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橘乡情

时间:2023-11-08    来源:馨文居    作者:陈振娟  阅读:

  相传仙人罗辨,在古石龙(今化州)种植了一棵橘红树,由于吸收了当地土壤中特有的礞石元素(礞石为治疗顽痰之奇药)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芬芳和药用性能被世人所认识。提起橘红,人们自然而然把这个称呼当作是化州的地理标志。

  这个小小的橘红,它究竟有何神奇?

  在化州,流传了这样一个故事,尽管版本说法不一,但其神奇的功效与药用价值,却给化橘红罩上了一层美丽传奇色彩。

  传说在明朝,化州一个州官,因患支气管炎,整日闷哮气喘,方圆百里,寻医无数,不见好转。有一晚,州官哮喘病又犯了,传来郎中,郎中开出处方,仆人买药回来就熬药。那晚,凑巧厨房的缸里没有水,便出去寻水,但外面黑咕隆咚,正心急如焚、六神无主时,忽见庭院里一棵树底下,有一个凹陷的低洼,洼里有积水,仆人暗自窃喜,看到四周无人,舀起一勺水回熬药,州官喝下之后,感觉舒服了许多,当晚一夜好眠。

  第二天,州官传来郎中,说道:“昨晚吃这一剂药,舒服了好多,你改处方了?”“没有啊!”郎中回答。又唤来仆人,谁知仆人听到传唤,吓得面如土色,来到州官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来磕头求饶:“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州官感到奇怪,拉起仆人问道:“你做错了什么事?”“老爷…我…”仆人哆哆嗦嗦爬起身,呑呑吐吐不敢说。“快说,老爷饶你不死。”仆人抬头偷偷瞟了一眼老爷,心里想,老爷昨日说话还闷哮气喘,上气不接下气,今天竟然判若两人,脸色红润有光泽,声音也洪亮了许多,仆人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来,于是,便把昨晚熬药的事从头到尾讲出来。郎中听了,来到庭院发现满地落花,树底下积水的坑坑洼洼里也漂浮着一层橘红花,郎中茅塞顿开,然后在原处方里,加上橘红花一味,州官连着喝了几剂中药后,竟已痊愈。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化州橘红神奇的功效很快传到朝廷,于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化州橘红被定为朝廷贡品,御用药物。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把橘红编入《本草纲目》中也载有:“橘红治痰症,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在民间也流传有“南方人参”之称和“一片值一金”的说法。

  自始,化州橘红从罗辨仙人发现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人工栽培,时间走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化州橘红由过去赖家园、李家园和潘家园种植的数百棵,延伸到周边平定、丽岗、林尘、那务、新安、官桥、江湖、文楼、宝圩等14个街道乡镇,带动了周边几十万农户种植橘红致富,并且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2006年化橘红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享有“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的同时,有着“中国化橘红之乡”称号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化州橘红,也被收入《美国药典》,成为了真正的华夏中药愧宝。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化橘红赏花季节又来了,化州市文联为深化弘扬化橘红文化,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组织了市作家协会会员,到被化州市委定为龙头产业化橘红种植基地的大岭村去进行赏花摄影采风。

  这天,笔者随团来到了赏花采风活动中心,只见积田村委会大岭村文化综合楼门前,锣鼓喧天,彩旗飞舞。道路两边的展销点,摆满了一盒盒橘红干果和橘红花的精装礼品。在展销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些雕琢成橘红挂件,橘红项链和人物肖像的工艺品。看到这些,一时间我沉醉在时光倒流里。橘红,童年时代我见过,但不是橘红果,而是已经泡制雕饰成生活用品的橘红烟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家隔壁有个邻居叫何伯,在“唯成份论”的年代,因其复杂家庭成份,在那特定的年代给他带来了诸多厄运。每天除了出工外,还要到队部工作组的办公室去早请示、晚汇报。我父亲由于“根正苗红”,读过几年私塾,在当时多数文盲人眼里,父亲算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了。何伯每天晚上写的交待材料,会按时送到我家里交给父亲审查。每次来到,他都一声不吭,拿张櫈子靠在墙角一侧坐下,趁父亲在看材料的空隙,习惯从口袋里掏出烟斗和一个黑色柔软的小烟包,拎出一小撮烟丝,捏成一团放在烟斗嘴里,划一根火柴点燃,然后衔在嘴里一口一口地吸,吐出的烟雾在空中弥漫,几乎遮挡住他那张紧绷的脸。有时吸着吸着,被烟呛得直咳嗽,亦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那张紧绷着的脸才会松弛。一次,我好奇地问:“何伯,你这个烟包是什么做的?”,“橘红子。” 何伯回答道。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一般人抽烟都是随意撕一块纸来裹烟丝,何伯这个橘红烟袋,在当时算是一个奢侈品了。后来,何伯由于受不了当时政治大环境下的高压批斗,精神不堪重负,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跳井自杀了,被发现时,正是漂浮在水井上面的这个橘红烟包,才被人们打捞上来。

  往事如烟,时间一晃几十年。

  走进橘红产业园,一阵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随风拂来,好香啊!都说人间最美三月天。只见游人如织,到处都是携着春光来赏花踏青的游人,熙熙攘攘。真是人在花中走,犹如画中游,人赏花,花映人,赏花人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特别是哪些挂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更是抓住契机,不负春光不负花期,不肯放过每个瞬间捕捉到的倩影。

  漫步橘红林中,像是走进芬芳的花海里。在伸手可及的枝头上,挂满了一簇簇洁白无暇的花朵,在春光里竞相绽放。满山的花香自引蜜蜂来,只见一群群扇动着金翅膀的小蜜蜂,在万花丛中嗡嗡地飞舞,从这一朵花飞向另一朵花,把头伸进花蕊里吸着花蜜,嚼食的花粉四溢弥漫,闻着这独特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我想,当初罗辨仙人,一定没有想到,个性味辛、苦、温的小小橘红,后来会成为明、清两代朝廷的贡品,还被后人视为异奇珍宝,赠送给亲朋好友的灵丹妙药,更没有想到它会冲出国门,芳香全球。

经典杂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