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的流逝,我有时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财富也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苦恼却有增无减、快乐却越来越少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过去,我曾经用年龄的增长和考虑问题的多少来解释这个问题,认为是一个人年龄小,思想简单,考虑的问题少,所以常常快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的问题多了,思想也变得复杂了,所以常常会烦恼。然而,我又发现,快乐和烦恼与年龄和思考问题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如果不是,我们将解释不了小孩也有烦恼的时候,而大人也有快乐的时候。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我们有些人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财富不断增加时,苦恼有增无减、快乐越来越少呢?最近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幸福的方法》一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他被哈佛学生评为人生导师、最受欢迎讲授者。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创造了哈佛开课史上的奇迹——打破了一直以来经济学原理课程最受欢迎的传统。当学生们听了他的课后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脚步!
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作者指出,当基本的吃住、医疗和教育等物质条件没有满足时,用财富的不足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容易的,但是当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之后,如果用财富的增加来解释更加幸福那就错了。因为当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之后,财富对于提升幸福感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换句话说,财富只对那些缺少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提升幸福感有显著的意义;而对那些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来说,意义并不是太大。他的说法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财富增加了,而快乐没有增加,甚至快乐反而减少了的社会普遍现象。或者说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钱少的人,反而比有些钱多的人生活得幸福。
根据书上的阐述,人生具有四种不同的模式: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而这四种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关注程度。
“忙碌奔波型”的人,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尽管他们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并不快乐,但他们总在期盼实现目标时的成功感。“享乐主义型”基本上是与前者对立的,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而“虚无主义型”的人比较可悲,他们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yu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这种人只活在过去,被过去的事情深深影响着,跳不出阴影。而“幸福型”的人生是我们正在探讨的,眼前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也就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即使有些痛苦或损失,但总体是积极的、快乐的。
我想起了《宏观经济学题库》的一道问答题:“假定有两位老妇人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位老太说,我积蓄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大房子,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她们二位谁聪明些,各人会有各人的回答,但这两位老妇人,前者应该属于“忙碌奔波型”的人,后者当属“享乐主义型”的人。我认为,在非特殊的形势下,这两种人,都不是理想的人生模式;而“虚无主义型”的人,无疑是“比较可悲”的!“幸福型”的人生,是我们应该探讨和努力争取的!
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应该在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事情上、生活方式里能感受到它带给自己幸福感的。换个方式来说,快乐代表着当前的利益,意义代表着未来的利益,而幸福则是能兼收当前的和未来的利益的一个人生状态。快乐是不能长时间维持的,只是一个短暂的情绪,如果在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的过程中也同时感觉快乐,那才会有真正的幸福。而在这过程中,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痛苦是获得真正幸福时可能经历的小插曲,否则,完全没有挑战,人生将无欲无求。
幸福应该是人生整个阶段的一个状态,而不是偶尔的一阵感觉。获得幸福的“感觉”不难,但要追求“更幸福”,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书上所说的,人应该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最基本的。仔细观察一天之中,哪些时间段、做着哪些事情是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当中又有多少是自己感觉有意义有价值的。针对这些作出适当的调整,久而久之,人就会感觉较以往幸福。
书中讲到,幸福是美好的过程与有意义的目标(并不一定指完美的结果)二者的统一。以学习为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愉悦,无论考试成绩优异与否,那么学习就是幸福的;如果学习过程很痛苦,即使考试成绩优秀,那么学习就不幸福。同样的道理,以工作换取财富来说,如果工作过程轻松美好,有一种成就感,无论最终赚的钱是多是少,那么工作就是幸福的;相反,如果工作过程很痛苦,即使是工作赚了很多的钱,也无法感受到幸福。当然,过程的美好只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一个人吸毒的过程无论再怎么美好,但是因为缺乏有意义的目标,所以吸毒的人并不幸福。
作者在书中说,人生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物质财富,幸福才是人生的至高财富。一个人在获取物质财富时,虽然会感到一种期盼已久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往往稍纵即逝。如果取得财富的过程并不美好,那么在短暂的快乐过后,将很快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即财富的获取无法改变幸福的整体水平。他还说,据研究发现,一个中百万巨奖的人,在一个月之后,或是一个遭遇车祸身体残疾的人,在一年之后,均会恢复到他们以前的幸福水平。
作者还指出,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往往会牺牲过程的美好。例如:有时我们不愿放弃一个比较高薪水而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而不去另行选择一个相对低薪而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作者强调,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取更多的幸福,那么要尽可能多地去做那些过程美好且目标有意义的事情,少做目标具有意义但过程并不那么美好的事情,而不做过程美好且目标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幸福。
“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因此,为了能“更幸福”,我们就必须正视自己的学习、工作、爱情和婚姻。学习中做到孜孜不倦,好学会学乐学,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锲而不舍地实施着,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找准定位的同时,把工作看作使命,让它成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敬业乐业,工作的压力自然就会减少,幸福感才会提升。对于爱情与婚姻,应该相互理解,发现感情的价值,互相培养,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会有很多内在与外来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障碍,有时不是靠读一本书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意,并将本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在生活中,的确可以帮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更加幸福。
无论是带着怎么样的原因和目的看这本书,我觉得,都能从书中学到点东西。尽管这些理论显得有些空洞,但如果真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并用心实践,应该说,每个人都可以更幸福。
我深切感觉到,《幸福的方法》将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在黑夜中行走的人们,它同样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我相信,每个行走在路上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