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一个不寻常的女人(二)

时间:2024-09-03    来源:馨文居    作者:哈哈  阅读:

  二、不寻常的进城选择

  1993年邓小平前辈“南巡”讲话后,老河口的乡镇经济也全面复苏起来了。也就在这一年,怀着“跳农门”心态,邓秀清像不少农家姑娘一样,被老河口市染织厂招为职工,负责检验、修织工作。尽管,企业生产环境不是很理想,灰尘大、噪声大,待遇低,最高时刻工资才领到每月300元,多半在200左右徘徊。四年间,邓秀清几乎次次下班鼻子里都是灰尘,连吐吐沫都是灰色的。然而,对于一个始终羡慕城内上班人的邓秀清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那时候,厂里知心大妈们见这位大胆、善良、机灵,又从事过村妇女主任工作的姑娘,就主动撮合她与北京路饭店职工转业军人陈卫相识。婚后,夫妻的生活也是异常的艰辛,一家人收入不到每月600元,人情往来都顾不住,厂里还时不时用床单抵扣工资。带着梦想进城的秀清大姐,从没埋怨社会的不公,而是骑着自行车跑五十里土路到丹江口摆地摊出售床单换点现金,数次难开张饿着肚子又往回骑,硬是咬住牙关熬到1998生小孩为止。老实憨厚的丈夫实在看不下去与其他职工一起到广东东莞务工。她怀着身孕,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以及患上世界绝症肌无力瘫痪在床的小叔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是小事,家里开支接不住才是个难以解决的大事。岂料,“屋漏偏遇连阴雨”,小孩刚满月,企业都宣布破产了,邓秀清成了下岗女工……

  大致1999年秋天,一向性格开朗的邓秀清变得沉默寡言,心思满腹。思考一段时间后,对公公、婆婆说:“这么着也不是个事,我得出去找个事,家里指望陈卫一个人也撑不住。”就这样,为了养家糊口,邓秀清眼含热泪与满月不久的孩子告别,去投靠广东东莞当保安的丈夫。一年下来,进入东莞塑料制品厂的邓秀清有点“吃不消”了,外企待遇可以,但挣钱犹如玩命“三班倒”改变的作息习惯,让邓秀清彻夜难以入眠,人瘦的变了形,又思念两岁的儿子,心坎里像似针尖扎着一般难受,如何兼顾家庭与事业正要琢磨这问题时,机遇竟然光临这位坎坷的女性身上,让她改变了一生曲折命运。

  三、不寻常的从艺经历

  无巧不成书。丈夫战友王建华来家里唠嗑,谈及他未来梦想在京城开一家理疗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经过攀谈,邓秀清了解到河南籍的王建华已经自学多年理疗技术书籍,而且在河南郑州市还有专门的理疗培训学校,这个行当在河南很走火。当即,决定去郑州学习理疗技术,计划学成返回老河口一边照顾孩子、老人,一边给瘫痪的小叔子治疗,以减轻家庭负担。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然而出人意料,丈夫陈卫极力反对,认为:“服务业是一种不受人尊重的职业,宁可饿死也不支持妻子去学这门手艺。”这时候,邓秀清用上村妇女主任做思想工作的艺术功夫,硬是说动这位用传统排斥眼光看待理疗业的丈夫,一个人在郑州学习按摩、推背、刮痧、电疗、火疗、修脚等理疗技术,三个月后返回老河口。最初,也没想过开店,仅仅出于照顾家庭需要,一次次运用理疗技术在手艺在实践中得到飞速的升化。后来,在老河口市师范附小接送小孩中,发现不少学生家长不是腰痛,都是肩周炎等,富有爱心的邓秀清竟然分文不取,上门服务,帮助这些家长们解除疾病带来的伤痛,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家长们纷纷上门求助邓秀清给理疗,时间久了。大家伙也感到这种干法,对不住秀清,纷纷鼓励她说:“秀清:干脆开个门店,我们也可以给您点报酬,还方便我们如何?”受到大家的感染,邓秀清在秋风路工行附近120元每月租个小门店,支起两个床铺,一个月下来竟然毛收入900元,一下子惊呆了。要知道在老河口当时,就是国企职工都未必一个月挣到900元。而且邓秀清还是白天营业,晚上照顾孩子与老人、病号小叔子。

不寻常的女人

青葱岁月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