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有种种烦恼,这很正常,烦恼是人之常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人烦恼、迷惑的原因是“实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有一个耄耋老人,留着一副花白的胡须,足有一尺多长,人称“美髯公”。老人也以此为自豪,没事的时候经常精心梳理和抚摸自己的胡须。有一天,老人在门口晒太阳,过来一个小孩,歪着脑袋看了一会儿,问道:“老爷爷,您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呢?”老人一时答不上来。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就想起了白天小孩问他的话。他先把胡须放到被子外面,觉得不妥;他又把胡子放到被子里面也觉得不舒服。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须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须放进去,一整夜他都没想出怎么放胡须好,甚至连以前睡觉的时候,胡须到底是怎么放的也弄糊涂了。老人为自己的胡须烦恼不已,病倒了,儿孙们纷纷猜测老人可能是不行了。直到有一天,老人的小女儿从国外归来,给他带回来一副髯托。老人见了髯托,忽然从床上坐起来,说:“哈哈,好了,好了!”从此以后,老人每当吃饭、睡觉的时候,就用髯托把美髯托起来,这样可方便多了,他再也不愁怎么放胡须的问题了。老人鹤发童颜,美髯飘逸,俨然年轻了许多。
其实所谓的烦恼皆有心生,就像老人一样,之前从未想过、在意过自己的胡须睡觉的时候放在什么地方。小孩的疑问让他突然过于关注这个问题,烦恼自然就产生了,自己本来的快乐与祥和也不复存在了。烦恼是一个古怪的东西,你若执著妄想去想,再小的烦恼也会瞬间变大。反之,再大的烦恼,你若视而不见,能及时放下,它也会自动消失。
有一个中年人,年轻时努力奋斗,家庭事业虽然都有了基础,但是却突然觉得生命空虚,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听完他的话,开了四个药方给他,对他说:“你明天9点钟以前一个人到海边去,不要带报纸杂志,不要听广播,到了海边,分别在9点、12点、3点、5点,依序各打开一个药方,你的病就会好的。”那位中年人将信将疑,但早上还是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到了海边,看到晨曦中的大海,心灵为之一震,心情也跟着变得轻松了。9点整,他打开第一个药方,上面写着“谛听”二字。于是他坐下来,倾听风的声音、海浪的声音,他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与大自然的节奏是那么的协调,很久没有这么安静地坐下来听了,他的身心仿佛得到了清洗,突然觉得很舒畅。12点,他打开第二个药方,上面写着“回忆”二字。他开始回想从前:童年时的无忧无虑、青年时的艰辛努力;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关爱,生命的力量与热情又重新被点燃了。
到了下午3点,他打开第三个药方,上面写着“检讨你的动机”。他想起早年创业时,自己怀有远大的理想,为了追求人生的福祉,他热诚地工作。可等到事业有成了,全然忘记了当初的信念,只顾着赚钱,失去了经营事业的快乐,又由于过于自我,也不再关心别人的冷暖。想到这里,他已经有所感悟。
到了黄昏,他打开最后一个药方,上面写着:“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进离海最近的沙滩,写下了他的烦恼,可是一波海浪立即淹没了它们,洗得沙上一片平坦。他愣住了。他顿时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在回家的路上,空虚与彷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再度恢复了生命的热情与活力。
对于烦恼,要把它写在沙滩上,要学会忘却、学会放下。唯有放下外物的纠缠,方有真性情的流露,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呈现生活自然的本色。放下就意味着解脱,放下就意味着心灵得到了大自由。
一个小沙弥,负责清扫寺院的落叶。在秋冬之际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工夫才能清扫完毕,这令小沙弥烦恼不已。这天,一个行脚僧对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沙弥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想摇掉今明两天要凋零的树叶,省得明天再扫了。这一天,小沙弥过得非常开心。可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小沙弥到院子一看,不禁傻了眼: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这时,住持僧走了过来,对小沙弥说:“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只有放下心头的烦恼,才能将每天的工作变成一份快乐的修行!”
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而人生有太多的烦恼,我们可以选择将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选择潇洒地放下它们,给心灵放个假。想忘却人生的不顺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烦恼。能够把自己从痛苦的地狱拯救出来的,绝对不是别人,只有我们自己。虽然烦恼太多,但至少还有选择放下的权利,放下所有让心灵不轻松的东西,最终才能达到一种自在的境界。
放下烦恼,不是消极的遁世,也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一种处世的态度。能放得下是智慧,是认清了生命本质后的释然,也是一种对世界的通透和豁达,是一种对人生的豁然开朗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