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王娟家门前不远处有一条河,河水自西向东经年累月缓缓流淌,河宽约十米左右,河水滚滚向前,河流在村庄北边有一个拐弯,拐弯处,河水呈漩涡状。从记事起,河中从来没有露过河底,除冬季河水少一点,春汛时水流湍急,水面漂浮着杂物,沉浮不定,顺流而下,河水在太阳底下波光粼粼,奔腾欢笑,有一种急迫归家的感觉。河面有一座桥,是村庄连接外界的纽带。这条河上游发源于大别山南麓,下游直通相隔六里路远的湖泊,湖泊又连接长江。河中,有见垂钓者端坐岸边的杨柳树下,静静地等鱼儿上钩;浅水时,村庄里有很多捞鱼摸虾者捕鱼;最悲惨的是有小孩玩水被淹死过,记忆里,村庄有几个小孩葬身河中。
该村庄的名称,也是依姓氏称呼——王屋。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屋河边就热闹起来,那是王屋有很多大嫂、村姑们,来河边洗衣服,这时候,流水声,棒槌声,搓洗衣服声,谈笑声,响成一片。她们畅所欲言,谈论着周边村庄男婚女嫁趣事,如,张家屋有一个姑娘都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嫁人。
一个人接着说,那个女的家庭条件好、学历高,又长得漂亮,人家是条件高,俗话说,龙配龙、凤配凤……。
另一个接着说,那做父母的真是着急啊!说话的人怪声怪气,有一种幸灾乐祸之感。说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李家屋,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的,在外面包工地做小老板,赚了钱,家中有老婆孩子,那个砍头的男人不顾家,几年都不回家,听人说,是外面又包养了一个小的,接着,大家又为那个女人打抱不平一番。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谈论周边男男女女的风流韵事;还要议论张家长李家短,家庭收成,孩子读书考大学等话题,真是无话不谈。每天约定俗成,王屋河边成了大课堂。
王屋,村庄有六十多户人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人们和睦相处,邻里相帮,祖祖辈辈在肥沃的土地上躬耕生息。村庄被农田、池塘环绕着,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鸡犬相闻,山清水秀。有人说,王氏老祖宗真是有眼力,有幸看中这风水宝地。门前这条河也称“王屋河”,如玉带环绕着村庄。
王娟家屋后有一座绵延起伏的高山,从村庄步行到大山脚下,需要半个多小时。大山中,按照祖宗分下来的一片山叫“王屋山”,山上生长着杉树、松树、枫树等很多树种,这些树,可以做家具或者卖钱。大集体时代,农闲时,王屋男女老少,都会到大山中砍树、砍柴,树砍下来,再分到户,这也是王屋经济来源的一部分,砍下来的柴火,可以烧灶做饭。王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称得上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王娟在心情不好时,总是站在门前的槐树底下,望着不远处的水泥桥,低头沉思……
(一)
王娟与王耀华同住一个村庄,王耀华比王娟大一岁,读书时是同班同学,从小学到高中,互帮互助,形影相随。王耀华在读高二下半年,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王娟高中考大学时,由于分数不够,没有被录取,为此,王娟父亲还埋怨王娟,一个女孩子经常与男生在一起,读书不专心,一个高中生就谈什么恋爱,耽误前途,父亲劝王娟复读,王娟考虑到自己成绩偏科,不想复读。就这样,两人都回到家乡,王娟学了一门裁缝手艺,王耀华学泥工手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王娟在附近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王娟手艺精湛、服务热情,聪明好学的她,根据新潮服装刊物,刻苦钻研刊物中的服装类型,灵活运用赶制时髦服装,所以,周边的年轻人,总是喜欢到她的服装店定制服装,王娟看到顾客盈门,特意聘请了三个裁缝手艺人,到店里面帮忙,由于生意兴隆,还是忙不过来,客户还是催着要衣服。王娟的爸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隔壁邻居都夸王娟,人长得水灵、漂亮,又会赚钱,将来不知道是好了哪一家?那一年,王娟正好二十岁,帮她做媒的人踩破了门槛。
二十岁的王娟貌若天仙,如含苞欲放的花儿,待人热情,个子高挑匀称,细眉大眼,遗传了她母亲的基因,性格温柔,皮肤白皙红润,说话轻言细语,笑语相迎,磁性十足,是王屋首屈一指的美人胚。每次媒人来说媒,王娟总是回避。王娟父亲十分着急,认为女儿年龄太大了,是嫁不到称心如意的女婿,女人也像花儿一样,过了这个季节,花也会枯萎。所以,王娟父亲催着她找一个如意郎君。
