多种笋类菜肴,从寻常人家的竹笋毛豆、炒笋丁到做法大费周折的酿毛笋、糟龙须笋,还记载了用笋汁做提鲜剂的方法:“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式,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

  近代书画家吴昌硕对竹笋也十分钟情,若为笋故,八珍皆不如:"家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间野笋香!"

  那年在蜀南竹海吃全竹宴,安排在当地的一个农家。那家主人随餐配了当地的竹筒黄酒,那酒金黄透明,神秘的是泛着青碧,如竹露清泉。当地人叫它竹筒酒,是蜀南竹海的江湖美酒。虽不像五粮液系出名门,却也大有来头,其酿制方法颇具传奇色彩。相传为竹林七贤的嵇康在蜀南发明,是竹林七贤聚会指定用酒。每年清明节前后,雨水充沛,在新竹上开洞,将黄酒灌入虚竹中,封口,让黄酒随同竹子一同生长。竹吸天地精华和水分,滋养竹内的酒,酒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成嫩绿,如同新生的竹叶,因而,有些地方叫竹筒酒为竹叶青。半年后,竹子长大,取出酒,再封口,竹子还能继续生长,口子也会自然愈合。中国的酒文化长盛不衰,和国人在饮酒格调和创新上的孜孜以求分不开。借竹酿酒,乃大智慧也。当然,酒族里确有嫡系的竹叶青酒,与山西汾酒同产于杏花村。竹叶青酒是一种配制酒,远在古代就享有盛誉。当时是以黄酒加竹叶合酿而成。梁简文帝萧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芬”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也有提及:“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

  肆

  世间吃货,苏东坡若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东坡肉的祖师爷苏轼对竹的喜爱,到了舍我其谁的地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于潜僧绿筠轩》),竹在苏轼内心的席位之高,可见一斑。无独有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平生爱竹,也是个超级竹粉,曾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岁寒三友“梅松竹”均有竹一席之地。

  竹用于各个领域的广泛程度和对人类文明影响的深远程度尚无物能及,使用历史可追溯到7千年前。上世纪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文物考古发现,竹出现在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之前。仰韶文化是汉字的起源,竹在汉字出现之前就有了,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曰“竹字象形”。

  竹为人称道推崇,究其缘由,一方面因为竹这种自然植物渗透进了中华文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身负有实物、审美和药用食用综合价值;另一方面则源自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品格理想的内涵。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中国文明就是竹子文明”。

  《诗经·卫风·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以绿竹起兴,用竹的挺拔、清秀、俊朗、翠绿的风姿来赞美男性高风亮节、虚怀若谷。这一意象不仅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也奠定了中国正统文化对高雅男性的审美模式,即士大夫的君子形象。后来,唐刘禹锡《庭竹》里亦承此风,“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写出了竹的君子格调与情韵。

  唐朝诗人宋之问在《绿竹引》中写“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婵娟,历来用来形容美人,修竹与之同色,那宋之问在的竹里有了颜如玉。

  到魏晋时,“竹林七贤”则成就了竹在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竹林是中国文学中推崇的高逸淡雅、自然灵动之美。

  李白写“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将竹引入了诗意栖居之境,如今成都还有一家“竹溪月茶楼”,应出自此典故。与诗仙李白老死不相往来的诗佛王维在《竹里馆》把竹居引入了园林概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的一处竹景,还有"斤竹岭"等竹景。不仅写出了竹居的闲情逸趣,奠定了竹的园林文化的根基。

  诗圣杜甫也喜欢竹。“安史之乱”让杜甫流落到蜀中。在王十五表弟和友人的支助下建设草堂,草堂在浣花溪畔落成时,欲养花植树却又苦于囊中羞涩。当时杜甫已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他自了然诗作的价值,便用独特的方式,以诗作换取树苗和草木。为了能在草堂种上竹子,他写诗《从韦二明府处觅绵竹》向做过绵竹县令的韦续索取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现今的草堂,依然绿竹漪漪。

