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蒋氏牙科

时间:2024-09-16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桂子  阅读:

  过去牙科不像现在发达,牙医也不像现在赚钱,和兽医差不多。

  牙科主人姓蒋,祖上有镶牙拔牙手艺。蒋先生的父亲蒋老先生民国年间从北平学了手艺回来,在半片街开起“蒋氏牙科”。当时有钱人喜欢镶个金牙银牙的,蒋老先生活做得细,能在牙齿上打钻镶小米粒大小的金豆子,这手艺据胡二先生说来在北平也不多见。胡二先生学问大,又在北平住过洋学堂。蒋老先生后来回乡伺母,就在半片街上开了牙科,附近州县,包括太原那边的人也过来找蒋老先生。可惜蒋老先生寿短,把手艺传给蒋先生以后就归西了。蒋先生经营“蒋氏牙科”没几年,赶上公私合营,收起“蒋氏牙科”的木匾进了国营医院,医院设立口腔科,蒋先生理所当然地当了主任。蒋先生的儿子小蒋,从小耳濡目染,看多了父亲拔牙镶牙的事儿,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医院干起了临时工,给父亲打打下手。

  不久,半片街“蒋氏牙科”重新开张,坐堂的是小蒋,小蒋把爷爷当年的匾额挂出来。小蒋在牙科坐堂,打的却是蒋先生的旗号,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蒋氏牙科”的牌子挂起来,看牙的人就不往医院跑了,去医院也是找蒋先生,不如来“蒋氏牙科”方便。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镶牙是自掏腰包,单位不给报销。“蒋氏牙科”就稳稳当当地开起来了。

  半片街乃至易水的人,都是奔着蒋先生这个招牌去的,当然也是奔着国营医院的大主任去的。所以,“蒋氏牙科”坐堂的小蒋先生,做的事是每天把门板摘下来,简单搞一下卫生,穿上白大褂,喝茶,看报纸。坐在给病人准备的摇椅上,头朝后仰,一张报纸盖住脸,呼噜就响起来。和左邻右舍熟了以后,小蒋就蹲在门前和隔壁照相馆的老强杀一盘,两个人都是等各自的生意来了就散伙,老强那边生意多,小蒋相对消停。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小蒋睡着的时候,拔牙的人进来,敲敲窗玻璃或桌子,小蒋就把大脑袋抬起一点,翻转身,抹一把挂到嘴边的口水,点头让来人坐到一进门的长条椅上,简单地问诊。严重的再让病人坐到摇椅上,翻开对方的嘴唇拿手电筒照照,再用镊子把病人的牙逐个敲敲,病人龇牙咧嘴,不停吸气。小蒋放下镊子,说知道了,左侧或者右侧,上牙或者下牙,一颗或者两颗,潦草写在纸上。病人小心翼翼地问,蒋先生来吗?小蒋就说,等会儿。

  蒋先生基本每天都会来诊所照料一下,镶牙的人,大都是提前约好了。拔牙简单,小蒋也常操作,有人怕疼,小蒋就会在牙床上打一点麻药,牙就轻轻取下来了;要镶牙的人,小蒋用一张印兰纸直接让病人咬出牙印,放到玻璃柜里保存档案,约好一周以后过来。有点名蒋先生的,小蒋就不操作,自顾自看报纸,打盹;蒋先生来了,病人才仰到摇椅上,蒋先生看牙,小蒋伺在一边,等蒋先生发话,递钳子、镊子、漱口杯、酒精棉。大部分进“蒋氏牙科”的人都是等蒋先生,小蒋基本坐冷板凳。

  光阴荏苒,蒋先生踏入暮年,牙科这个行当,和中医正好相反,看小不看老,一般过了五十岁,眼花了手抖了,操作上精细度就差了点,业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过了四十五岁,不上手术台。

  把小蒋推上手术台的一方面是蒋先生的岁数,另一方面是小蒋婚后换了个人样。

  当初小蒋的婚事是蒋先生的安排。蒋先生感觉儿子做事差那么点,找个有心计的婆姨照应着比较好。还真遂了蒋先生心愿,媳妇过了门,就把小蒋管起来了。联系了北京有名的口腔医院,自费学习。一年后回来,小蒋在诊所遇到病人不再推诿,大胆地接过了老蒋手中的钳子。

  小蒋这次走出去,不仅学习了口腔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开了眼界,知道了牙科不是拔牙镶牙那么简单,里面的学问和赚钱的门道多着呢。

  小蒋开始和媳妇鼓捣起来,去银行申请贷款,置办了一套超声洗牙设备,让半片街的人开了眼。有个长着满口黄牙的姑娘悄悄溜进诊所,出来张嘴一笑,白灿灿的晃人,像当年蒋老先生能做出满口金牙一样,小蒋做出一口白牙。半片街上的人对这个新生事物充满了期待。有人专门上门体验,机器呜呜响着,不过半个小时,牙齿就变白了,干净了,这真让人惊奇不已。

  易水水质硬,碱性大,含氟高,多数人都是氟斑牙,小蒋给牙齿做贴面,把黄牙藏在里面。街上的人遇见了,不说话,先咧嘴笑着。

  半片街的人开始对小蒋刮目相看,老瞎子福寿说,小蒋是笨狗脑袋细狗心。小蒋把从老蒋那里学来的传统镶牙手艺又丢给了老蒋。小蒋用机器磨牙,牙齿的形状、颜色都有色板,顾客像逛街挑东西一样,这让蒋先生愤愤不已,搬了椅子在诊所旁边晒太阳,看着人们出来进去,却很少有人注意他。和老福寿拉话,福寿说,“蒋氏牙科”的牌子还在不在?蒋先生说,在呀,福寿说,这就对了。蒋先生想想也对,气就消了一大半。

蒋氏牙科

青葱岁月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