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浅析《乡土中国》的语言风格——《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1-21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余文萱  阅读:

  当我们阅读《乡土中国》,就能感觉到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交汇点:一面是连接乡土的、充溢着东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古老中国;另一面是我们的视野和思维被费先生引导着,不断跨过大陆大洋与欧洲社会进行比较和探究。这种感受与费老的灵活生动的语言运用密不可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便是其通俗形象又不乏幽默诙谐的文字。在“乡土本色”中,作者将地里过剩人口的宣泄出外,喻为“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让我们想象到了那种生活:可能淘汰,可能发迹。从而证明了其观点: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还有一个巧妙的比喻,在“差序格局”中,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浪。读到这里,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如何也能找到这样贴切的比喻?费老然后得出结论:乡土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其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和以地缘为纽带的其他社会关系。比喻不可谓不精妙。

  其次,便是对比的运用。从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十分擅长用对比指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再抛出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如,“系维着私人道德”中耶稣与孔子的对比:耶稣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而孔子说“以直抱怨,以德报德”,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私”的根本原因是由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决定的。再比如,“文字下乡”中,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对比: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蚂蚱捉不过乡下孩子。从而提出问题:乡下孩子真的“愚”吗?这让我思考良久……

  最后,就是费老严谨的用词。在文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约”“除了”这几个词,例如: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单位。还有“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来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中的“大体上”。这些都能看出费老斟酌字词,力求精准地语句表达。

  费老基于对乡土中国的深刻理解,使用精妙的语言进行叙述。从整体看,《乡土中国》的语言可谓别具一格:质朴、自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通俗、形象,不乏幽默诙谐之笔;严谨、缜密,呈现思路措辞之思。通过《乡土中国》,我们都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在文中成长。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