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熹宗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皇帝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贤执政时,明朝已经面临着关外后金军队的侵扰,努尔哈赤的军队虎视眈眈,却始终打不进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一个人有关系,但这个人不是魏忠贤,而是毛文龙。
在天启二年的时候,毛文龙在偷袭后金的要塞丹东后,便率军撤退到朝鲜湾中的皮岛上,随后他以此为据点,招抚辽东的难民,组建军队。
因为毛文龙的崛起,让后金在地理位置上陷入了一个四面被围困的局面——当时的后金根据地,处在大明帝国、蒙古、朝鲜王朝和毛文龙的四面包围之中,这让努尔哈赤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后金不管往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发展,只要他的军队主力长时间的远离自己的老巢,大明帝国、蒙古、朝鲜王朝和毛文龙这四股势力,都可以趁机去骚扰他的老巢,从而让努尔哈赤顾此失彼,不得不撤退回来。
2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它是建立在这四股势力都拥有野战实力的基础上,但问题是,当时朝鲜王朝和大明帝国的军队,早已经丧失了野战能力,努尔哈赤不去招惹他们俩,他们就已经是念佛烧香了,又哪里去敢主动招惹努尔哈赤呢?
而蒙古军队虽然没有丧失野战能力,但它早已被努尔哈赤揍得狼狈不堪,在这种背景下,蒙古军队就算有心也无力。
所以,很多时候虽然大家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面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往往都不敢相互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盟友被打。
但是,毛文龙的崛起,改变了这一现状。
首先,毛文龙的军队是自己重新组建的,并不是明朝原先的那些腐败军队,他的“新军”具备一定的野战能力。
其次,毛文龙的根据地皮岛,是在海上,而他又拥有一支海军力量,而当时的后金并没有海军力量,贸然出海等于送死,所以毛文龙根本不用担心努尔哈赤的报复。
3
实事求是地说,以毛文龙的实力,和后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如果努尔哈赤只有毛文龙这一个对手,他只要全力剿灭毛文龙,毛文龙恐怕很难有活路。
但是,毛文龙的背后,还有大明帝国、朝鲜王朝和蒙古支持,他们虽然不敢明着支援毛文龙,但却可以在背后不断给毛文龙送人送钱送粮食送武器,这样就算努尔哈赤击败毛文龙,毛文龙也可以很快满血复活。
因为毛文龙的存在,只要努尔哈赤率领军队主力离开大本营后,毛文龙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杀入后金的老巢搞骚扰和打游击,甚至截断努尔哈赤大军的后勤供给。这样一来,努尔哈赤自然无法举行大规模的远征,只能时不时在边境线上活动。
4
正因为如此,在努尔哈赤时代,还有皇太极早期,后金的对外扩张,一直处在一个死局之中,虽然他不断狠揍大明帝国、蒙古和朝鲜王朝,但始终无法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和长时间的远征,更无力巩固已经夺取来的城池,因为他们的后方一直受到毛文龙的威胁。
从天启二年底一直到天启七年,也恰好是魏忠贤执政的这五年,毛文龙一直活跃在努尔哈赤的后方,所以后金始终打不进来。
但是,等到崇祯皇帝继位后,他重用名将袁崇焕主持辽东,袁崇焕上来就将毛文龙杀死。
虽然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有着众多合理的理由,但谁也不可以否认,因为毛文龙的被杀,他的部队直接集体倒向后金,于是,后金终于从四面受困的局面中走了出来,随后开始放开手脚征服蒙古和朝鲜。
而等到后金征服完蒙古和朝鲜后,明朝所谓的宁锦防线,就完全成为一个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