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褚说

时间:2024-09-14    来源:馨文居    作者:柳宗元  阅读:

  柳子为御史,主祀事。将褚1,进有司以问褚之说。则曰:“合百神于南郊,以为岁报者也2。先有事必质于户部3,户部之词曰:‘旱于某,水于某,虫蝗于某,疠疫于某’,则黜其方守之神,不及以祭4。”余尝学《礼》,盖思而得之,则曰:“顺成之方,其褚乃通5。若是,古矣6。”

  继而叹曰:“神之貌乎?吾不可得而见也;祭之飨7乎?吾不可得而知也。是其诞漫惝恍,冥冥焉不可执取者8。夫圣人之为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盖于人也9。以其诞漫惝恍,冥冥焉不可执取,而犹诛削若此10,况其貌言动作之块然者11乎?是设乎彼而戒乎此者也12,其旨大矣。”

  或曰:“若子之言,则旱乎,水乎,虫蝗乎,疠疫乎,未有黜其吏者,而神黜焉,而曰‘盖于人者’,何也?”予曰:“若子之云,旱乎,水乎,虫蝗乎,疠疫乎,岂人之为耶?故其黜在神13。暴乎,眊乎,沓贪乎,罢弱乎14,非神之为也,故其罚在人。今夫在人之道,则吾不知也。不明斯之道,而存乎古之数15,其名则存,而教之实则隐。以为非圣人之意16,故叹而云也。”

  曰:“然则致雨反风17,蝗不为灾,虎负子而趋18,是非人之为则何以19?”余曰:“子欲知其以乎?所谓偶然者信矣20。必若人之为,则十年九潦,八年七旱者,独何如人哉21?其黜之也?苟明乎教之道,虽去古之数可矣22,反是,则诞漫之说胜,而名实之事丧23,亦足悲乎!”

  1褚:古代一种祭祀百神的活动。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合百神于南郊,以为岁报者也:感谢百神一年中的赐予,祭祀以报答他们。

  3先有事必质于户部:在祭祀之前都要询问户部记录的情况。

  4黜其方守之神,不及以祭:不祭祀主管那一方的神。

  5顺成之方,其褚乃通:哪里丰收了,哪里的神才得祭祀。

  6古矣:已经很久了。

  7飨:享用。

  8冥冥焉不可执取者:怪诞之说,难以实信。

  9非于神也,盖于人也:这祭祀的意义并不是对神而言,而是对人的。

  10犹诛削若此:仍然罢黜那一方的祭祀。

  11块然者:独立突出的样子。

  12是设乎彼而戒乎此者也:是由对神的礼敬或罢黜而警戒人的。

  13其黜在神:去除对神的祭祀。

  14暴乎,眊乎,沓贪乎,罢弱乎:眊,眼睛看不清楚。

  15存乎古之数:保留古代的仪式。

  16非圣人之意:并不是圣人的意思。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7致雨反风:风调雨顺。

  18虎负子而趋:老虎背负着虎仔渡河。

  19是非人之为则何以:

  20所谓偶然者信矣:

  21独何如人哉:对人又该如何处置呢?

  22虽去古之数可矣:去除古代的仪式也行。

  23诞漫之说胜,而名实之事丧:诞漫之说胜,怪诞的传说盛行。

  在柳宗元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采用的是询问举行褚祭的道理的方式,由此而想到《礼记》中相关的记载,作者说这种祭祀,很早就已经有了。柳宗元是在贞元十九年这一年从蓝田尉升任监察御史,来主持有关祭祀这方面的事情,在将要进行褚祭的时候,就找来了主管祭祀的官员,具体地问一问举行褚祭的道理。在进行了这些介绍性地叙述之后,作者就接着说,当然这是主要是作者在用自己的感叹,来解释他所理解的关于圣人创设褚祭的真正的目的。这些正是作者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所记录的,作者认为这种祭祀本身并不是为了祭祀神,而是为了警告人的,是为了警告那些官员的,所以作者觉得这种祭祀的意义其实很深远。假设有人对圣人创设祭的目的提出疑问,作者借回答问题,指出当时之名虽然存在,但教人的实质却埋没了。这不是圣人的本意。假设又有人对作者的回答再提出质疑,作者借释疑,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只要明白了祭的真正意义是教人,虽抛弃了祭祀也可以。反之,就太可悲了。当然这与柳宗元一贯的为证观点是相通的,他认为一切都是针对人来说的,也正是孔夫子所说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一切都是在人而已,当然这种祭祀也不仅仅是只顾及他的内容,而不要形式,因为如果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很可能过一段时间人们就忘了其内容,但要是有形式的话,人们还可以通过形式想起内容,追究内容,正是柳宗元在这里做得一样。所以即使是形式也不能抛弃,如果连形式都没有,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实质的意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阅读本文时,需要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褚说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