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执事:明公之知洵,洵知之,明公知之,他人亦知之。洵之所以获知于明公,明公之所以知洵者,虽暴之天下,皆可以无愧。今也将有所私告于执事,念将以屑屑之私1,坏败其至公之节,欲忍而不言而不能,欲言而不果,勃然交于胸中,心不宁而颜忸怩2者,累月而后决。
窃见古之君子知其人也,忧其人,以至于其父母、昆弟、妻子,以至于其亲族朋友,忧之固其责也。虽然,自我求之,则君子讥焉;知之而不忧,不忧而求人忧,则君子交讥之。洵之意以为宁在我,而无宁在明公。故用此决其意而发其言,以私告于执事,明公试一听之。洵有二子:轼、辙,龆龀授经3,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文,一见以为可作。引笔书纸,日数千言,坌然溢出,若有所相4。年少狂勇,未尝更变,以为天下之爵禄,可以攫取。闻京师多贤士大夫,欲往从之游,因以举进士。洵今年几五十,以懒钝废于世,誓将绝进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今年三月,将与之如京师,一门之中,行者三人,而居者尚十数口。为行者计,则害居者,为居者计,则不能行,栖栖焉5无所告诉。夫以负贩之夫,左提妻,右挈子,奋身而往,尚不可御6,有明公以为主,夫焉往而不济7?今也望数千里之外,茫然如梯天而航海,蓄缩而不进,洵亦羞见朋友。明公居齐桓、晋文之位,惟其不知洵,惟其知而不忧,则又何说?不然,何求而不克?轻之于鸿毛,重之于泰山,高之于九天,远之于万里,明公一言,天下谁议!将使轼、辙求进于下风,明公引而察之,有一不如所言,愿赐诛绝,以惩欺罔之罪。
1屑屑之私:自己的这点小事。
2颜忸怩:表情很害羞,很不好意思。
3龆龀授经: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读经书。
4坌然溢出,若有所相:形容才思敏捷,而有道理。
5栖栖焉:心中凄惶的样子。
6尚不可御:不能阻挡。
7焉往而不济:什么事办不成呢?
苏洵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张侍郎其实就是当时的名臣张方平,这个张方平,他是北宋时期的太子太保,他出生于一零零七年,而去世于一零九一年,他的字是叫做安道,而到了晚年的时候又自号为乐全居士,他是南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个地方的人。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各个朝廷中,北宋出的人才其实是非常多的,是比较突出的,而在这之中,这个张方平就是一个佼佼者。他在小的时候就可以说是绝顶聪明,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读过一遍,就不需要再读第二遍。他是在仁宗景佑元年的时候考中的进士,到了神宗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这样的高官,秉钧轴,出入朝廷四十年。这个张方平,他的特点就是慷慨有气节,而写出来的文章也自然就为世所重,神宗皇帝曾经亲自写给他这几句话:“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书之典诰,无以加焉!”而跟他交往的有范仲淹、吴育,宋祁,这样这一些人。而他又为国举材,在四川做官的时候就推荐苏洵还有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所以这三个人在当时就都非常有名。这篇上书由三个段落,四个层次构成。从“侍郎执事”到“累月而后”为第一段,第一层。文章以亲切、直露而又饱含感情的言词,叙写了作者和张侍郎之间的交往和对张的期望与请求。“窃见古之君子”至“则又何说”是第二段,这段文章由两个层次展开。“窃见古之君子知其人也”到“明公试一听之”为第一个层次,是说君子知其人,则为他的前途而忧虑、费心,而张侍郎就是这样的君子。“洵有二子”,至第二段结束是文章的第三层次,也是本文的重心所在:由作者介绍苏轼兄弟的才智、学问,意在求张侍郎为之延誉、荐引。这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