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俗人风雅

时间:2025-02-03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南在南方  阅读:

  程颢有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心地如常,从来不易。万物若手足,信手写来,多是神往之人、之事。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担粪人看见梅树“有一身花矣”,自然是欣喜的,这一句让袁枚惊奇,因觉出了雅意。其实这惊奇大可不必,平常人也有“眼前景致口头语”的能力,只要他有点儿闲心。

  《儒林外史》中写才子杜慎卿游雨花台,坐了半日,日色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的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茶,回来再到雨花台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想来也有意思,两位担粪人都在金陵,钟山风雨,秦淮烟云,自有风韵。平常我们说烟火气也许是热闹,而“六朝烟水气”可能还带有一份闲散,一份说不上来的雅意,是与生俱来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因为金陵,想起“金陵一霸”薛蟠,虽说他纨绔,但也有一派天真的时候。初看《红楼梦》时我半大不小了,看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这一句似是看明白了。这种感觉我也有,县里的剧团来演《刘海戏金蟾》,那胡大姑媚眼一抛,站在后排的我便觉得腿脚一软。

  红楼里的风雅事颇多,我喜欢贾母说的“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那时看到后来薛蟠做生意从南边回来,带回来两箱苏州物产,“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宝钗多分了一些给黛玉,黛玉要去谢宝钗,道:“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当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只是觉得有点儿像去外地,回时总要买点儿当地玩意儿,算不了什么。

  中年之后有一回看这一节,忽然体会到这个粗人的雅意,情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只是要去她的家乡,带些消息,给她安慰。

  有一回看书,说汪曾祺先生临终前跟女儿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一下子就想起家乡的一位屠夫。他整日里与肉食为伍,却又偏偏喜欢喝茶。他是匠人,人家请他自然要泡茶温酒的,酒他喝了,茶无论如何不肯喝一口,只是喝水。他说:“不能糟蹋茶呀!”

  他喝茶时,要换洗了衣裳,坐在一间偏厦里,用瓦罐煮水,这空当儿,他要擂鼓三通,鼓是牛皮鼓,真是咄咄怪事。等水开了便泡茶,茶叶只是一些粗茶,只要是新鲜的就行。他还要用开水烫茶碗,说冷碗对不起茶:“就像你出门很久之后,回家半天还是冰锅冷灶的,是不是会有些委屈?”

  村里人以为他假斯文,他不以为意,坚持了一辈子,临死之前还说:“给我泡一碗今年的春茶。”

  闻弦歌不知雅意,一点儿也不影响他的风雅。有一回看闲书,看唐明皇在春日游园,乐工新制琴曲弹给他听,听琴未毕,就让琴师退下,说:“速召花奴(汝阳王李琎的小名)将羯鼓来,为我解秽。”我觉着屠夫和唐明皇有点儿相似,并且屠夫会自己打鼓。

  有一回听一位江南的朋友讲她年轻时的相亲故事,说对方家里有院落,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对方人也不错,可是她没有看中。媒人一定要她说个所以然,她想来想去,脱口而出:“偌大的院落,怎么就没有栽一丛花呢?”

  想着要是我当年在金陵担粪,会不会去雨花台看落日,去永宁泉喝茶?想得兀自笑了。抬起头,看到一只鸟停在窗台上。隔着玻璃,我们相互打量,我看它不厌,不知它看我厌是不厌?

俗人风雅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