  宋朝苏轼是画竹的艺术大师,其三子苏过木石竹三绝,画竹是一把好手,“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解与竹传神”,小坡即指苏过。更有好友文与可,喜竹、养竹亦画竹,可见人是有圈子的。文与可在任洋州太守的时候,洋州城北有一片茂盛的竹林。观竹、画竹,品尝竹笋,尽兴时,景到意随,脱口而出“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绿先生”。文与可在长久养竹、观竹与画竹生涯中,与竹朝夕相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中参悟了画竹的真谛:画竹者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这即是成语胸有成竹的由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陈寅恪先生曾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唐审美偏向华丽,宋朝的美学偏向平淡,心中有山水,追求生命的意义,竹的“逸气”对宋朝士大夫的审美倾向有深远的影响,追求笔墨意趣,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人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

  竹文化经久不衰。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竹的喜爱到了痴迷的境界。郑板桥不仅擅长画竹,在画上题的咏竹诗也风骚独具,其《竹石》写出了三两枝瘦劲竹,从石缝中挺然而立后,坚韧不拔的气节。《墨子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写这首诗的时候,郑板桥正任潍县知县。疏枝三两竹叶若干,一首简洁的白描诗题,蕴藏着郑板桥深邃的思虑和对黎民百姓的关切之情。竹是郑板桥一生的写照,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曾作画并自题诗:“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借竹子咏志,不愿为官,从此去过渔隐生活的平静心态。

  竹可谓传统文人的“理想国度”,《水浒传》里宋江填一阙《满江红·喜遇重山》“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质本洁来还洁去,大观园也只有竹高逸秀美的秉性能做黛玉活动的布景。在搬进大观园之前,各自挑选住处时,宝玉和黛玉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潇湘馆的“千百竿翠竹”。曹公《红楼梦》里借宝玉之手写过竹,搬进大观园后,宝玉其中一首即事诗《冬夜即事》写:“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因而宝玉和黛玉吟诵竹子“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并非偶然。连贾政带来的一群清客在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都不由得众口称道:“好个所在!”

  竹,上可以入诗入画,怡情悦性;中可作盘中珍馐,饱人口腹;下可为帘席轿椅,利居家出行。《红楼梦》里处处可见竹的身影,一部《红楼梦》把竹的“神存在”展示得淋漓尽致。

  近代名画家吴昌硕画竹不拘一格,画得大气、洒脱、飘逸随性。潘天寿也画竹,他的兰竹图淡到无言自可人。

  国民革命时期的先驱方志敏一生对竹也情有独钟,钟情到“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连他的儿女的名也是以松竹梅兰所命。他在革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史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足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伍

  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的今天,竹依然没退出历史舞台。万丈高楼平地起,当下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即是用竹子搭建的。

  竹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竹的外形飘逸挺拔及代表的文化符号众所周知,但竹家族也有鲜为人知的秉性。常见的竹,指生长在地面的竹竿,那只是竹的一部分,埋在地下的竹鞭有一个更微庞大的体系。竹笋家族成员之间比人类亲和融洽得多,瘦弱一些没能长出地面的笋芽要么吸取养分继续生长,也可能停止萌发。停止萌发的笋芽有一个特别的名称“退笋”,顾名思义,会自觉将养分退还给竹鞭,供给出土的竹笋兄弟姊妹,自身却因养分退尽而枯萎。每每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那种牺牲自我,成全同类的精神,是令人震撼的,甚至有些悲壮。

  竹笋的生长速度极迅速,“一雷满山笋,一夜长七寸”毫不夸张。人们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发展速度之快。竹笋快速成林必然要吸取和消耗大量的养分,因而吸取养分近乎掠夺性的。独木不成林,竹却能独居成林,鲜有其他大型植物与之间隔而生,但竹叶会滋养一些弱小的生物,如竹荪、春兰、药百合和蕨类植物。

  竹家族对内融洽,对外则一致排他。对于“内卷”一词用滥的国度,竹身上的这些品格是否令国人汗颜?

 

经典杂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