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据考证,元代就已有专门的弹匠。时至今日,弹棉花依然是一门重要的手艺。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有所不同而已。
陈炳雷,双港镇陈家塘村人,十几岁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也算是该行业的老师傅了。
父亲陈承发弹棉花弹了六十多年,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师傅。人们有被子总是留着他弹,尤其是下半年女儿出嫁,陪嫁的被子七八幅,非陈师傅弹不可。陈师傅弹的被子好到什么程度呢?四十年五十年以后,棉絮拿出来,还是紧紧凑凑的一整块,从不会发生中间棉絮与棉絮互相分离的现象。所以,陈师傅每弹一幅被子,即可使用好几代人。那时弹被子是上门上户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在东家亲自关注下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陈师傅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他得了一些职业病:背越来越驼,那是背上扛了一辈子弓的原因。经常咳嗽,那是呼吸了太多的灰尘。
陈炳雷师傅子承父业,接过父亲手上的工具,成为弹花界的新人。在父亲口传心授的严厉管教之下,他很快就熟悉了弹棉花的每一道工序。因为年轻力壮,做起事来更是得心应手,父亲年老体衰,最终退到了幕后。
借着父亲的好口碑,加上他自己的聪明勤奋,很快得到了四乡八寨老乡们的认可。大家感叹承发老师傅后继有人了。
与父亲不同的是,陈炳雷师傅自己开了一家棉絮加工厂,购买了一些机器设备,渐渐完成了弹花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传统的弹花业,师傅背上一张弓,手上一个木锤,加上一个大压盘,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家伙”。那张弓约一米七长,有一根牛筋弦,两头用牛皮包着,师傅一手拿弓,一手拿锤,弓弦贴近棉皮,木锤敲打弓弦,嘡嘡嘡,嘡嘡嘡……那声音极有节奏感,好像一支悠扬的舞曲。虽是牛筋弹奏,却带有金属的清脆。老远就可以听到,这声音持续不断,虽是简单,却让人兴奋,有一种想跳舞的冲动。这不仅让人想到,有些艺术也隐藏在劳动之中。比如打铁,大锤小锤,错落有致,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现代有人就根据弹棉花的节奏编写了一支美妙欢快的旋律。听的人感觉劳动的过程这么美妙,但弹棉花的人背上扛着十几斤重的弓,手上握着两三斤的木锤,一天十几个小时就这样重复运动,时间久了,难免腰背酸痛,手臂酸软,头晕眼花。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方能适应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也许有人会问,棉花为什么要弹呢?直接铺开做成被子不行吗?当然不行。棉花机出棉籽后,变成了棉皮,对于师傅来说,棉皮还是“生”的,必须弹“熟”,棉皮弹“熟”后,它变得蓬蓬松松,雪白锃亮,手感柔和,好像天上飘下的一朵白云,轻轻一吹,又好像水上推过一层波浪。棉皮上下两边都要弹“熟”,再摊开摊匀,整个案板上的棉絮满满的一堆,轻盈飘逸,好像风一吹就会飘走似的。师傅稍微按压,即在棉絮上横直织上棉线。棉线织好以后,师傅就用大压盘在上面反复揉搓。
压盘由于常年使用,底部已变得十分光滑,好像抹了一层蜜蜡。它一般由梓树做成,重约二三十斤,以这般重物,压在这般柔软的地方,真的是“以刚克柔”,它也是极其考验师傅体力的活。在冬天反复揉搓之,全身一下子变得燥热,需要脱衣御甲上阵。
经过师傅的反复揉搓,棉絮渐渐变薄,已成一幅被子的样子。至此,一幅被子算是大功告成,可以交到东家手上了。
弹棉花看似简单,实质上非常耗费体力。棉皮在弹的时候,整个屋子到处都是灰尘,如果不戴口罩,几乎无法呼吸。大多数弹匠因吸入太多灰尘而到了晚年就会咳喘不已。腰背上扛着那把弓,又使腰椎受损,有些师傅到了晚年背弯得很厉害。这两样职业病,陈炳雷师傅的父亲都有了。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几乎很少有年轻人再从事这个职业了。现在还在做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弹棉花这门古老的职业也增加了新的技术成分:人们直接用电动机使棉皮变“熟”,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揉压棉絮也用上了机器,师傅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了解放。工作效率也飞速提高了。原来一天可以做一两幅被子,现在一天可以做十几幅被子。机械化代替了传统手工,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有的人还是非常怀念以前的纯手工制作的被子,这种揉入了师傅无数精力和汗水的被子好像有了灵性,放在身上感觉就是不一样。
由于乡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乡村日益空心化,人口越来越少的乡村,生意越来越差。和许多手工业者一样,陈炳雷师傅不得不到城市另谋出路。放弃了几十年的老手艺,这使他感到很是失落。如今漂泊在异乡谋生活的陈师傳,常常怀念以前在家乡做手艺的日子,他想:待我年过花甲,我当回乡继续做个弹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