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郑晓琴:合和

时间:2023-09-10    来源:馨文居    作者:明月峰  阅读:

  四、附文

  走向合 迎向和平

  人类以无序竞争的方式追求发展,总有后人为此买单(历史经验和规律)。这种方式的发展最终给人类带来是灾难,这有可能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有可能是不平等牺牲人的生命过程中该拥有的美好:有可能是战争带来的牺牲等。

  社会精英有引领人类人群的最高责任,真正的发展在现代,通过家庭人口、阶层、贫富的细分,然后细分与人生命需求相关的保障、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各行业需要的前提下,以选择理性、公正、平衡发展。否则人类将重复历史悲剧,或最终因为无序竞争带来生命的苦难不断。这些在现代一般科技就能精准分析出民众的这与生命有关的数据和需求。

  这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与人有关的"正事",有些事可能把人的生命引入灾难。哪怕占有较多资源和资本在以不正当竞争得到大的利益同时,其实是拉大不平衡,甚至引向战争,这是把有些人送进了"坟墓",最后自己也未必获胜。

  物质和地球自然的规律及人口等、是相配的,人为超越、干扰、违背这一规律有时就会是一种无序。无序竞争及物欲带来是人类整体道德的退化和生命的痛苦,人类最终也将因此走向不可持续或灭亡。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放弃无序竞争,走向合、迎向和平,精英们在共同理性的指引下,以共同维护人类能长久在地球生存为责任;以每一代人生命的真正相对公平、安全的活着为责任。放弃虚荣、争强好胜,这样才能使人类更多人免于苦难。

  大家联合起来珍惜自己、也珍惜他人共同的生命,就是和平的世界。

  视他人生命不是生命、违背人间正道,会走向与人的生命相违的分道扬镳。

  社会理性、公平、正义

  栽下的作物在经过自然界晚上"露水"会"立起来",白天虽然浇上足够的水也会"趴下"。

  作物没有夜晚"自然的露水",浇了水不一定能活。众多的人即自然人,如同晚上自然界的露水, 滋养“作物”的生长成活。

  社会文化不适应发展就有可能倒退。但在前进中有些文化不适应现代反而有可能挨打。这时候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理性、公平、正义的文化。否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到一定阶段出现新的问题,甚至传统文化和经济产生的文化形成矛盾冲突,也有可能被其它文化替代、瓦解。

  "合和"将以真正理性、公平、正义不仅在文化具有先进引领性,普遍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思想在行动上的理性、公平、正义下,带来社会中民众向心。社会呈现出品质和力量,推动有效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以人的精神力量引领社会物质发展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靠人的推动并进行改变的,人是第一推动力也是生产力。

  人在有效的社会组织集体激励制度下,能够释放出潜能,并乐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精神力量(以道德为先,社会集体发展为先)推动社会发展。人的能动性在社会组织正确的使用激励机制下,为社会和集体创造了更多财富,在劳动者得到和自己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保障时,剩余更多的财富均分给了其他劳动者。劳动者由于有精神力量者的引领,也释放出个人精神力量,这将呈现一种良性的社会氛围。这些会使人在生命的体验中因人为社会集体做出了哪怕一丝贡献也会深感成就,因为在此场景之下,每一个人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牵扯进了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之中,这是一种以发挥个人能力的精神力量带动社会物质发展,也是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人的高级生命精神体验,也是一种以精神力量推动物质发展的主要方法;这是一种达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通过调动人精神力量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大作为。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因为人的才智的充分发挥是人们从心里信服这个社会所展现的公平,也是一种源头性的激励手段。当然,说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人不能选择他的出身,虽然后天的努力的确可以改变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起跑线的高低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艰辛程度。所以有效社会我们追求尽可能相对的公平,尽可能的公开透明。

  以物质力量为导向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是“手段”、“关系”,这些有时把人拉向了利益、急功近利的深渊,在周围人的利益金钱为主而不是道德为主的氛围追求之下,很多人心态失衡,自己也很可能会陷入这样的价值观中,也钻入了利益残酷斗争之中,有的不惜牺牲道德和生产品质等,似乎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醒着的人反而成为了异类。这往往把道德和社会氛围整体拉向滑波,使个人、家庭、社会陷入更多的问题之中。真正清醒有价值追求的人,在周遭的社会情境和浑浊的氛围中陷入自我怀疑,心生“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的悲观情绪。虽然如此,但依然渴望正直、平和、不是急功近利浮躁的社会氛围。

