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上田枢密书

时间:2024-12-1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苏洵  阅读:

  天下所以与我者,岂偶然哉!尧不得以与丹朱,舜不得以与商均,而瞽瞍不得夺诸舜。发于其心,出于其言,见于其事,确乎其不可易也。圣人不得以与人,父不得夺诸其子,于此见天之所以与我者,不偶然也。

  夫其所以与我者,必有以用我也,我知之,不得行之,不以告人。天固用之,我实置之1,其名曰弃天。自卑以求幸其言,自小以求用其道,天之所以与我者何如?而我如此也,其名曰亵天。弃天,我之罪也;亵天,亦我之罪也。不弃不亵,而人不我用2,不我用之罪也。其名曰逆天。然者弃天、亵天者,其责在我;逆天者,则责在人。在我者,吾将尽吾力之所能为者,以塞夫天之所以与我之意,而求免夫天下后世之讥,在人者,吾何知焉?吾求免夫一身之责之不暇,而暇为人忧乎哉!孔子、孟轲之不遇,老于道途,而不倦不愠,不怍不沮3者,夫固知夫责之所在也。卫灵、鲁哀、齐宣、梁惠之徒,而彼亦将有以辞其责也。然则孔子、孟轲之目,将不暝于地下矣。夫圣人贤人之用心也固如此,如此而生,如此而死,如此而贫贱,如此而富贵。升而为天,沉而为渊,流而为川,止而为山,彼不预吾事4,吾事毕矣。切怪夫后之贤者,不能自处其身,饥寒困穷之不胜,而号于人。呜呼!使吾诚死于饥寒困穷耶!则天下后世之责,将必有在,彼其身之责,不自任以为忧,而吾取而加之吾身,不亦过乎?

  今洵之有肖5,何敢自列于圣贤?然其心亦有所甚不自轻者。何则?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然及其不成也,求一言之几乎道,而不可得也。千金之子,可以贫人,可以富人,非天之所与。虽以贫人富人之权,求一言之几乎道,不可得也。天子之宰相,可以生人,可以杀人,非天之所与。虽以生人、杀人之权,求一言之几乎道,不可得也。今洵用力于圣人贤人之术,亦已久矣。其言语,其文章,虽不识其果可以有用于今,而传于后与否,独怪夫得之之不劳。方其致思于心也,若或启之,得之心而书之纸也,或若相之6,夫岂无一言之几于道者乎?千金之子,天子之宰相,求而不得者,一旦在己,故其心得以自负,或者天其亦有以与我也。曩者见执事于益州,当时之文,浅狭可笑,饥寒困穷乱其心,而声律记问,又从而破坏其体,不足观也已。数年来,退居山野,自分永弃7,与世俗日疏阔,得以大肆其力于文章。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醇,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投之所向,无不如意。尝试以为董生得圣人之经,其失也流而为迂,晁错得圣人之权,其失也流而为诈。有二子之才而不流者,其惟贾生乎!惜乎今之世愚未见其人也。

  作策二道,曰《审势》、《审敌》;作书十篇,曰《权书》。洵有山田一顷,非凶岁,可以无饥,力耕而节用,亦足以自老。不肖之身不足惜,而天之所与者,不忍弃,且不敢亵也。执事之名满天下,天下之士,用与不用在执事,故敢以所谓策二道,《权书》十篇为献。平生之文,远不可多致。有《洪范论》、《史论》十篇,近以献内翰欧阳公。度执事与之朝夕相从,议天下之事,则斯文也。其亦庶乎得陈于前矣。若夫言之可用,与夫身之可贵与否者,执事事也。执事责也,于洵何有哉!

  1天固用之,我实置之:上天一定要利用,而我自己不去做。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而人不我用:别人不给我机会让我施展。

  3不倦不愠,不怍不沮:不疲倦不生气,不气馁不沮丧。

  4彼不预吾事:不干预我的事情。

  5有肖:有什么才能。

  6或若相之:相,辅助。

  7自分永弃:自己打算永远这样弃世而活。

  苏洵这个人的政治抱负其实是很大的,他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希望能够成就功名,希望能够名垂青史,所以当科考不中的时候,他就觉得那些东西根本就不值得学,而应该学习另外一些更加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他开始闭门读书,钻研古籍,然后融会贯通,政治有了自己的心得,写出了很多的好文章。而这些文章的叙述者或者说写作的角度,我们看得出来都是从一位帝王或者是将相的角度来写的,所以既然是为他们而写的,当时就是从他们的角度来发言的,这是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来的。同样的,这一篇文章也是这样,虽然他是上书,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影响对方,而采取自己的策略来管理、来治理,所以自始至终,我们从苏洵的文章中能够读到一种强烈的功名心和一种强烈的济世心,这两者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而这一篇文章指出天赋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是千差万别的,它显得多么微妙,多么难于理解,又多么不可捉摸。圣贤尧、舜可谓天赋甚高、才能出众、德高望重的理想人物了,可他们的才能智惠却在其父辈或下一代身上悄然匿迹,荡然无存,这真令人不可理解。唯其如此,上天赋予个人的才智确非偶然,才值得备加珍视和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既然“天所与我者,必有以用我也。”客观环境的限制,对个人天赋的运用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如大圣贤孔子、孟轲不遇于时,不得其君,影响了他们才智的充分发挥;但他们处逆境而“不倦不愠,不怍不沮”仍然创立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似乎恶劣的条件又砥励了他们的意志,不过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办到的。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