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少年得志大不幸”,这样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是人们对一些“神童”长期跟踪观察,得出的结论。宋朝宰相王安石,就曾经关注舅舅家乡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并作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伤仲永”。文中记述仲永五岁就能作诗,随便指一物,仲永马上就能作出诗来,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一个县的人都对此感到惊奇,不少人宴请仲永的父亲,甚至不少人花钱请仲永作诗。父亲贪图钱财,带着仲永到处赚钱,仲永失去了学习、提高的机会,而父亲也根本没有让仲永学习的意思。王安石在仲永十二三岁时见到过仲永,让他作了一首诗,作诗的水平已经与他的名声不相称了。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到舅舅家,又问起仲永,舅舅回答:“泯然众人矣。”意思是已经消失的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王安石文中最后感叹:“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中国历史上很多少年成才、少年得志的故事,少年得志的人大都非常有才。唐朝诗人王勃便是少年才子,他在很小的年纪出口成章,惊叹了多少文豪,“新唐书”、“旧唐书”都有《王勃传》,传记记载王勃在六岁就能做文章,不到二十岁已经凭自己的优异成就,被朝廷授予一个官职。王勃很多诗句流传千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其中一句。《滕王阁序》更是妙语连珠,千百年来被人传颂,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妙句,千百年来为人称颂,被多少文人墨客引用。可惜他在二十六岁就溺水身亡了,这就是老话常说“才子命短”。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童甘罗,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用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甘罗的历史停格在十二岁,没有明确记载他的***音,之后再无他的任何记载。
另一少年得志,却令人唏嘘的是西汉名将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军事家。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带领800轻骑直奔敌后数百里,长途奔袭,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了单于的祖父辈,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接着,霍去病继续纵横河西,往北再回头向南,纵横两千里,在焉支山南北***了一整个来回,终于在皋兰山与集结起来的匈奴部队短兵相接。经此一战,折兰王被***,卢侯王被斩,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全体被擒;另外还有堆积如山的甲仗辎重,甚至休屠部的圣物“祭天金人”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汉军***光了匈奴军的全部精锐,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擒获了大量俘虏与辎重,而兵力损失基本可忽略不计。霍去病曾先后 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秋天九月,23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因病去世了。
霍去病是军事奇才,但他并没有好好学习军事兵法,最初,汉武帝***教霍去病孙、吴兵法,但霍去病回答道:“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意思是:“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霍去病长途奔袭的战法应该是独创的,打的匈奴防不胜防,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远远逃到贝加尔湖一带去了,霍去病所取得的战果,即使像李广这样的名将,一生也达不到这样的战绩,《滕王阁序》里就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次战斗,取得很大战果,但远远达不到霍去病的战绩,两千年来,霍去病一直是各个朝代将领们的楷模,与他的舅舅卫青,并称卫霍。
甘罗、霍去病等无疑都是天才,钟灵毓秀,千百年都不可多得,年纪轻轻就去世令人唏嘘,这是否应了“才子命短”这句话?这样的才子,可怜天不予与寿,甘罗十二岁就能代表朝廷出使,并取得巨大成绩。霍去病在短短四年斩***匈奴十一万、俘虏四万,打通河西走廊,他们所取得成绩,常人一辈子也达不到,就是他的舅舅卫青这样的军事天才,也远远达不到他这样的战绩。“才子命短”虽说不是绝对的,但也不是偶然现象,这其中的奥秘谁能解释?
按照“才子命短”这样的逻辑,你在短时间取得常人一辈子都不能取得的成绩,你要么命短,要么就要大祸临头。这样说并非是唯心论,这是因为战功、权力、爵位、荣誉、财富都是有重量的,获得了太快了,自己就承载不起,会把自己压垮。不难想象,那些取得巨大成绩的少年,如果不***,他们又将创造怎样的奇迹?他们的后半生将怎样度过?!他们将没法再超越自己,一种神秘力量在维护这种看不见的平衡,神秘力量不会让世界失去平衡。
我们常人对这些神童无法望其项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来日方长”,这句话不是自我安慰,不是让你消极等待,只要不懈的努力,不存奢望,一步一个脚印,“天生我材必有用”,总会有成功的一天。人生成功不问早晚,《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洵,苏东坡的父亲,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屡次考试落榜,直到五十岁文章才被人熟知,慢慢有了名气,最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一七十岁才施展才华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叫百里奚的人,他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奴隶,秦穆公重用百里奚担任丞相。其实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一是百里奚具备治国才能;二是秦穆公慧眼识人。百里奚深受国人爱戴,活到九十五岁,相传他***后,秦国“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以示对他尊重和哀悼。在百里奚治理下,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有道是:“大器晚成”,除了百里奚外,大器晚成的莫过于姜子牙了,姜子牙名姜尚,别号飞熊,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姜子牙的事迹很多被神化了,相传姜子牙活了一百一十三岁。
人一生的成长过程,孔子、孟子都有过论述,《礼记·大学》孔子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话,“修身”就是学习、提高思想修养,没有技能、没有文化,何谈有思想,又怎么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话尤其令人发省:“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所说的这个过程,是人生成长必须读的课程,是长期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少年得志的人,很可能就跨越了这些必修课,而在今后残酷的现实中,暴露了自己扛击打能力差的缺陷。孟子说的“大任”,大概是指国家栋梁之才,人的能力不同,不可能都担任大任,都去治理国家。但是,即便在基层,能独当一面,在你所从事的职业里有所建树,我认为这也应当归“大任”范畴。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那批上过山,下过乡、挨过饿、吃过苦、经历过动乱锻炼的四零后、五零后的艰苦卓绝努力,他们不就是担当“大任”的人吗!在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年青一代是在舒适环境成长,没经过艰难困苦,即便你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然而你缺的“课”是要补的,这种“缺课”包括范围很广,孝道、勤俭、自律、性格秉性、待人接物等等,这都需要做“功课”,而并非只有专业课,缺少哪一门,都可能在今后职场、在人生路上碰得头破血流,有时这样的后果可能很惨烈。
本文叙说了这么多“少年得志”的和“大器晚成”的故事,对我等常人来说都太遥远,可我始终迷惑的是百里奚和姜子牙七十岁之前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一点事迹?实在令人不解。其实,民间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不外乎穷困潦倒、投身无门、历尽艰辛。传说百里奚在离家出游前,由于贫穷,妻子为了做一顿践行的饭,甚至劈了门闩做劈柴,才烧熟一顿饭,这样的家庭,要贫穷到何等地步!而姜子牙受尽悍妻折磨,曾经干过屠宰,卖过猪肉,做过小买卖,没一样成功。但后来的事迹至少让我们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们之前受到的苦难,是在经受磨炼,是在积蓄能量,你之所以被埋没是时机未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成长过程,必须从小经受挫败,不要一帆风顺,如果更经历了苦难,那是上苍在眷顾你!
我们常人没有神童的智商,也不具备千载难逢超常发挥的平台,我们童年没有巨大光环,平平淡淡的一生,但我们不也是发挥了应尽的一份责任吗。还是王勃说得好:“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汉朝冯唐,直到九十岁,汉武帝仍想要重用冯唐,但他实在年纪太老,无法为朝廷出力了,这才有王勃“冯唐易老”句。看历史上人物成败,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线,那种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谬论,不知误导了多少年轻妈妈。除历史上的那些神童,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耀眼的童星,但我们像王安石一样关注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童星能发多少光?能坚持多久?不是最后都销声匿迹了吗!还有的走向颓废、***,甚至犯罪,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