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唐朝、明朝,宦官专权的问题比较严重,其实在北宋统治时期,宦官的权力也比较大,不仅可以干预朝政,甚至还以主将的身份领兵出征。
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宦官甚至改变了宋朝的历史走向,他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违背皇后的旨意,将晋王赵光义推上了皇位。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
宋太祖开宝九年十月十九,皇帝赵匡胤与御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第二天黎明时分,人们发现宋太祖死于万岁殿中。于是,宋皇后派内侍都知王继恩出宫,召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入宫。
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子,宋皇后的意思很明显,她想让皇子赵德芳率先入宫,来继承皇位。
可是宋皇后没有想到,这个宦官王继恩居然违背了她的旨意。
王继恩没有去赵德芳的府邸,而是径直来到了开封府,去召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闻讯后非常惊讶,表示自己要到后堂与家人商议,结果很长时间没有出来。
王继恩非常着急,催促道:“时间拖长了,将会可能给别人创造机会。”
赵光义这才与王继恩冒着雨雪进入宫中。
2
宋皇后听说宦官王继恩回来了,连忙问道:“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答道:“晋王赵光义来了!”
当宋皇后看到赵光义后大惊失色,她意识到皇位的继承人已经发生了变化,只得说道:“我们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所谓“官家”,是北宋时对皇帝的称呼,也就是说宋皇后被迫承认赵光义是皇位的继承人。
赵光义哭着说道:“我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不要担心忧虑。”
第二天,赵光义正式继承皇位,即宋太宗。
不难发现,正是宦官王继恩改变了北宋的历史进程!那么,这个王继恩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3
王继恩是陕州人,他幼年时被张姓人家抚养,取名德钧,在后周时期净身入宫。宋太祖在位时期,王继恩请求认祖归宗,宋太祖予以同意,并赐名继恩。
在北宋初年,王继恩受到了重用,一直做到内侍行首,还率领禁军参与消灭南唐战争,被封为武德使。
宋太宗即位后,王继恩因拥戴之功更是受到重用,多次出任军职,参加与辽国的战争。
四川爆发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宋太宗任命王继恩为主帅,并且给予他很大的权力。
王继恩平定起义后,手握重兵,驻守成都时十分骄纵,每日里花天酒地,出入时,仪仗队会奏响音乐。
4
至道元年,宋太宗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
到了至道三年,宋太宗病重,王继恩又想改变宋朝的历史,他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勾结,打算立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为帝。
一日,宰相吕端入宫探望皇帝病情,这时太宗已危在旦夕,吕端见太宗左右只有宦官王继恩和李皇后,却不见太子赵恒。
宰相吕端担心王继恩会耍花招,急忙回到宰相府,秘密写了一封信,让心腹送给太子,催促他赶快入宫,以防不测。
正在这时,宋太宗驾崩,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诉吕端。
吕端知道有变,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阁中,并派人看守王继恩。
吕端来到万岁殿,以宋太宗的生前意愿为依据和李皇后理论,最后拥立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谋立失败意味着王继恩生命的终结,他被贬官降职,不久后死在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