女儿的心事,瞒不过母亲,王娟母亲知道她深深爱着王耀华。可是,王娟父亲嫌穷爱富,认为王耀华家太穷,其父亲是好吃懒做的庄稼汉,人又愚笨,母亲体弱多病,经常要靠吃药调理身体,在家中静养、坐吃山空,嫁给他,没有出头之日。两家又都是姓王,也不合适。
王娟母亲说,他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即使家庭条件困难一点,只要他们勤劳肯干,经过拼搏,家庭也会慢慢富裕起来;至于两家都是王姓,王耀华的祖宗与我们祖宗不是一个支系,就是一个支系的祖宗,出了五服联姻,也可以的;况且,两家都是一个村庄,女儿嫁过去,离家近,喊一声都能听得见;王耀华是我们看着他长大的,知根知底,小伙子忠厚老实、身强体壮、聪明能干,又学了一门手艺,他父母亲也是众所周知的善良人。王娟母亲唠叨着,打心眼里也喜欢王耀华做女婿。
王娟父亲提高嗓门顿了顿大声说,我说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王娟看到场面有火药味,故意嗲声嗲气撒娇道,我现在也不是小孩子了,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她挤眉弄眼地朝母亲望去,两人相视而笑。
王娟父亲坐在桌子旁边抽着闷烟,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眼睛望着大门外面,没有说话。心想,家中一个宝贝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平常也是她妈惯坏了,真是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啊。他经常对王娟说,你的其他事我都不管,婚姻大事,我有建议权,要管。
(二)
王耀华学泥工手艺,出师后,他的技艺超过师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与打工潮的出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部分人家土砖房改换为红砖瓦房,人们衣食住行得到了改善。有一天,听村庄人说,王屋门前的石头桥要修建水泥桥。大队部公布了《王屋河段修建水泥桥的告示》,水泥桥为钢筋水泥结构,建桥费用全部由政府部门承担,桥面两边设有护栏、人行道,中间可以通行私家车。水利局还准备对河道进行巩固,河堤两边做水泥护坡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政府部门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关心农民,人们欢欣鼓舞。
望着眼前这座桥,是一座很古老的石头桥,听说修建于清代,桥面宽约一米五左右,石头桥年深月久,风吹雨打,桥的主体已经有几处倒塌,春汛时,河水漫过桥面时有发生,已经是危桥。人们都说,这座石头桥改建水泥桥,也是相邻两个村庄人们的福音。
有一天中午,王耀华来到王娟家,他喜出望外地把中标建桥的事说了一遍。王娟十分高兴地祝贺他说,这是你学手艺以来,第一次接的大单,一定要胜利完成任务,这是关系到咱王屋的子孙桥;做得好也是你手艺人的名声,接着,泡了一杯茶给他。
王娟父亲坐在桌子旁边,默不作声地抽闷烟,烟雾弥漫,氤氲中,看到王娟父亲阴沉着脸,嘴里面吸着水烟筒,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王娟母亲看到王耀华来了,喜形于色地在厨房间忙着,特意做些好菜,准备留他吃午饭。王耀华急于张罗建桥的事,马上就离开了。
王耀华约王娟当天晚上出来散步,顺便商讨建桥的预算,因为,王耀华做泥工也只有三年工龄,想建好这座桥,他还是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两人吃过晚饭,漫步来到河边,他们边走边谈,王娟建议王耀华买些建桥的专业书籍学习,同时,还要走访建桥的老艺人学经验。王耀华说,建桥期间,县水利局会有图纸下来,在相关部门协调下,河道要定期截流,购买材料,建桥墩、桥面等。夜幕下,两人谈论着建桥的各项工作。
十月天气,秋意正盛,屋后的大山,在月光映照下,宛如一长龙飞舞,夜晚的村庄很安静,灯光点亮每家窗户,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田野里不知名的虫儿,发出各种叫声,俨然是乐师们在大合唱。
月朗星稀,一阵阵微风吹来,树影婆娑,河水在月光中,泛起银色的波浪。凝视眼前浸润着岁月斑驳的石头桥,桥上不知道走过多少代人的足迹。
王娟与王耀华观赏着美丽的夜景,在河边的杨柳树旁,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紧挨着,王娟头靠着王耀华胸前,他抚摸着王娟的头发,他们的心更近了,王耀华轻言细语地说:“娟,你的服装店生意好,你经常加班,也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啊。”
王娟用手握着王耀华的手说:“没事的,身体吃得消,趁年轻多赚点钱,后两年,准备开一个小型服装厂。”王耀华笑着说:“这个想法好。”
接着,王耀华问她说:“娟,你嫁给我,你父亲不同意,怎么办?”
