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个行业中××××年发生了哪些大事?
结论:这类应聘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可能只限于资料收集,工作见识较少。
4.应聘者用大量数据来分析本行业
有些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侃侃而谈,回答问题的同时喜欢拿出一些数据对这个行业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应聘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面试官可对应聘者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这样应聘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知识渊博,对本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2)故弄玄虚,善于表现自己,希望以此来引起面试官的注意,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面对这两种可能,面试官应该进一步提问,比如请应聘者讲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从而来判断他的类别。
如果应聘者属于第一类,说明他对本行业十分关注,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敏感度,是十分出色的人才。
如果应聘者属于第二类,面试官应该果断选择放弃。
结论:此类应聘者逻辑思维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以及较多的工作见识,但考察其能力素质的真实与否十分必要,需要全面调查。
典型案例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苏皖大区的招聘现场,一位应聘者在应聘服务工程师时这样回答——
面试官:“你怎么看待我们这个行业?”
应聘者:“首先,我觉得这个行业是一个拥有持续生命力的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工厂的建立和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对叉车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为了提高叉车的工作效率,相应的售后服务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面试官:“你对叉车了解多少呢?”
应聘者:“对于叉车的品牌我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合力、海斯特、林德等,合力的优点是外观较时尚,操作比较简单;海斯特主要是以大吨位为主;林德属于国外品牌车,最大的优点就是技术先进。我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以技术为先导。”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1)应聘者对售后服务增加的原因作了一定的分析,说明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售后服务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他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应聘者的回答过于片面,因此需要进一步考察。
(2)从应聘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本行业的整体市场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他具有一定的工作见识,但是缺乏一定的深度,比如:海斯特为什么会以大吨位为主?技术先进体现在哪些地方?这说明应聘者对叉车售后服务未有较深入的接触。
(3)应聘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有逃避的嫌疑。面试官问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想了解应聘者对叉车本身的构造是否了解,主要针对的是应聘者对售后服务的了解程度,而应聘者的回答却倾向于营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应聘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很明确。
(4)从应聘者的整体回答来看,内容没有深度,很多都是泛泛而谈。
为了进一步考察应聘者的实力,面试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比如:“对服务工程师这个职位你怎么看?”“对叉车售后服务你怎么看?”等。
经验分享
◎若应聘者对行业认识细致、全面,可以充分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工作见识。
◎应聘者对本行业的认识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体现应聘者的发展方向及工作兴趣。
◎在一个行业中,应聘者了解到的信息与市场的最新信息同步或者具有一定的预测性,面试官应对此类应聘者加以重视。