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可是,始终没有机会去走进周庄,周庄一直迷似的索绕在心头,每每只能从梦中体味周庄的白墙、青瓦、里弄水巷。初冬的一天,我终于踏上了探访水乡的旅途,了却梦寐以求的夙愿,去亲身体验那旖旎的水乡风光。
由于是中午到的周庄,游客还不是很多,可以慢慢欣赏周庄的宁静。我破例没有跟着导游走,而是独自一人在周庄各处游逛。北方长大的我,第一次看到江南水乡,不由放满了脚步,心随之灵动起来。水乡的阳光稀疏而温暖,此时的周庄,像一坛陈年老酒,一丝丝在你心底荡开它特有的味道来。踩着青石板路,看着青苔斑驳的墙、木制的门扉与镂空的木窗,清一色的乌檐青瓦,错落有致的酒肆、高挂的大红灯笼……跨过各种形状的石拱桥,真的就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之中。于是2009年初冬的某一天,我注定要在这风景里无酒而醉。
周庄,有着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水养活了周庄,周庄因水而有了灵气”。周庄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润着周庄,水丰富着周庄,水是周庄的灵魂,“水乡小巷多,人家尽枕河”。如果不是这古朴秀雅的明清民居,这一片流水也算平常,如果不是这一片流水的生机无限,那青瓦白墙原也显素淡,在这里,“小桥、流水、人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水多桥便多,周庄的桥,大的、小的,叫不上名字的,数不胜数。双桥、富安桥、太平桥、外婆桥……这些桥或纤秀、或朴拙、或玲珑。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双桥了,双桥,最能体现江南神韵了。清澈的河水在此交汇成十字,石桥也因此联袂而筑。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有如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历400余年而安然无恙。真正使双桥名扬天下的,是旅美画家陈逸飞,当陈逸飞把《故乡的回忆》带到世界,当阿曼德.哈默把这幅画又赠回中国时,周庄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用笑脸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客,而双桥则成了周庄的代言。有人说双桥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友谊之门,这或许是它印入游人脑际心间的缘故吧。杜牧的借问成全了一种酒,张继的无眠成全了一座城,那么可不可以说是陈逸飞的一幅画成就了一个周庄呢。
到周庄,自然不能不看沈厅和张厅。沈厅和张厅是周庄最具规模的古老宅邸。两座明清百年古宅,弥漫着让人迷蒙的古老气息,默默地在向人们诉说着周庄曾经的辉煌。沈厅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元朝中叶的沈万三利用周庄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出海通番贸易水运之便经商,逐步发展成江南巨富。但富商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捉弄,被朱元璋发配云南,流落异乡。“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这是张厅的一副对联。我向四周打量,找寻横批,原来横批就是中间那副画,别具一格,任你想像。
“轿从门前过,船自家中行”。这就是周庄人的生活状况,仿佛东方的威尼斯,也正因如此,她更充满神秘的魅力。小桥流水里,幽栏曲榭中,处处如画,步步是景。游人、画家、摄影家,忙碌着用各自的方式带回“小桥、流水、人家”,珍藏起这份远久而古朴的思念。在这里,每一分钟都是从从容容的,使人那不知绷紧了多少日的神经,在不知不觉中松弛了,仿佛你不是来旅游的,你已经被这墙、这水、这船融合在一起……。
小桥、流水、人家;人家、流水、小桥,周庄之行,匆匆而过,归来后的梦里,尽萦绕着潺潺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