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起了雨, 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有雨的日子。 前次游西湖,虽也觉“水光潋滟晴方好”,但挥之不去的却是幻想着“山色空蒙雨亦奇”——会是怎样的奇呢? 这次游西湖真是遇雨了! 骤然间一场大雨,打湿了全身,打湿了一怀的思绪。
雨虽大,湖上应是不会有险的。大约游人游船与大雨久已有着这样的默契。 满满一船人,雨中游西湖。 山色呢? 哦,被厚厚的雨帘隔在了更远处,失去了明朗,增添了迷蒙,原本的鲜红翠绿,早已混沌一片了。 这是东坡先生的西湖吧? 真的就到了苏堤附近。 苏堤是东坡先生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的美丽留存,堤上遍栽桃柳,寄托着人们对先生的无限情意。 透过雨幕中柔柔的桃柳,远处的山色更加写意了——是在抚慰着先生吧,杭州任上的东坡先生胸中有几多块垒呢? 浇溶了吗? 雨越下越大,西湖无语,兀自任大雨击打,溅跃着,算作回应。
西湖瞬间成为了长江, 黄州的东坡先生在大雨中走来了。 雨幕上一行行的字,隐隐约约的,是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一段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任湿漉漉的思绪缭绕, 倒真是害怕雨后便被晾干,晒干:
桃柳映堤掩嵯峨,碧水无语雨跳波。
杭州不与黄州异,人生如梦梦如歌。
归来,题为《骤雨游西湖过苏堤》,示诸友人,自诩读懂了东坡。
一日, 再读东坡先生几句词, 读出了一身的冷汗:对东坡先生,我竟敢言“读懂”! 词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啊! 我呢? 时或喜晴,时或悦雨,时或厌晴,时或烦雨。 读懂? 汗颜!
东坡先生是读懂了人生的, 我愿努力地读懂先生。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西湖,是西子,是先生吗?是至美人生吗?
朗晴的天。 无雨。
思绪却分明被雨打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