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与鄂州柳中丞书

时间:2024-08-04    来源:馨文居    作者:韩愈  阅读:

  淮右残孽1,尚守巢窟,环寇之师,殆且2十万,嗔目语难3。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颉颃作气势4,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5也;不闻有一人援桴鼓誓众而前6者,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

  阁下书生也。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7。一旦去文就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8,亲与为辛苦,慷慨感激,同食下卒,将二州之牧以壮士气,斩所乘马以祭踶9死之士,虽古名将,何以加兹!此由天资忠孝,郁于中而大作于外10,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而为戎臣师11;岂常习于威暴之事,而乐其斗战之危也哉?

  愈诚怯弱不适于用,听于下风12,窃自增气13,夸于中朝14稠人广众会集之中,所以羞武夫之颜,令议者知将国兵而为人之司命15者,不在彼而在此16也。

  临敌重慎,诫轻出入,良食自爱17,以副18见慕之徒之心,而果为国立大功也。幸甚,幸甚!不宣。愈再拜。

  1淮右残孽:指盘踞淮西的叛军吴元济。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殆且:将近。

  3嗔目语难:嗔目,瞪大眼睛怒视。语难,出语责难。即蛮横无理。

  4颉颃作气势:颉颃,xie hang,倔傲。作气势,气焰嚣张。

  5肩相磨地相属:肩相磨,人很多。地相属,地相接。即两军距离很近。

  6援桴鼓誓众而前:桴fu,鼓槌,击鼓以示进军。誓众,向众人宣誓、鼓动。

  7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习,实践。修,力行。束,约束。

  8陈师鞠旅:陈列军队,誓告讨伐,即带兵征讨。

  9踶(di):踢。

  10郁于中而大作于外:平日积蓄于胸中,用时才能大有作为。郁,积。

  11戎臣师:将士们的榜样。

  12下风:自谦,处下位。

  13窃自增气:暗暗地增加勇气。

  14中朝:朝中。

  15司命:掌握百官性命。

  16不在彼而在此:不在朝中而在将军这里。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7良食自爱:即保重身体。

  18副:满足。

  在唐宪宗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他的儿子吴元济向朝廷申报袭位,没有成功,于是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叶等县,威胁洛阳,发动叛乱。于是宪宗发兵十六道讨伐之。到了第二年二月,诏鄂州刺史,鄂兵观察史柳公绰以兵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率赴行营。公绰说:“朝廷以吾儒生不知兵邪?”所以他愿意带兵前去参加讨伐。在领命后他引兵渡江,象古代名将一样勇猛。“每战辄胜”。这个时候担任中书舍人的韩愈为此十分振奋,写下了这篇《与鄂州柳中丞书》。书信大意是称赞柳公绰“去文就武”,建立战功,为书生争气;同时声讨了藩镇势力,并对唐王朝中的某些腐败现象予以揭露和抨击。文章笔墨酣畅、脉络清晰。首先叙写了敌方的阵势与嚣张气焰,以及某些朝廷武官的临战状态。作者在此不正面写吴元济兵力的雄厚,只说“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目语难”,以此衬出当时藩镇反叛势力的强大难制,进而指出象吴元济这样自恃是武人,掌有军队而不肯遵循法度的地方割据势力中,逞势欲取爵位自称王者,已经有很多,然而朝廷那么些武官,并没有听说有人勇于征敌并取得显着战功,但却“日令走马来求赏给。”作者在此极写了叛贼武夫的骄悍不法和那些朝中将官的消极对敌、贪求利禄,“助寇为声势”。以此为衬托,在下面写出柳公绰的勇武仁义,并证明“书生之有用”。文章称赞柳身为熟知诗书礼义的书生,自领三军,且身同士卒“亲与为辛苦”。“斩所乘马以祭踶死之士”句,是说柳公绰因他的马踏死了士兵,命斩之。这时有宾客在旁说杀掉良马太可惜,公绰曰:“岂有良马害人乎?”命令即刻杀掉。从这则事情里亦可看出柳公绰处理事情的贤明及其爱兵。故此作者说他的豪举与战功,均是由于“天资忠孝,郁于中而大作于外”,所以“取胜于当世”。最后则总收感奋之意,说柳公绰之举为书生大长了志气,进而向朝廷内一些固守偏见的高官们重斫一笔“令议者知将国兵而为人之司令者,不在彼而在此也。”文章主要叙述了柳公绰的卓越才能和韩愈的激动之情,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又一首】

