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洞厅入口处,有四架石鼓,石鼓之间可容一人转动。最大那架石鼓,洁白如玉,岩浆水滴落上面,发出咚咚之声。石鼓后面有一石台,我们称之为点将台,点将台前面有一石狮,对面石壁上有一景如披甲武士,我们称之为把门将军。在此处细听,已可闻哗哗流水之声。斜下前行至巨石前,可看到水声出自石下,横流而去。此处洞壁渐渐狭窄,至渐宽处,有一阴河,清澈无比。到得此处,已进洞两个小时,体力已经不支,我们在此处午餐。但回头细看,有一石柱在后,有一石头在前,前面的我们称之为八戒思春,后面的我们称之为观音点化。石头前有一泥堆,形如雄鸡报晓。在洞顶左前方,有一较为干净处,形似狐狸,我们称之为狐狸升天。
沿阴河前行10余米,就是第六洞厅的入口处。此处淤泥较多,左侧有一狭窄入口,右侧阴河汩汩流淌。进入第六洞厅,沿左侧上爬,有一近10米高的云雨树。前行10余米,有一巨柱中立。从巨柱侧边下行,又过阴河,淤泥渐厚,落脚不稳,举步艰难。再过阴河,有一狭窄弯曲洞口进入第七洞厅。由于淤泥更多,我们只好原路返回。单趟行程近3000米。真是:
干洞实不干,洞里水潺潺。
景观厅厅异,兴致步步酣。
凉风洞
凉风洞,因暑天立于洞口,顿感凉风送爽而得名。
从大干洞对面的公路里边那条崎岖小路沿陡壁曲折上山,可直达洞口。站在洞口观望,四面青山颇为壮观,尤其右侧二山,一山像公章,一山像草帽,真有点基层干部的意境。
该洞洞口极小,弓腰才能入内。入内渐渐变宽,如葫芦状,洞长千余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形态各异,流光溢彩。此洞远近闻名,因洞内景致丰富奇特而引来了国外的洞穴专家入内考察。该洞最为独特之处,就是内部岩石造型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有不同的视觉效果。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一洞厅的总体特征宛若一幅古典的山水风景画。入口处右侧石壁有一龟状造型,极像乌龟抬头。前行数步又一侧洞,侧身可以入内,约两个平方米。继续前行,右侧石壁有10余米高、近1米宽的乳白色树状结构,真是玉树银花。正中石柱呈五指状。从右侧绕过此处回顾,其中一石柱如玉帝退朝,左前方有一石台,三面石柱上下相连,如龙床玉枕。从此过狭窄处,便进入第二洞厅。
第二洞厅入口处有一云雨树状石柱与洞顶相连。洞顶仿佛是一个千年灵芝园,最大的两朵约5平方米。洞中有四个石鼓,呈架子鼓状排列,使整个洞厅形成了一种音乐演艺厅的氛围。继续前行,左侧壁有一圣诞老人造型。在圣诞老人前面有一钟乳石,左看像石猴,正看像绵羊,右看像狐狸。底部有一石龟,龟头、龟壳、龟纹、龟尾极为明显,有4平方米左右那么大,我们称之为万年巨龟。龟侧又一石台,灯光照射,则闪闪发光,如满天星斗般让人兴奋。石台上,洁白如玉,有二鼓,水滴石鸣,让人陶醉不已。左侧壁有石猴静坐,右侧壁有石龙戏柱。在此畅想,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越过石台,就是第三洞厅。厅中一石酷似观音展袈裟,旁边一柱酷似童子拜佛,我们称之为童子拜观音。回顾石台,好像是驼鸟孵蛋;回顾观音,好似佛祖坐莲台;回顾童子,好似孙悟空腾云,我们称之为佛祖收猴王。
在第四洞厅口,有一蘑菇云状钟乳石与洞顶相连,前行数米,又有一石台,层层迭迭,灯光照射,发光极为悦目,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们称之为迷人水晶宫。台前缘有一云雨树,高约20米,直径约4米,远比织金洞的云雨树粗大了许多。进入洞厅,右侧石壁如黄果树大瀑布,左侧如千猴观瀑。洞底淤泥堆积,有十几个滴水窝发出滴嗒之声,极为匀速。在洞厅转弯处,有一石柱,柱顶如岩鹰探头,鹰头下方有一石鼓,鼓下之石如巨蟒盘绕,我们称之为巨蟒藏身。在岩鹰探头后面,有一石柱,如狮子大开口。过转弯处回顾,石柱如巾帼英雄之脚,脚穿皮鞋,直指洞顶,我们称之为巾帼踢天门或者叫做大破天门阵;而石柱则像母亲背着一个小孩在跋涉,呈现出母子情深之意境。退后数米,可见左侧石壁上有只石虎卧山崖,厅中淤泥里有一石,仿佛巨龙现身,两相对称,就构成了卧虎藏龙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