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在吉林白城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
在学校的院子里,生长着两棵树,一株是白杨,长得高大笔直;另一株是榆树,长得矮小弯曲。
有一次,我给学生们上思想品德课,碰巧主题叫做“长大我要做栋梁”,我忽然想到,可以用院子里那两棵树作为活教材来启发孩子们。
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指着那棵白杨树对他们说:“长大做栋梁,就是要像这棵白杨树一样,高大笔直,成为有用之材。”我又指了指那棵榆树说:“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像这棵榆树,矮小弯曲没出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应我:“我们要做白杨树,长大成材做栋梁。”
当孩子们喊完后,站在第一排的一个孩子突然举手喊道:“老师,我不想学白杨树成为栋梁,我要做那棵弯曲的榆树!”这一不谐之音立刻引起一片哄笑,也令我惊愕不已。我很奇怪,这个平日里聪明好学的孩子,此时怎么会说出这样不上进的话呢?
小树不修长不直,孩子的人生观要从小培养。下课后,我遣散了其他学生,把那个另类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我怒气冲冲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学做杨树,偏得做榆树?”孩子看到我生气,吓得哭了。他含着眼泪嚅嗫着说:“弯曲的榆树不成材,可以做一个拐杖!”“做拐杖有什么用呢?”我缓了缓语气问他。“我妈妈得了半身不遂,走路老跌倒。我要是拐杖,就可以扶着她不会让她再摔倒了。”孩子说。
那一刻,我的怒气烟消云散,并对这个没有远大志向的孩子肃然起敬。
温馨启迪
不做栋梁做拐棍,不求上进的表象下面隐藏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这样的爱令人动容。叙事简洁,运用悬念,意趣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