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阿Q的祖先

时间:2023-11-2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许家祥  阅读:

  阿Q的祖先是谁?鲁迅先生没有说。我不揣冒昧,来个狗尾续貂。在下以为,阿Q的祖先是南宋人,姓“几乎”名“赏”,大名就是——“几乎赏”。

  南宋初年,金国四太子挥师南下,所向披靡。宋高宗赵构一路败逃,金兵跟踪追击,一直打到杭州、越州、明州。赵构乘船逃到海上,金兵入海300里,追之不及而还。在退兵北归途中,又在长江大败阻击的宋军。然而,在经历了彻底的大溃败后,南宋朝廷居然新设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奖项——“几乎赏”。理由是,参战的将领们还是有功劳的,“四太子几乎捉获”。尽管大家都知道“几乎捉获”就等于“没有捉获”,所谓的战功当然也属子虚乌有。可这个“几乎捉获”皇上听了脸上有光,朝臣们听了心里激动,特别是在刚刚经历了狼狈逃窜的噩梦之后,这四个字简直就是一针强心剂,“几乎赏”因此一发再发。

  看此旧闻,再来考证阿Q祖先之事,我高兴地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南宋的“几乎赏”,不就是阿Q的祖先么?换言之,阿Q就是“几乎赏”正宗的传人。阿Q身上流淌着“几乎赏”的血液,细胞里有“几乎赏”的基因。他发扬了“几乎赏”的传统,弘扬了“几乎赏”精神,“几乎赏”是他的“精神胜利法”的理论基础和力量源泉。他与南宋老祖宗一样,经常挨“儿子”的打,而且被打得很惨。但他能同老祖宗一样从失败中找出成绩,始终自我感觉良好,其理由虽然不是“几乎捉获四太子”,却也让人刮目相看:他捉的毛虱几乎比王胡多,他几乎打败了小D,他几乎和吴妈“困觉”,他几乎在城里发大财,他几乎革了赵太爷的命……

  “几乎赏”已成为历史笑柄,阿Q也早已作古。但是,从“几乎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阿Q精神并未失传,在一些地方,既是“国民性”之一,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只见成绩不见问题,甚至把问题当成绩讲。“大跃进”问题成堆,还说是一个指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大讲特讲“形势大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些成绩,又自我感觉良好了,认为我们比别人“阔的多啦”:我们的综合国力几乎排名世界第一,我们的科技实力几乎超过美国,我们的航天技术几乎赶上俄罗斯,我们的男子足球几乎冲出亚洲,我们的北大、清华几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我们的党和政府几乎没有腐败现象……这么多的几乎,足以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陶醉,让我们飘飘然,让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考证,我还发现,无论是阿Q的祖先还是阿Q本人,尽管他们精神状态不错,任何时候都在那里自我陶醉,但由于没有危机意识,不能防患于未然,其“结局”都是悲剧。南宋皇帝赵构逃到东南沿海偏安一隅,在金人面前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阳痿皇帝”;“几乎赏”的传人阿Q经常被人欺侮,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最后稀里糊涂地被押上刑场,不明不白地掉了脑袋。所以考证完了,也没有一个好心情。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还有一个遗憾,由于水平有限,我只考证了阿Q的祖先,没有考证阿Q的传人,也没有考证阿Q传人的“结局”(估计比阿Q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只能卖一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阿Q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