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税务部门进行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合并,庙少僧多,原来的中层干部远远超出编制,必须精简一批科级干部,谁留谁去成为难题。无奈,新任局长想出一个办法:通过演讲竞聘上岗。针对各个科室的工作任务,谁的办法多,领导能力强,由一般干部、中层干部代表和局领导班子组成的评审组评议决定。而参加竞聘演讲的首要条件是要在本科室取得半数以上人的推荐票,如果这第一关过不了,演讲就没份儿,当科长就没戏了。
这一招着实厉害,使得原本平静的税务局大院像开了锅一样。这几天,串岗的,闲聊的,互相之间套近乎的像走马灯,原任科长见了“当兵的”也变得格外客气起来,下班的时候,你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不是往自己家里奔,而是朝饭店里钻。谁掏钱买单,不说自明。
二科的马科长这几天却格外的安静,他既没请人喝酒,也没找人闲聊,而是继续着他手中的工作。
马科长叫马振坤,今年34岁,长得人高马大,说话声音似钟,三年前依靠同学在地税局当干部科科长的关系,从部队转业到地税局二科当了办事员。儿子小虎今年10岁,和干部科长11岁的儿子石头在一个班上小学四年级,两家关系非常密切。不过,马振坤并没有因为同学的这层关系产生优越感,而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办事严肃认真,深得大家好评,次年初即被任命为副科长,第三年就把“副”字甩掉了。任科长后,他更加勤奋,把二科带出个全市地税系统先进科室。他手里掌握着对经营户的收税大权,但从不乱用这个权力,不讲情面,不开后门。一次本局秦副局长替一个经营户说情,让马振坤给这个经营户减免税费,被马振坤婉言拒绝。还有一次,一个经营户偷税被马振坤做出罚款处理,那家老板找到了马振坤的同学,干部科长觉得凭自己和马振坤的关系,这件事肯定能摆平,没想到还是被马振坤给拒绝了。
事后,有人告诫马振坤:“不看僧面看佛面,局长,科长的招呼都不听,早晚要吃亏的。”
马振坤却满不在乎,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让我干这个科长,我就应该对这个职位负责。”
人们无言答对。
马振坤很自信,他觉得论工作,论能力,论功绩,他这个科长还是称职的,用不着乞求别人,去拉选票。
但测评的结果令他吃惊。测评的第二天,一把手陈局长把马振坤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告诉他,全科11个人,他只得了1票。
马振坤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测评竟是这样的结果。他只觉得眼发黑,腿发软,脑子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他是怎么走出局长办公室,又是怎么走回自己家的,他全然不知。
马振坤没能闯出第一关,当然也没有参加竞聘演讲,科长当然也与他无缘。
同科的人也都懵了,平时他们和马振坤都是铁哥们,干什么工作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在关键时刻,竟只有一个人投了马振坤的赞成票,人心难测呀。
议论归议论,惋惜归惋惜,税务局的机构改革并没因马振坤的落聘而停止,新任科长、副科长在十天内就全部就位,马振坤被“照顾”到税务局的对口扶贫单位——一个远离县城的偏僻农村做扶贫工作。
但马振坤毕竟是马振坤,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第二天就赶到了扶贫村。他深入农户,倾听百姓声音,踏遍田间地头,研究土地结构,很快找到了适合本地土壤生产条件的致富项目:种药材。年底决算,农民的收入翻了两倍还多,税务局被市政府授予“扶贫先进单位”称号。陈局长高兴地拍着马振坤的肩膀连声夸奖:“干得好,干得好!我没看错人。”
有一天,马振坤从扶贫村回家,正津津有味地看新闻联播,儿子哭丧着脸走了进来,他对马振坤说:“爸爸,知道你为什么测评只得一票吗?都是小石头搞的鬼。刚才在放学的路上,石头自豪地对我说,那一天他去爸爸的办公室去玩,他爸爸不在屋,他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叠干部测评表,你的是11张推荐票,他随手拿起铅笔擦掉了其中的一个1字。他说他是闹着玩哩….”
听了儿子的话,马振坤觉得浑身的热血直往上冲,胸闷得喘不过气来。突然,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马振坤有生以来第一次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