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是个顶好的饰物。在我的记忆里,它总是装点着农家的生活,为劳累、乏味的光阴增添了色彩。
农家最好的日子,莫过于大年。大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闹红火。闹红火最好的演艺,莫过于耍狮子。耍狮子最好的时刻,莫过于舞绣球。之前,锣响了,钹响了,鼓响了,狮子踩着鼓点上场了。可那只是绕场行走,步子是碎的,节奏是匀的,披毛是顺的,虽然也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但每个人的神情都是安详的。突然间,大家欢呼起来,蹦跳起来,那准定是因为绣球跃然出现了。自然,绣球无腿无脚,滚动不出气势。那气势来自人,来自戏剧人物武松。武松手中拿着个大大的绣球,时而腾空跃起,时而躬身曲行。绣球这一舞,狮子顿时亢奋了,随着绣球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蹦跳得披毛蓬奓,上下翻飞。
绣球再登场,是惊蛰过后。憋闷了一冬天的花蕾不待绿叶冒芽,急匆匆竞相爆开。与百花同时亮相的就有绣球,绣球挂在了你我他的胸前。我和小伙伴一个个跑出屋来,欢笑着,蹦跳着,绣球也紧随着上下起舞。我们不像是比谁的绣球最美,倒像是比谁的妈妈手更巧。我的妈妈在田地里作务了一天,晚上顾不上歇息,搜罗出各色花布,裁剪成小片,在如豆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成一个美丽夺目的绣球。我挂着那绣球跑出屋来,总有不少同伴投来艳羡的目光。
绣球博得齐声喝彩,是在宽阔的戏场。戏场原本是静悄悄的,人们看着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目不转睛,鸦雀无声。观众瞅定高楼上的小姐,看她会把手中的绣球抛给何人。楼下的人翘首以待,富的,穷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哪一个都想得到绣球。小姐是在抛绣球,定终身呀!突然,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鼓掌声,是高楼上的小姐刘月娥不嫌贫,不爱富,把绣球抛给了穷困潦倒却才学满腹的吕蒙正。
绣球为何会被赋予吉祥、美好的含义?这得把目光投向春光里的惊蛰。民谚说:“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些虫豸良莠不分,众生忌讳的五毒也夹杂其中。这时节挂绣球不只是为了好看,也是在镇毒虫、辟邪气。相传,帝尧和鹿仙女成亲那会儿,先祖都住在山洞里,因而留下入洞房的传说。住在山洞里,时时都有遭受五毒扰害的可能。如何防这些虫豸的侵袭?艾蒿气味芬芳,帝尧点燃后冒出青烟,以驱赶虫豸。若是离开住地,便包裹着艾叶随身携带,这就是绣球的前身。由简单粗糙,到逐渐精细,进而演变为精美的饰品,成为绣球。所以,熏杀虫豸、护佑平安,是出现绣球的缘起。
绣球之美,可谓美不胜收,若将“绣球”和“太平”相连缀,那更是美上加美,好上加好。“太平”,当然有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含义,它还是一个古老的县名。如今,太平县早已纳入襄汾县的版图,可是自古以来襄汾也好,太平也罢,都是尧都平阳的范畴。很早以前,平阳就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国泰民安的景象,被后世子孙奉为“尧天舜日”。太平绣球,就是尧天舜日的产物。每当看到精美的太平绣球,我就会想起一首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伊耆氏蜡辞》,“伊耆”是帝尧的姓氏,“蜡辞”是祭祀天地的歌谣,寄托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一如太平绣球的美好寓意。缘此,太平绣球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美丽乡村带来了新产业。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一枚小小的绣球,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寄寓着国泰民安、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