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明君善听

时间:2024-07-20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刘灿荣  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以“纳谏”闻名的皇帝,不论大小官吏都可直接面呈谏言,甚至较为火辣辣的批评,也都直言不讳。

  最有名的诤臣,首推魏征。有一次,太宗问魏征:“为何历史上的皇帝,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广纳下属的意见,就不会被蒙蔽了。”太宗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太宗正在宫中赏玩一只心爱的鹞鹰,魏征正巧进宫奏事,大老远就瞥见了,他不希望太宗耽于奢侈享乐,便故意拖延奏事时间,还说了一些古代帝王因贪图逸乐而遭至亡国的历史教训。太宗早在魏征进门时,便将鹞鹰藏在怀中,没料到魏征喋喋不休,等他奏完事离去,鹞鹰已经闷死了。

  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魏征总共直言谏上二百余次,有时还在百官之前不留情面地据理力争。有一次,太宗动了气。回宫之后,余怒未消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好在贤德的长孙皇后劝说太宗息怒,才平了这场祸事。

  公元六四三年,魏征病逝。唐太宗很难过,曾流着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明镜了!”

  史上称誉的“贞观之治”,与太宗的开明作风几乎划上等号。也因此,官吏的好坏与办事的得失都逃不过他的耳目。他曾经在屏风上刻录地方官吏的姓名,在姓名之下记录办事的评语,时时考核,以备奖惩。务求达到“官得其人,民去愁怨”的理想治世。

  《资治通鉴》记贞观四年写道:“终岁断死刑者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及五岭,皆外户不闭……”又记一段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自我检讨的话:“我即位以来,不好的地方还是很多,像爱用锦绣珠玉,兴建亭台楼阁。有时行游四方,也造成地方供顿的烦劳,这些都是我的过错……”比之历史上的皇帝,太宗的性格和德行都是可以论排行的,虽怪贞观盛世也一直为人称颂至今。

  智慧悟语:希腊哲学家说:“我们有两只耳朵,只有一个舌头,为的是我们能听得多、说得少。”

  能倾听逆耳的忠言,不是天生的遗传。开明的态度和时时自我省思,是一种艰难的学习,明智和愚蠢的不同就在于此分野。

谈笑古今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