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天下第十八福地之三绝碑

时间:2024-01-15    来源:馨文居    作者:三米月光  阅读:

  湖南郴州有两个别名。一个是“林城”,一个是“福城”。“林城”来自于“郴”,“郴”乃林邑之城。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苍林,他的哥哥就是造字的苍颉。苍林在今郴州一带建立了苍林部。后世人们为了纪念苍林,就把苍林部称为“郴”。“郴”与“林”相通也,于是有了“林城”之别名。“福城”亦即“福地”,“福地” 一词最早来自于唐代名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说》,书中将天下的名山大川归为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因为苏耽在苏仙岭为民祈福而得道成仙的传说,苏仙岭也被收入书中,在72福地中排名十八。非常奇特的是,郴州作为道教意义上的“福地”,也与佛教文化的影响有关。郴属楚地,道风在先,佛神在后,形成自然。而后来,佛神威力日渐强大,居然取代道仙成为郴民祈福的主要对象。纵观天下,道佛共存于一岭,实为罕见。既为百家争鸣之题材,又似乎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命题。

  郴州自古多名山亦多仙。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苏仙岭排仙山之首。除了苏仙的传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三绝碑”。中国古代有十大著名的“三绝碑”,而郴州苏仙岭的“三绝碑”位于十大之首。提到三绝碑,郴州人民十分感谢伟人毛主席。当年毛主席来南方视察,在专列上专门接见了时任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毛主席专门谈到了苏仙岭“三绝碑” :这块碑很有价值,是我们国家文学艺术的瑰宝,要好好地予以保护(大意)。回郴后,陈洪新同志立即落实“三绝碑”的寻找工作,终于在苏仙岭的一片荆棘中找到了“三绝碑”:所幸尚存完好。为此,湖南省人民政府特地拔款2万元修公路一条,建护碑亭一座,并在崖石上重拓了原迹。从此,郴州苏仙岭三绝碑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吸引了无数平民百姓与文人骚客,同时还吸引了大政治家如陶铸、李鹏,排坛传奇人物袁伟民先生也是常客。

  苏仙岭山脚下便是郴江。元朝之前江上无桥,全靠舟渡。于是便有了古码头与古渡街(原东门口至河边)。古渡街上官署、驿站、牌坊和旅舍众多,十分热闹。当年秦观贬谪到郴便住在该街上的“郴州旅舍”。秦观悲命运之不平,借景抒怀,发泄幽怨,写下了千古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此词深得苏东坡喜爱,将“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扇子上,天天呤咏。秦少游死后,苏东坡万分悲伤,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郴州人民为了纪念秦少游,将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1963年6月,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来郴视察览“三绝碑”后,押秦词原韵填词一首《踏莎行》。陶铸同志的词一扫秦词幽怨哀悲之情,高扬了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世界的时代旋律。陶铸之词现在也被刻在石上,令三绝碑景点更加声名大振。

  今春我重登苏仙岭,重赏三绝碑。我放眼四望,见岭上处处绿树环绕,春意盎然。我不禁想起200 8年冰灾过后,有人断言没有20年的光景造就不了新的万木葱茏。但郴州人不信邪,敢奋斗,仅十年便让“林城”重焕光彩,让“福地”有了最适宜居住城市的崭新名片。

经典杂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