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官员“日记门”频现带给我们一串问号

时间:2023-12-18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西风  阅读:

  官员“日记门”再现!看到这样的标题,网络公众的兴奋可想而知,而一些患有网络恐惧症的官员,自然再次把仇视的目光扫向网帖——只有在这里,他们的权力感受到挑战,尊严不复存在。倘若屁股不干净的,更是惶惶然不可终日。因为,在社会舆论的高压下,纪检监察机关也许会循着网帖上的线索,来一个顺藤摸瓜。那时,只能徒叹这辈子官运不能再亨通了。

  自年初广西来宾烟草局长韩峰“日记门”出现并导致其落马后,今年以来,网上又陆续出现了类似“日记门”这样的丑闻曝光事件,蹊跷的是,凡是揭露官员生活作风不正、有贪腐劣迹的网帖事件,尽管当事人起初都是言之凿凿声称受人陷害、报复,最后却被有关方面通过法纪程序证实确有问题而被停职罢官。这让人们不得不信,一旦出现网络“日记门”,日记的主角非色即贪,离落马真正是不远了。

  本月12日,网络上再次出现“日记门”——事件的主角是湖北恩施州公安局副局长谭志国,“日记”内容中,有该主角涉嫌腐化堕落、权力寻租等系列问题。

  谭志国向媒体表示,帖文中反映的情况不是事实,是有人故意的无中生有,对他进行侮辱毁谤。恩施州政法委书记、州公安局长李云开介绍说,谭志国本人已请求纪委严查,“若我有问题,愿意接受党纪国法的处罚!”

  恩施州官方表示,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公安形象,或是谭志国本人,“我们都会给出一个说法。朗朗乾坤,不容藏污纳垢。”(2010年11月16日重庆晨报)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切如出一辙。先是隐私日记泄密曝光,网民集体围观;再是本人表态坚称遭人陷害,委托组织做主;最后上级领导表态不偏袒当事人,纪检部门即刻介入调查。当然,恩施“日记门”真相如何,现在还没有结论,门还没有关上。也许谭局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也许还真的如他说属于子虚乌有的编造,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谋害。但不管怎么样,一个匿名网帖,掀起一场关注度不可想象的舆情高潮,并带动一级地方政府举司法之力去深究,其督查力、影响力已经够大的了。不过,这样的网络举报是柄双刃剑,如果就此展开的调查能挖出一个贪官,清除一个蛀虫,无疑有着积极的效果;但如若最后证实当事局长是一个威武不能屈、财色不能淫的好官,那“日记门”则难免产生有损公正、漠视权利的负效应。

  依靠网帖举报,网民围观声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推动政府力量和司法力量介入去干预、甄别偶然事件、偶然个人的现象,我们有些人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公诉”,或曰“网络审判”。特别是这种行为指向的是人神共愤的官员贪污腐化问题,更为公众所接受。久而久之,这种社会倾向性也便容易形成复制效应,鼓舞人们放弃规范的诉讼、控告等司法程序转而推崇这条反腐捷径,并注入隐私元素吸引公众眼球;久而久之,在中国的网络上,窥阴明目张胆,道德相互掐架,文明一败涂地。此便为“日记门”“艳照门”屡现不绝的次生伤害。

  我们为什么那么依赖网络?我们为什么那么相信网络?

  这或可成为我们深思“日记门”频频出现、大受欢迎的原因。

  当我们一些在正常的司法途径上遭遇官僚阻力的诉讼人,和一些在行政机关投诉时遇见“门难进、脸难看”的受害者,对司法救济、政府撑腰不再抱以信心时,发现网络的话语平台没有任何门槛,而网民的声援又足以给自己的声音放大,大到他(她)渴求的权力倾听能够实现,这时候,他(她)选择投靠网络是必然的,没什么值得奇怪。我们要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些公权机关面对访民的控诉书、告状信甚至跪求的眼泪无动于衷,却往往被一个不敢具名、真伪莫辨的帖子弄得群情激奋、闻风而动,一点不敢怠慢?

  本月初,广东省茂名市副市长陈亚春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在网络曝光其不雅裸照仅仅不到十天就黯然丢官。其受理之快、查处之疾令人欣慰也令人瞠目。难道不这样,公民举报就不能达到其高效?

  恩施“日记门”的再现,让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隐忧:会不会又一个有强烈权力背景的人,在几行日记中迅速地轰然倒下。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是开心还是沮丧?

官员 日记门

经典杂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