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站在文化阵线前沿用最激烈且诙谐的语言对丑与恶进行口诛笔伐的,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始终高举民族主义大旗,自称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的孔庆东和从反伪科学转向捍卫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号称独立学者的司马南。
容我直言,这两人中,我对司马南心存怀疑,觉得在他的跨界招摇里传递出的应是立场的不坚定,如同一个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政客,而非一个为民族大局利益出发的政治家,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北大醉侠孔庆东在此问题上的表现与之则有着本质区别。在“孔和尚有话说”栏目中,孔庆东经常发表时评,嬉笑怒骂当今世界的各种丑恶现象,始终如一坚守他民族主义的立场。他的无遮掩和出言不逊曾一度遭到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官媒的点名批评,2011年底,南方报系以孔庆东爆粗口为由,发起了一场要求北京大学辞退孔庆东的“逼宫”请愿,只可惜,因孔和尚太擅长与“助纣为虐”和“为虎作伥”的媒体交锋且矛头直指汉奸卖国贼而始终拥有大批支持者,这场闹剧最终以孔庆东的全面胜利告终。
孔庆东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与不良媒体交恶,旗帜鲜明地向公众传递自己的爱国主张,其实是在力所能及地尽一个普通公民对祖国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进入21世纪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源掠夺战很快让南海问题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风向标,换言之,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任何表现都足以向世界各国透露出自己在军事及外交上的实际能力。
遗憾的是,正不遗余力推广孔孟文化思想,主张“和为贵”,力主世界大同的当权者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结果是日本、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弹丸小国争先恐后跳出来,一副恶狗欺主,誓夺南海的架势。
必须承认,中华民族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沧桑之感的普通词汇,还象征着华夏子孙血系、语言、习惯、宗教、精神等综合体系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各民族间也曾有过互相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和剥削,但始终存在着逐步接近、互相依存、友好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并成为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流,而且,这一特质使之积聚具备了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同仇敌忾与之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光荣革命传统。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基于上述原因,不同时期,公民通过声音传递自己对中华民族的拳拳爱国之意,就一点不为怪了。而且,这种声音,在国家民族危机日益凸显之时会变得愈发紧迫和高亢,愤青正是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的。长期以来,中国政坛均系高不可攀的“九重天”,普通百姓向上表达自己诉求显得异常艰难。这种情况,在进入网络时代后似乎得到了一丝缓解,愤青们也像是有了一个便捷有力的发声器,通过互联网展开大规模论战,向外界及时、迅速、准确地传递他们或左或右激进的声音,将中国外交多年来最擅长的“口水战”战术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学以致用”。然而,好景不长,正当他们仍沉浸在对网络“民意直通车”所带来的无限美好的幻想中时,很快又被隔三岔五出台的所谓的“网络规范化”新规给套得牢牢实实,至此,愤青们希图通过网络会战实现文化救国的愿望又在网管同志们毫不留情的删帖声中遭遇重创。
但愤青与汉奸卖国贼毕竟有着天壤之别,任何时候,他们在对国家民族的态度始终保有一个共识,即始终坚持爱中华,始终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始终与社会不良现象作积极的斗争,实现自己“爱国”的目的。尽管有时,他们也会因阅历浅,年轻气盛易冲动等因素马失前蹄,失之偏颇,引来争议。
2012年2月28日,在世行发布会现场,一位自称“独立学者杜建国”的抗议者突然起立,高声喊出了“美国是要用私有化的毒药毁掉中国的经济,中国绝不能重复美国的老路”,在外籍安保将他强行拖出会场之际,他依然大声痛斥华尔街都是骗子。
杜建国在世行发布会上不到一分钟的大声疾呼,令其登时成为万众瞩目的“民族英雄”。
杜发出的声音和表现出来的勇气,让人看到了当代愤青在爱国行动已从单一的网络口水战向实战演练的一次大胆尝试,而不再仅局限于一些人云亦云的官媒所分析的所谓反对“1%”的“占领华尔街”抗议者的简单镜像。
杜建国在2月28日身先士卒的救国尝试显然失败了。当天,未及表达完所有的观点,他就被彪悍的外籍保安态度生硬地拖出会场。那窘迫的场景,相信已深深印刻在所有观者的脑海里。
该场景,飘散出了一股浓重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套已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治国“真传”的异味,而且,该场景还让人直接感受到应该是发自中国高层的一个信号,即但凡有强大美国鬼子的场面,关系国家形象,涉及战争与和平,小民不得擅自发言。虽然,在一个高举和谐大旗,强调“人人平等”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怎么看都是一道煞风景的糗事。
孔庆东、司马南、杜建国三人,无论各自心怀怎样的动机,至少通过他们已经发出的强音,我们完全有理由冠之以书生救国代表人物的光荣称号,毕竟,他们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为更多普通百姓争取参政议政爱国救国的权利。不过,令人沮丧的是,在现阶段,他们所有通过声音来传递诉求的愿望似乎无一例外都在遭到围堵或封杀,这种现象极其不容乐观,它让人不无担心地看到,即使是在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老百姓想要通过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手段真正实现他们救国的目的,其间的路依然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