  人类社会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凝聚成一股绳,创造改变社会并推动物质丰富和经济发展的力量,精神品质必须在先,这种精神是人们看到社会正义和对自己个人的公平。个人在这样环境里自然会团结拥护在集体之中,为社会发展出力就是为个人出力。当个人的团结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理想社会,每一个的人精神焕发出新生力量。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但不是乌托邦,是可以通过倡导、榜样、努力实现的。

  当社会用表面的正义公平掩盖实际的不公平,社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人们是能深切的感受到的。如果以口号式的行为,或“心怀鬼胎”,而不是推行实际的动作,社会的精神必将继续倒退,世界、国家、社会也将是一盘散沙,各人都争抢个人的利益,甚至弃人生命赖以生存的人类地球和自然的环境等核心利益不顾,偏失理性,失去正义,枉顾生命,这将是人类看似进步实则倒退的征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在社会一定历史进程中,当社会曾在普遍道德基础较好的时期,过渡到物质发展时期,初期是会释放出较大的生产发展力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普遍感受到过分的物质追求所带来的精神的危机,又在期待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物质。如果一直不能有一种人们期待精神出现,最后残存的正义之精神和道德将会被瓦解掉,家庭分崩离析,社会自私自利、问题层出,人们普遍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

  那么如何在新时期以精神力量引领社会物质发展?

  一是发挥组织集体作用。精神力量离不开组织集体的培养和推动。建立以人的精神力量引领发展的机制,以博大的胸怀让社会中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真正站上一个个精神力量引领的岗位,并以真正的精神力量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要防止偏离轨道者走向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

  二是让有精神力量的人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神力量是以思想和实际行动带领发展的,因此大胆让他们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这个花园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此释放出社会活力,并通过典型的树立带动社会更多人的进步与正确价值观的构建。

  三是打破人才界限(出身、年龄、学历等)。人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解放、挖掘、发挥人的潜能,才能让人更好释放精神力量,另外人也是通过被组织集体认可,才更勇于担当并迸发能量的。

  四是建立以精神力量带动共同品德发展精神的氛围。打破界限,让群众有参与权,可以选出他们的带头人。真正让各层人员心服口服,自觉提升自身品德,愿意跟随带头人干事。

  五是以精神力量引领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精神引领发展是通过人的品德的力量,会释放出社会空前的动力,这时纯粹以利益为手段的发展将会被淹没。物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精神力量的指引和推动下、可以反过来以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路径作用于精神力量,并塑造尽可能大家满意的社会关系。

  当精神力量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手段,在社会各个岗位将产生生命需求被社会认可的源头动力的激励,对人是一种调动。物质金钱葬送的精神也被带动,整体社会又将重新回到普遍道德较好的状态。而这时社会发展的各项基础会更加扎实,竞争机制也会更加理性。真正使社会通向公平、正义和和谐。

  关于土地公私相结合制

  土地实行公私相结合制(土地为公,整合经营为集体,承包权为农民。多余的土地为公有)。

  这种方式:一是有效的解决农村家庭农业人口公平有饭吃和增加收入的问题;二是解决土地私有化、碎片化、土质管理缺失污染等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集中化问题;三是解决保证国家掌握粮食农田安全稳定,根据农作物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种植调配等问题;四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让农民公平享有田亩生产出的利益,牢固国家和农民家庭共同利益关系,农村人口进退田地分配公平、合理公能把控;五是让基层农村组织真正服务、懂得农业发展;六是有利于国家调配专家人才、大学毕业生补充到现代农村农业的发展中来;七是有利于国家或地方集中宏观规划、调配、保护农村用地;八是释放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集体耕种在农民不愁吃的前提下,劳动力可以参加农村地方或城市工业经济建设中去;九是有利于农村统筹未来工业产业、自然环保、人文文化、乡村旅游、养老、幼托、教育、医疗等;十是托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稳定,也是国家基础的稳定。农民可退可进(退,回农村有资产;进,入城有收入),国家可进可退(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齐头并进发展;退,城市危机国家有农村可调控)。

