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次在超市,我看见一位妈妈劝孩子:“我们不要这个红色的,要那个蓝色的,好吗?”
孩子手上拿着一个红色的玩具。孩子不同意,妈妈一直在劝他。最终,孩子有些不甘心地换成蓝色的玩具,和妈妈走了。
还有一次,在一个商场的服装专柜,我看见一位穿着艳丽的妈妈替女儿挑了几件缀饰繁杂的衣物。那女孩十二三岁,对妈妈的选择颇不情愿——这些衣服的风格显然与她的年龄不符,可那位妈妈坚持认为它们非常好看。女孩去试衣服,出来后表情木讷,不自在地站在镜前,妈妈则在一旁夸赞道:“我选的好看吧!”接着,她兴冲冲地结账去了。
她只看见了衣服——她喜欢的衣服,却没有看见女儿。
我想起儿子乎乎童年时也有若干次这样的经历。我站在自己的审美角度,劝说他放弃他喜欢的东西,接受我的意见。譬如他小学一年级时,有次我带他买鞋,他看中的是一双黄绿拼色的球鞋,可对我这种偏爱灰色调的人来说,黑灰拼色的那双更好看。我试图用自己的审美来影响他,一再告诉他那双黑灰拼色的有多酷。我已记不清当时到底买了什么颜色的鞋,但从乎乎上初中后,他基本上都穿深色的衣物,而且黑色的居多,黑色棒球帽、黑色T恤、黑色棉服……
只是因为他在青春期,所以觉得黑色酷吗?是因为从小就被我否定他的审美,以致他觉得黑色是唯一安全的颜色。
二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谈论母爱的文章,其中提到母亲对孩子的“霸占”——这词多生硬、突兀啊,难道不是因为爱,母亲才更关心孩子,才更想与孩子在一起吗?
可这个词又很发人深省。即使妈妈们以“孩子永远需要更多的爱”为借口,也不能遮挡这份“爱”背后的复杂成分。
事实上,当爱泛滥时就会异化,比如过度干涉孩子的意愿或者过度关注孩子,包括他的言行、情绪、生活起居等。“无微不至”对待幼婴没错,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父母过分的“无微不至”,就会使孩子自我萎缩。
对孩子是这样,对亲人和朋友也是一样,止于建议就好,别去干涉。那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边界感。
我接触并学习心理学后,越来越能看清一厢情愿的“爱”带来的风险。有了孩子后,有些母亲往往会把感情的重心悉数转向孩子,忽略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当这种连接出现问题时,则会把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这样的妈妈给予孩子的“爱”往往是令人窒息的。
一定记得,你也是自己的后天“父母”,你需要给予自己充分的爱与养分,这样才能让你对孩子的爱可持续。有一位心理学家说:“爱满则溢。过度的付出就像透支的信用卡。母亲在照顾孩子时,一定要记得留出时间和爱给自己。”
一个妈妈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健康地爱孩子。她本身是丰足的,便无须强加意志给孩子,无须从孩子的服从以及孩子对她的需求中获得满足;她本身是自信的,便无须通过对孩子的掌控来获得信心。如此,她才会让孩子做自己。
三
乎乎中考后,我们做了一个选择,让他去外地的一所高中读书,这样能为“放手”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他去外地读书后,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包括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周末出行的交通、饮食等都由他自行解决。当然还有购物,衣服、鞋子都按照他的喜好,由他自己购买。
乎乎假期回家后,我在他的行李中发现,他添置的新衣中仍有不少是黑色的,但也有白色的——一件宽松的白色纯棉卫衣,上面印着有设计感的彩色字母,很有青春气息。而且我发现,他已经很久不戴棒球帽了。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他总是棒球帽不离头,哪怕在室内也不肯摘下。这是因为他小学六年级时,有次在我对理发师的“建议”下,他的头发被剪短了一点儿,被一个顽皮的同学嘲笑了,大概给他带来了心理阴影。之后,他让我买了好几顶棒球帽,全是黑色的。那段时间,帽子像长在了他的头上一般,无论天气多热,他都不肯摘下。
从那次后,我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干涉,意识到他应当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型、衣物以及更多。
在他去外地上高中前,有次他开玩笑地和我说,他想买一件粉色的衣服,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说:“可以啊,没问题,你喜欢就行。我就见过一位男士把粉色衬衫和黑色西装搭配得很时尚。”
后来,他没有买粉色的衣服,但我的肯定给了他信心。我希望自己不再是那个挑剔的、把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他的妈妈。
现在,他都自己去发廊剪发,告诉发型师他的想法,不管剪成什么样,我都不给负面评价,购买什么样的衣物也全由他自己决定。他在房间时,我进门前,总要先敲一敲门。
我不再强行向他推销,只是提出一些小建议,当建议被否定后,我也会接受他的决定。我清楚地知道他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审美喜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
那件他带回的白色卫衣就像他走出某种束缚的宣言,像一缕明亮的光,照进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