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胆大妄为是18岁的人最为严重的问题,我的经验恰好相反。我发现,过分的羞怯和深深的自卑感,才是中国人在20岁之前的真正问题。
自卑者总是能不停地找出优胜者的优胜之处,然后拿它们同自己的薄弱环节相比。于是,站在球场上看到别人动作灵活,我们便为自己笨得像牛而黯然神伤。比起优等生,我们总是记不住乱七八糟的定理,在不算复杂的逻辑演绎中,我们感到头晕目胀。可是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你也有长处”?且不说我们各自都有两出拿手好戏,就是我们的自卑性格本身不是也可以变成长处吗?内向的人,听的比说的多,易于积累。敏感的神经易于观察,长期的静思使得我们情感细腻。而温和的性情,极得人缘。这一切不是很适合我们置身于幕僚顾问或者作家的位置上吗?罗斯福在短促无备的小冲突中,常常张口结舌,尴尬万分,他却能力挽狂澜。萨特也是个数学上的笨蛋,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且堂而皇之地加以拒绝。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当我们发现别人也有各自的隐痛时,自己被自卑折磨的程度似乎会轻一些。特别是当我们读大人物的传记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他们在青年时代曾有过和我们类似的自卑感。我们顿感欣慰,觉得自己还有救。
高中生尹告诉我,无论在车站等车,还是走进教室,他总是觉得有许多人在盯着他,挑剔他。为此,他处处不自在,坐卧不安,站立不稳,走路时也不自然。淹没在这种情绪中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这是自卑青年的共同特征。如果无力改变穿戴陈旧的不合体的服饰,留自己不喜欢的发型,我们就会怀疑别人在嘲笑自己土气。如果认为自己不漂亮,驼背,脖子长或腿短,也会感到周围的人把自己当成了怪物。实际上,这些幻觉就像早发性痴呆症一样,不难破除。如果我们提醒自己:“不必太在意。”我们就会像一般人一样,恢复常态。如果我们的理智更进一步,告诉自己说:“没人注意你!”我们便会更加轻松。事实也是如此。人们的目力通常是落在最美或最丑的事情上的,最容易忽略一般化的人和事。我们没有穿绫罗绸缎,也没有麻布加身,既不是美人,也不是丑八怪,没有过于吸引人的东西。至于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会知道。此外,我们可以多交些朋友,与他们往来,或者坚持几种高强度的竞技锻炼,最终会连根儿拔去那些怕人知道的心病。
自卑者全部是信心不足,一旦遇到挫折,情绪会更加低落。我们常常羞于放声开口,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开会上课时,不敢坐在前排,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行动自如。就连敲别人门的时候,也惴惴不安。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会让我们想上很长时间。如果我们不想与公众生活脱节,我们就该催促自己说:“不妨试试看!”还是不必太在意,而且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把每一件事缓缓地做完,并适当地把旁观者当成傻瓜。如此坚持做完一两件事,我们就会发现,招摇过市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关键的是,一定要让自己明白:“错了没关系。”如果强求完美,情况会很糟。放弃尽善尽美的标尺,我们反而会得心应手。
温馨启迪
本文分析了自卑的成因和危害,提出了解决自卑的办法。立论明确,以理论论述为主,语言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