  建立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分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即是社会的稳定。家庭是真实的日子,而真实的日子离不开收入带给家庭"衣、食、住、行",因此收入决定日子,而家庭真实日子的红火又带来社会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家庭成员的收入等于工作。稳定相对高的工资收入带来稳定的家庭和持续的家庭消费能力。实际社会行业的分工是存在收入较大的差距。

  家庭为岗位的分工,家庭相对公平,社会就会呈现公平。

  实际社会的工资是存在差别的,要求平等工资是一种不可能。市场需求决定着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时间,高收入阶层的物质相对丰富,而低收入阶层又没有消费的能力,于是就形成固化和壁垒。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层、家庭贫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时候国家两头都要顾,一部分富裕阶层的资源要继续帮助维护发展,另一部分贫困阶层又让其就业保稳定,这将会导致社会各种问题出现。整体社会收入可能在提升,但低收入家庭只是维持基本生活,而高收入阶层又拉高社会消费、甚至有的转移走了财富,这些将冲击着社会的稳定。

  建立社会文化一一全社会树立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社会所有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形成尊重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建立工人、农民阶级的真正社会地位。以家庭内部有成员从事普通工作岗位带动家庭其他成员整体国家社会观念,破除等级、身份、金钱、工作高低贵贱为标准的价值观、婚姻观等,真正改变社会那些根深蒂固人的身份壁垒。形成一种因家庭相对公平而改变家庭、和谐人与人间关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精神面貌。

  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分工一一家庭共同成员有人从事有社会资源或收入较高的岗位。其他成员可以先从普通岗位锻炼或工作,当工作人从有资源或高收入岗位退下来,家庭其他成员可参加高收入岗位的工作。这样避免了家庭多名成员同时重复占有社会资源或高收入岗位,造成其他家庭成员减少了机会。这样有利于社会相对公平,以广大社会家庭为单位的收入相对稳定;有利于一直处于高收入家庭内部对社会普通阶层的理解和真正心灵的互通;有利于在高收入岗位的人真正服务普通收入人群;有利于社会通过家庭为单位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流动和稳定;有利于教育、生育、养老、保障、市场流通等;有利于大学生等人才真正的社会普通岗位的锻炼;有利于国家社会真正的繁荣、安定、团结;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文化氛围建立。

  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分工模式,真正建立以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共同力量实现各阶层大容合,大理解、大团结、大合力。

  关于土地公私联合制

  土地实行公私联合制在现阶段顶层可考虑确立土地权为国家所有,经营权由集体所有(按国家战略需要统一布局),承包权由农民所有(按集体统一调配)。这样的顶层设计牢牢的把握了国家"三农现代"需要和发展的主动权,对于土地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农业根据竞争战略发展,农村工业和其它各项发展都自上而下推行,并拥有主动权。一是有效的解决农村家庭农业人口公平有饭吃和增加收入的问题;二是解决土地私有化、碎片化、土质管理缺失污染等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集中化问题;三是解决保证国家掌握粮食农田安全稳定,根据农作物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种植调配等问题;四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让农民公平享有田亩生产出的利益,牢固国家和农民家庭共同利益关系,农村人口进退田地分配公平、合理公能把控;五是让基层农村组织真正服务、懂得农业发展;六是有利于国家调配专家人才、大学毕业生补充到现代农村农业的发展中来;七是有利于国家或地方集中宏观规划、调配、保护农村用地;八是释放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集体耕种在农民不愁吃的前提下,劳动力可以参加农村地方或城市工业经济建设中去;九是有利于农村统筹未来工业产业、自然环保、人文文化、乡村旅游、养老、幼托、教育、医疗等;十是托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稳定,也是国家基础的稳定。农民可退可进(退,回农村有资产;进,入城有收入),国家可进可退(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齐头并进发展;退,城市危机国家有农村可调控。)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