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父母的老家情结

时间:2024-09-19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 陈爱民  阅读:

  在轮船港离江边不远的一个村子,有三间青砖红瓦的老房子,墙体有很多处开裂,窗户的木框也基本腐朽变形,漏水的屋面已经修理过很多次了,这是建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父母的家。

  记得那时候我上初中,弟弟上小学,因为父亲是老大,有三个弟弟二个妹妹,在老祖宅上,我家和大叔叔家合用堂屋,在正屋东山头另外砌了一间厨房。虽然房子不大,妈妈收拾得干净清爽,连上海的亲戚回来都愿意住在我们家,我和弟弟都是在那里出生的。

  后来,二叔叔到了谈对像的年龄,却因为没有房子,没有女孩子愿意交往,于是,爸爸妈妈决定把我们一家唯一的房子留给二叔,到本村一块低田里重新造一块住场。那是一块全村最低的田,当时是唯一一块村里愿意拿出来的地。承蒙村子里的邻居把高田给我们家取土,填到低田里,我和弟弟在路上看到人家掉落的一块砖头都要捡起来给父母造房子。父母真正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造起来我们一家四口的家。

  正是因为这个房子承载着太多父母的辛苦,寄托着我们全家的希望,无数次梦回的地方,全是在这个老房子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虽然日子平淡而安静,却是满满的幸福和快乐。暑假里,屋前晒场边,丝瓜藤上长长短短地挂了很多条丝瓜,远远的就闻到清丝香味,屋子后面树丛里知了响亮歌唱着,我们吃着妈妈亲手做的苋菜饼子,喝着扬了大麦面的香喷喷稀饭……过年前,妈妈蒸馒头和水糕,有时候还有瓜团,我会起劲地帮着烧火,柴火烧得噼啪作响,脸烘得红扑扑的。

  慢慢的,我出嫁了,弟弟也像父亲一样在镇江工作了,老家就只有妈妈一个人,一家人互相牵挂,彼此不放心。于是我极力主张妈妈到爸爸和弟弟那里去一起生活。妈妈第一次出门去镇江,路过村子里邻居家门前,这个阿姨拉着妈妈手问:在家习惯了,去镇江怎么过得下去?那个大妈拦着妈妈问: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是流着泪,不舍地离开老家去的镇江。刚开始,妈妈说差点在镇江过出一场病,因为惦记着家里的一切,田里的庄稼要治虫了吧,高田上种的油菜长势如何,菜地里是不是要浇水了。好在妈妈到镇江开了一个小店,有事情忙,惭惭的没有闲功夫顾及到老家了。高田临时给亲戚们栽种,农田也流转出去了,这样不至于把田荒废着长草,妈妈也算放心。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直到妈妈不开小店的时候,又有时间回老家来看看了,于是,父母回老家成了常态。老俩口一起回来打理家前屋后,门前种上青菜,屋后是枇杷和桔子树。每当枇杷成熟的季节,父母会回来收获。路人触手可及的果子基本没有多少了,父母笑着说,"让路过的都品尝品尝吧".挂在高处的也是最大最好吃的果子,摘不到,怎么办呢?担心老人家舍不得果子,爬高危险,我买了一个摘枇杷神器,可以伸缩的高枝剪,几次实验后,父母用起来得心应手,再高的果子都能摘到,一个不伤,神了!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南瓜,南瓜很神奇,嫩得一掐能出水的有一层淡淡的绒毛的小南瓜,可以刨成丝,加点榨得金黄的五花肉,一起剁成馅,包圆子,很美味!或者瓜丝和点面粉,平底锅煎瓜丝饼,也非常好吃。再长些时间的南瓜,结实些了,可以切成块炒着吃,也可以放在菜粥里烧。到南瓜成了金黄色,熟了的时候,瓜藤也基本老了,这个时候的南瓜,可以蒸熟了吃,也可以把蒸熟的南瓜取肉烧南瓜粥,又是一道不错的养生美味。

  每次接送父母回老家,会遇到老邻居随口说:范得着啊?回来种菜,城里人怎么高兴到乡下来忙农活?我笑笑,心里说:你们真不懂哦。

  我懂,懂我的父母。不是为了那么点收获,其实每次的果实基本大多数都送了亲戚和邻居,带回去的不多。父母回来就是为了永远的牵挂,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很深厚的情感,这里是他们的根。他们想回来忙,我和弟弟对父母唯一的叮嘱就是别把自己累着。父母怕我跟他们跑前跑后的费时费油,会倒多少趟公交车悄悄地回来。我给父母把手机都换成了智能手机,教会他们用微信。我每天给父母打视频电话,聊聊天,看看父母在家做什么,我开玩笑说是每天查岗,也能随时知道有没有回老家,需不需要我接送一下。

  最近,村里在搞农村环境整治,如果能够把路修整好就好了,再如果能让把老房子修整一下,通上水电,让父母回来渴了有水喝,热了有风扇吹就更好了。毕竟,这里是我们最早的幸福家园啊!

父母 老家

励志文章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