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是个湘南小镇。
七、八十年代的汝城,邻里戚友往来的亲疏、念想的东西也甚是简单直白,正如那时的白云炊烟、小桥流水,不仅原质原味,而且连带了一年四季都是份外分明。
春风柔和。田野上、土路边,杂花野草饱经了春雨滋润,在春光的照耀下疯长了起来;沟渠里、泥水中,蝌蚪、泥蛙则变魔术一样开始嬉戏蹦达。储能学校门口江边的柳树一下子也伸展开了腰段,曼妙地轻舞起来,不时坠下些碎白的柳花,布满在干尘硬土上,迎合着江边捣衣浣妇偶尔打情骂俏的朗朗笑声,而这时,清澈透明的江水中,一群群“白石颜”(一种小鱼)果真是凑热闹一般涌现出来游来游去……
夏日炎烈。津江小学墙外丘坡上:辣椒、茄子、扁豆,一应的碧翠、活泼,尽管骄阳似火,却依然地生机勃勃,一直骄傲地在等待着主人到来的青睐。没有一丝的风,金龟子“呜呜”地飞旋着,野葵枝丛上不时闪烁着灿金的光芒,而它们的闺蜜同党—蜻蜓蝴蝶们也都赶趟儿一般悠闲恬然地在伴随着飞舞;上黄门、水东桥、梁水站几个深水点便成了孩童们的戏水网红点,一直从午后喧闹到黄昏……
秋高气爽。天格外的湛蓝高远,城郊野外一大片的都是金黄的稻谷。打禾机的声音此起彼伏,熙熙攘攘地乡路和田埂上,背着一袋袋稻谷的壮年,挑着百织带编成的饭篮的孩子们,友谊河坝边垂钓的老阿公,黄昏晚归的水牛牧爷和浇菜除草的孺老村妇,在夕阳下留下跃动的剪影……, 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一旦深秋到来,天气逐渐入冷。清古的屋顶瓦檐抑或空旷的田野间成堆的稻草上,又是一番晨霜夜露,呈现出一番清秋的滋味。而此时,另一种景象也出现了:家家户户竹匾都摆在了户外,晒满了番薯干、番薯糍……
秋去冬来。 一阵风雨后,小城的气温瞬夜便降到了零上几度。大人小孩也都换上了自织的毛衣,变色龙一样适应着小镇多年来的季节变化:茫茫的旷野冷兮兮地呈现出凝结般的状态,水田里冰灿灿地成了一面面的明镜。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划刻出一块块冰镜,用嘴巴吹出一个个小洞来,冻红的手指则拿了稻草颤颤地穿绑起冰镜,再提着一起嬉玩打闹、乐不乏此。
临近寒假便是过年。上苍更是毫不吝啬地赐予小镇漫天大雪:东冈岭、叶家岭及周围的房屋全都一片宁静洁白,灰蒙蒙的天空下,一排排的电线杆呆然矗立,成排的冰柱子挂在微垂的电线上一声无语;耒水江悄然地停止了流淌,伴随着漫天雪花的欢欣飞舞。而不知何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冒出来了!他们踏着雪屑,沐着雪花,欢快地开始了打雪战、堆雪人,假日的心情与正来的年味融汇在一起,孩子们的童心天真地发现并激情地构筑起了一个崭新的少年乐境!
少年天真不烦人,玉汝小城意境真。等闲识得游子意,灼灼童心老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