  愈愚不能量事势可否1。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2,蚊蚋蚁虫之聚3,感凶竖煦濡饮食之惠4,提童子之手5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出死力以抗逆明诏6,战天下之兵;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环其地数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许、颍、淮、江,为之骚然7。丞相公卿士大夫劳于图议,握兵之将、熊罴䝙虎之士,畏懦䠞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8者;独阁下奋然率先,扬兵界上,将二州之守,亲出入行9间,与士卒均辛苦,生其气势。见将军之锋颖凛然,有向敌之意;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10,关其口而夺之气11:愚初闻时方食,不觉弃匕箸12起立。岂以为阁下真能引孤军单进,与死寇角逐,争一旦侥幸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贵;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是以前状13辄述鄙诚,眷惠手翰14还答,益增欣悚15。

  夫一众人心力耳目,使所至如时雨,三代用师,不出是道。阁下果能充其言16,继之以无倦17,得形便之地18,甲兵足用,虽国家故所失地,旬岁19可坐而得;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勉而卒之20,以俟其至,幸甚!夫远征军士:行者有羁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21;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22,形势销弱23,又与贼不相谙委24,临敌恐骇,难以有功。若召募士人,必得豪勇,与贼相熟,知其气力所极,无望风之惊,爱护乡里,勇于自战:征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阁下以为何如?傥可上闻25行之否?

  计26已与裴中丞相见,行营事宜,不惜时赐示及27,幸甚!不宣28。愈再拜。

  1事势可否:事势,情势、局势。可否,是否进展顺利、局势好坏。

  2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比,近来。靡弊困顿,衰弊劳困。三州,中州(今河南信阳一带)、光州(今河南黄州一带)、蔡州(今河南汝阳一带)。

  3蚊蚋蚁虫之聚:蚋(rui),蚊子一类的昆虫。虫豸一样的军队。

  4感凶竖煦濡饮食之惠:凶竖,指吴元济及其父吴少阳。煦濡饮食之惠,衣食温饱的小恩小惠。

  5童子之手:吴少阳死时,吴元济二十二岁,就被其部下奉为元帅。

  6出死力以抗逆明诏:全力对抗朝廷的旨意。

  7骚然:骚扰、骚动。

  8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杖戈,举起兵器。

  9行:行伍,军队。

  10取先天下武夫:取先,超过、胜过。

  11关其口而夺之气:让对方闭口,使对方丧失气焰。

  12匕箸:匕,匙勺。箸,筷子。

  13前状:前一封信。

  14手翰:书信。

  15欣悚(song):高兴和恐惧。

  16充其言:实现所说的誓言。

  17无倦:不疲倦,即再接再厉之意。

  18形便之地:地势较为有利。

  19旬岁:一年。

  20勉而卒之:勉,勉力。

  21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地主,当地的主人。姑息形迹,过于宽容迁就士兵的举止。

  22浮寄孤悬:浮寄,漂流在外的士兵。孤悬,孤守在家的亲人。

  23形势销弱:削弱有利形势、地落士兵士气。

  24谙(an)委:熟悉。

  25上闻:向上级报告申请。

  26计:估计。

  27赐示及:赐,敬词。示及,指示。

  先前韩愈已经给柳公绰写了一封信,就是《与鄂州柳中函书》,而后他又写了这一封信,寄给柳公绰,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并且在信中跟柳公绰探讨了一些军事上的问题,这充分显示了韩愈的才能。当时征讨叛侵的藩镇势力吴元济,平淮西之役已成为唐王朝中政治、军事方面的一件大事,韩愈对此也一直十分重视和关注。在写这封信以前,他曾上过《论淮西事宜状》,条陈征讨淮西的策略措施,因而招致朝中顽固派权势者的不满,由中书舍人被迁为右庶子。但韩愈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封书信中,他便向直接领兵讨伐吴元济的柳公绰,重申了自己关于淮西用兵的意见。全文由三部分内容连缀而成。开始由述敌之气焰,陈述其恃仗所在,进到贬斥朝中众人的“劳于徒议”和避敌惧战、褒扬柳公绰的率先歼敌,有勇有智;继而衔接上段语意,提出“募士胜于征兵”的用兵之策,最后表示此计策已提呈裴中丞,希望能多了解行营中事宜等。此文气势连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拥有一种委婉而劲健的风格。此文气势连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拥有一种委婉而劲健的风格。首先,文章在宛转铺叙,以其内在的密切衔接全面托出作品的内在意蕴方面很有特色。其次本文给人以新鲜之感的,是行文中凸现出来的,是一个有别于可单纯从文学角度去欣赏的抒情喻理的主人公形象,一个策论经济明达,深谙用兵战略的韩愈。这与在他其它文章中出现的以满腹才学来抒情喻理明道的形象有所不同,是以字字着实的策略陈述,向读者展示了他丰富性格、才能的另一个侧面。这封信是作者对柳公绰的赞颂,这在他前一封信中已经涉及,不过这封信中除了表示钦佩推崇之情外,更加出谋划策,显示了韩愈的军事才能,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