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廖氏文集》

时间:2024-11-26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欧阳修  阅读:

  自孔子殁而周衰,接乎战国,秦遂焚书,六经于是中绝。汉兴,盖久而后出1。其散乱磨灭,既失其传,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2。如“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甚者。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乱经也,屡为说以黜之。而学者溺其久习之传,反骇然非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欲夺众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之从也!

  余以为自孔子殁至今二千岁之间,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矣;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焉,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同予说者既众,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夺也。夫六经非一世之书,其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以无终极视数千岁,于其间顷刻尔。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

  衡山廖倚,与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遗文百余篇号《朱陵编》者,其论《洪范》,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3,非有龟书出洛4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始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尔;若偁者,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然则举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数千岁乎?

  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诗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以其不达而早死,故不显于世。呜呼,知所待者,必有时而获5;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6。苟其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嘉与偁不相求而两得也7,于是乎书。

  嘉佑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序。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盖久而后出:过了很久,才献出书来。

  2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措,参杂。异说,不合正统的说法。

  3九畴圣人之法尔:九畴,治理天下的九种方法。

  4龟书出洛:《易·系辞》中记载的有关河图、洛书的事件。

  5知所待者,必有时而获:在等待时机的人,总是会有所收获的。

  6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在积蓄力量的人,一到时机总能施展。

  7不相求而两得也:不主动去营求却既有积蓄,又能有机遇施展。

  欧阳修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廖偁,他的具体生卒年月历史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是北宋衡山人。在天禧二年,也就是一零一八年考中了进士。他这个人很喜欢读书,而且文章也写得很好,所以欧阳修就很称赞他,他的德行闻于乡里,当时很多贤士都喜欢与他交往。主要的著作是《朱陵编》和《洪范》与《封建》这样几种。而欧阳修这篇文章首先就谈了自己对儒家经典中一些怪妄之说的怀疑。作者说,自孔子死后周朝便衰败了。历经战国时代后,秦统一中国,但是秦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活动,先秦的儒家传统著作六经随之而失传。到了汉代以后很久,这些前代的典籍才陆续被人献出。欧阳修被一些观点不太赞同,因为他没有看到事实,所以不能认同,不过当时欧阳修也知道自己的意见是不会被理解的。但是欧阳修认为,真理必竟是真理。他接着写道,从孔子去世到现在二千年,出现了一个欧阳修,提出了这种看法;再过二千年肯定还会有人同意这种看法;再过二千年,以至往后就定会有更多的人赞同这种看法。所以作者坚信自己的正确看法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取得最后的胜利。几千年,看来时间是长了一些,但是作者认为,儒学的六经跟天地一样永存;相比之下,几千年也只不过是顷刻而已了。这是作者在文章最后表达的观点。不过对这些说法,我们也应该进行探讨,因为欧阳修他自己是不能很好的鉴别的,因为当时他没有见到具体的材料,考古发掘也不可能,所以就只能留到后人,等到后人考古出具体文物来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所以对于欧阳修这里的观点,我们也是需要进行甄别的。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