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1993年初冬吧,江城武汉。
从资料上看到过关于微格教学的介绍, 知道是几个美国人率先创立的培养培训教师的方法,后来很快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等等。 我国正在全面引进,大力推广。 当时就想,会有正面接触,深入学习的机会吗?
机会不期然地就来了!这不,来到湖北省教育学院, 参加国家教委全国微格教学应用培训班的学习。 主讲人正是微格教学创立者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先生!
六天的学习,使我认识了微格教学。 然而,又岂止是认识了微格教学?
记得第一天听讲下来, 晚上在宿舍便自发地讨论到了深夜。 讨论的内容当然包括对微格教学的基本认识,但主要还是当天讲的提问技能。 爱伦先生从自己的水杯中取出一块儿白色固体(我们绝没有料到是冰块——毕竟是在冬季啊!)问“这是什么?”随后便说:这是低级提问——只有一个答案哪。 接着,他又把冰块在讲桌上拍成了几块儿,问:“怎么能使它溶化得快一些? ”在大家热烈的议论中,爱伦先生时而塞一块儿到嘴里使劲儿嚼,时而握一块儿在掌心使劲儿捂, 时而放一块儿在脚底使劲儿碾……表情动作极具夸张, 临了才说: 这算高级提问——一个问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嘛。 这样深入浅出的教学已是趣味盎然,而他关于课堂上是否提问的见解更是发人深省:学生是未来的公民。 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活动在课堂上。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会让学生形成参与重要活动,发表自己意见的意识与习惯,这是现代社会很重要的公民素质。 如果学生养成不参与重要活动,不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就很难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这样的公民占了大多数,很难说这个社会是现代化的……是夸大其词? 是危言耸听? 是恰中肯綮? 是鞭辟入里? 夜深了,讨论还在继续。
一天上课,爱伦先生告诉大家要做一个游戏,于是,一个女学员被安排在黑板前,爱伦先生称之为“月亮”;一个男学员——双眼是蒙上的——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称之为“火箭”。 在下达“发射”的口令后,要求“火箭”自动到达“月亮”。 在大家轻松的笑声中,“火箭”摸着走道两边的座椅或学员,走到了讲台前。 失去了触摸对象,“火箭”的方向有点把握不住了,每当大方向发生错误时,学员席上便是一阵哄笑,“火箭”随即做出了调整。 最终,“火箭”居然准确地到达了“月亮”的位置——只是“月亮”下意识地躲了一下,“火箭”才功亏一篑。 爱伦先生笑称:月亮不该这么灵活,我们的火箭是非常聪明的,发射是圆满成功的。 欢声笑语之后,爱伦先生款款道来:每个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刚才我们的火箭所展示的这样一种技能——不断调控教学行为的技能,这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技能。 我们的火箭先靠触觉,后靠听觉接受反馈,不断调整线路,最终到达了月亮;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地从学生那里接受反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是啊,教师自顾自地按照事先设定的所谓步骤“完满”地进行着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不是司空见惯吗? 教学,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是技能问题抑或是纯技能问题吗?
爱伦先生要求每个学员必须自己抽空儿利用课余时间和他有一次单独的交流,并称这是他在各国各地教学的习惯做法。 我是和同组一位桂林的老师一起去的,交流结束,那位老师热情地邀爱伦先生去欣赏桂林的山水, 他欣然答应有机会一定去桂林:一来有了微格教学的热心学习者、推广者,二来想看看在中国比较贫困落后的地方微格教学究竟能怎么应用,三嘛也可以顺便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美妙神奇。 没有故作深沉,不见丝毫造作,就是那么自然,就是那么诚恳,我看着眼前这位六十多岁的美国老人,揣摩着他的内心世界,深深地被感动了……
黄鹤楼就在武汉,据说因为有了崔颢的诗,李白也只能罢笔。 去武汉前我就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自讨没趣,结果还是未能幸免:
大江浩荡/不负楚天旷/黄鹤楼头极目望/竟是万千气象
微格鼻祖爱伦/敬业不知六旬/而立未立闻道/自当再造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