王娟目光坚定地望着王耀华说:“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到时候,我做父亲的思想工作。”他们谈理想,谈人生,憧憬美好未来,河中不时有偷听的鱼儿泛起涟漪。
月色如水的田园村庄,宛若丹青水墨画卷。王娟斜靠在王耀华怀里,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自己得到保护。她能够倾听到王耀华激烈的心跳,感觉到王耀华是十分爱她。河风温柔地吹来,有几分醉意,王娟脸上泛起了红晕。
他们回忆着,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天下着大雨,走到河边,只见大水漫过桥面,王娟哭着不敢过桥,还是王耀华背着她,慢慢蹚水过桥,接着,王耀华又把不管过桥的小同学都背过河。后来,伙伴们看到王娟与王耀华走得近,笑话他们是“小夫妻”。以后,每逢大雨过桥,王耀华还是手牵着王娟及伙伴们,再也不敢背王娟过河。其实,当年王耀华不但成绩优秀,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多次受到老师表扬。
望着眼前的河流,石桥,桥下河水奔放,诉说着一件件往事。古老的石桥,承载着厚重历史,记载着很多动人的故事。有人说,爱一个人,往往是从友情开始,在友情中,体现给对方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给予,这时候,他们已经在恋爱。
(三)
建桥前,大队书记专门为此开了一个专题会,王耀华参加了会议,大队书记传达了县水利局的会议精神,指出建桥期间,相关部门会委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工作,明确责任人,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完工后,相关部门来检测验收。会上,大队书记还明确“王屋河段”河堤护坡,也由王耀华负责施工。
建桥那天,王屋有很多人过来观看。为了喜庆,王耀华还专门燃放了礼炮、万鞭,王娟与母亲也特意来庆贺。为了抢工期,王耀华请了十个师傅,每天在河道建桥与做河堤护坡,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三个月后,工程圆满完工,并通过验收。
通过这件事,王娟父亲对王耀华另眼相看,认为他精明能干,吃得苦、耐得劳,管理能力强,是个当家的能手,同意了这门亲事。第二年正月初九,王娟与王耀华喜结良缘。婚后,王娟勤俭持家,孝敬老人,每天奔波于镇上打理服装店,王耀华在周边村庄承包建房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王耀华当年由于家庭困难,读书中途辍学,体会到,想读书而被迫离校的痛苦,现在手头宽裕了,与王娟商量,决定捐资助学,这个想法王娟十分支持。他们通过县相关部门,联系上了一个山区困难家庭儿童,并且按计划资助他读书,对方家庭感激不尽。王耀华经常与王娟谈论,人生短暂,不想大有作为,但要做出几件有意义的事。
喜事逢双,很快王娟也有了身孕,王耀华享受着快要做父亲的喜悦,经常买滋补品与水果回家给王娟,嘱咐她要多休息,少去服装店操劳。
当年夏季,暑假期间,王屋一群小孩子经常到王屋河里玩水、钓鱼。有一天中午,突然,有人大喊:不得了,有小孩掉河里啦……。只见,很多人们向王屋河边跑去,王耀华正好在附近帮人家建房子,听到这个消息,他赶紧跑向河边,事发地段在新建的水泥桥附近,远远看到,三个小孩在河中挣扎着,岸边,只有看热闹的人们在拼命呼叫。隐约听到有人大声说,是一个孩子捞一条快要游到岸边的鱼,不慎落水,这时候,岸上的两个孩子去救人,结果,他们都被大水冲走。由于河水很深,水流又急,没人敢下河救人。这时候,只见王耀华猛然跳下河中,第一个孩子顺利地救上来了;当救第二个孩子时,由于孩子顺水而下,营救时,花了很多时间,才把他救上岸;王耀华接连救了两个孩子,已经很累了,他想到,还有一个孩子在河里面呢,再不去救,就有生命危险,可是,岸边还是没有人下河救人。河两岸站满了人,有惊呼者,有指手画脚者,嚎哭声一遍。看到眼前一切,王耀华果断又跳下河,救第三个孩子,可是,滚滚河水里,看不到人影,此时,岸边人声鼎沸,王耀华向河下游慢慢搜寻,这时候,看到一个黑色的头部,当他接近孩子时,哪知道,这里是河道最深处,王耀华由于精疲力尽,已经力不从心,他与落水孩子慢慢沉入水中,……当王娟赶到河边,有几个搜救人员正在打捞,不一会儿,搜救人员把王耀华与那个落水的孩子都打捞上来,望着眼前的王耀华,紧闭双眼,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王娟扑倒在他身上,猛摇晃着,嚎嚎大哭着,晕厥过去……
王娟把孩子生下来后,取名王守恒。自从王耀华过世后,王娟心情十分郁闷,王耀华的音容笑貌,经常在她脑海里萦绕,甜蜜的往事,总是浮现眼前。她化悲痛为力量,兢兢业业,勤俭持家,精心照顾孩子,孝敬老人。父亲与母亲多次劝她改嫁,也有好心人来做媒,王娟都婉言谢绝。
王娟年轻失夫,子在襁褓中,她坚守好女不嫁二郎。王娟把精力投入到服装店,经过努力,服装店也有所盈利,自己慢慢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王娟念念不忘王耀华生前的遗愿,捐资助学从资助一个孩子,又通过县相关部门,发展到资助三个贫困孩子读书,她的慈善行为,得到了县级部门表扬,有记者采访,登报。
在父母亲帮助下,她精心打理服装店,几年后,由服装店,发展为十几个人的小型服装厂,同时,与县服装厂挂钩,她制作的服装由于质量过关,销量全国各地,供不应求。王娟勤劳肯干,事业心强,她在当地成了名人。
若干年后,王娟资助的三个贫困生,大学毕业后,都分配了工作。有一年,在国庆节假期,三个学生约伴,来到王娟家,每人都拿来了很多礼物,感谢当年恩人的帮助,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当初,就没有今日。王娟看着眼前当年的小孩子,现在是朝气蓬勃的帅小伙,王娟十分高兴,热情招待他们。
临走前,王娟一家人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相地点在王娟门前的王屋河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